费孝通《差序格局》
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日知录》)
在比较“封建”与“郡县”两制之后,顾氏说:“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而明清时的主要问题是“其专在上”,鉴于此,顾氏提出改良策略:一是改变由朝廷“多设之监司”、“重立之牧伯”的作法,转而完善乡亭之职,使乡里基础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和伦理维系作用,如此“天下之治若网之在纲,有条而不紊”(《日知录》)。二是将宋明以来君主独掌的“辟官、莅政、理财、治军”四权,分割给地方郡县守令,顾氏倡言:“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弊,可以复振。”
从阶层到个体:
人类社会形成于食物链之上
其超越性在于自然血缘(种群)之外的协作
即由直接的奴隶与食物(狩猎)的交换
到区域性的土地依附(租佃)
以致社会化的机械生产(雇佣)
在此过程中,分工随着链接的广度而深化:
从自然界的局部连接发展成整体连接
……(从交通工具到信息工具)
西美尔又将金钱同语言相比。语言不等于具体的富有特性和差异的言语,它本身没有特性和差异,但能让言语富有特性和差异。同样,金钱的独特性恰恰在于其"没有独特性的力量,但这些力量仍然能够给生活添加各不相同的颜色"。金钱显得像纯粹的形式,使得具有质地的生活内容和方向产生质的变化。生活的各种因素通过语法形式而成为接触、冲突、交往的言语,金钱就是现代生活的语法形式,生活中"彼此尖锐对立、遥远陌生的事物找到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并相互接触",成为活的言语。
……(股市曲线成为集体心电图)
近年来肯恩•威尔伯把这些观点做了整合,提供了第一个发展心理学上的“全光谱”理论。这个理论把上述三个面向统合成一个体系,并主张传统的、个人的与心理的发展到达后期阶段,将会融汇成超传统、超个人及属灵的层次。虽然这个理论还有令人质疑的部分,需要大量的研究来加以检验和琢磨,但这个全光谱理论对人类的常态、病态、默观修练及更高的可能性,都提出了迷人的主张。
150法则:保甲*大寨*乡镇企业*递进民主
isaacmao.com: lifelong (e)learning
神奇的150法则
照例在周六与一些有趣的人进行交流,这次是和几个很聪明的家伙--- 窦毅(横戈)、冒志鸿、王建硕谈话,从Blog到SS,到相关的商业模型。
对SS的基础理论探讨当然也是主要话题,六度间隔不用说了,最近在校园的一系列演讲后,恐怕连大一学生都知道了这个社会现象。但是如何发现和加强自己的强连接,然后维持最大价值的个人社会网络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很多加入一些流行的“社会网络服务”(SNS,SS的一个层面,或者说是一种)的人们都在问,在这些网络中,是否我“认识”的人越多越好?先不剥开这里“认识”层次,单是从联接数量来说,不可避免要碰到SS的第二个理论:150法则,关于此法则我从前已经有一些Meme记录下来,但是还有必要做一些整理。进一步会在CNBlog.org的SS邮件列表中分享和讨论。
最早看到150法则是在“The Tipping Point”:从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这些组织在维持民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严格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的规模,他们就把它变成两个,再各自发展。“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从自古至今的军队建制等管理中也时常出现150数字的影子,Robin Dunbar 认为这和人脑的进化程度有关,这显然回到了我所关注的核心领域----学习的脑本质:在灵长类中人的大脑最大,所以可以有最大的社会关系处理能力。但是如果社会圈子的数量增加,人脑的智力负担显然要呈现级数变化。而Dunbar 提出的一个模型方程中,考虑了动物本身的大脑新皮质相对脑的比率,可以得到某种动物所拥有的活动群体的最大值。如果输入智人(现代人,Homo Sapiens)的比率,这个数值为147.8,大约为150(有点意思吧,会在SS邮件列表中与同好们做更深入探讨)。今天Malcom Glaweld在The Tipping Point中把150法则形象定义为:在一次不期而遇的聚会上,你不会感到尴尬的人数最大值。
于是自然可以联想到学校的规模,美国很多教育研究者已经注意到超过1000人的学校在管理上的问题和校园暴力的多发性。按照150法则,我们应当建更多150人左右的小学校,而不是上千人的大学校。至此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在美国赞助支持的一个教育项目就是Small High School(里面果真提到了150这个数字!不是巧合)。除此之外,我也赞同小班教育,最优秀的团队也需在7-12人之间,这个规律我也在寻找理论基础,目前只是一种猜想。(JIanshuo和Robert提到的上海“六人晚餐”现象也许与这个有关)
150法则自然与社会性软件的设计有很重要的关系,这时候这些基本介绍是不够用的,在真实的环境中如何采纳必须有更具体的表现。例如MSN的里面Buddy List 确实不超过150个人,当你的联系人太多的时候,可以考虑哪些人可以暂时从上面拿掉,并不影响你和人们的平等交流,因为你本来也只能保持150人的最佳交流能力。所以MSN的列表限制对自己的社会网络管理也是一个小约束,这如同家里面不可能买更多东西堆放一样(购物狂要看看你的衣柜了,:D)。
社会性软件可以做什么呢?它不只是帮助我们扩大容量,更多的是如何管理和储存我们的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及时帮助更容易设计我们的实践活动,或者协作解决一些必要的问题。这与学习的互联法则是一致的。
……
王先生进一步阐述了他的递进民主制的基本理念,大概包括如下内容:第一,按照递进民主制,所有选举和决策都在经验范围内。我国传统的选举之所以被认为是虚假的,就是因为它规模过大,超过了人们的经验范围,对候选人不了解,且不允许竞选。西式民主也存在规模过大的问题,但由于允许竞选,稍微好些。尽管如此,西式民主又要受到知名度和金钱力量的制约和决定,媒体导向的背后是金钱在发挥作用。第二,递进民主制坚持随时选举的原则,随时可以罢免撤换当选人。现今各国实行的定时选举都变成了定时表演,选举时好话说得天花乱坠,当选后背弃承诺,牺牲选民利益,临近再次选举时又包装自己,制造虚假政绩,通过各种力量操纵选举,从而使得选民对当选人失去应有的制约。而在递进民主制之下,当选人在做出决策时都要在自己头脑中进行模拟选举,考虑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将带来的后果,因而递进民主制能够强有力地约束当选人按照选民的意志行事,这样也使得随时改选在实际上很少发生。第三,递进民主制实行议行合一的原则,从而产生高效率,避免西式民主的低效弊端。第四,递进民主制充分体现了高度自治和联邦主义的理念。传统的自治被认为是虚假的,因为它实际上是自己的精英统治,不是人民自己的自治,不代表人民的利益。递进民主制建立在地方人民高度自治的基础之上,每个层块的委员会都对本层块的管理全权负责,并对上级委员会构成强大的制约,根本上它是个递进自治结构,也就是递进联邦结构。在每个层块的委员会内部,都是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票否决的邦联原则,从而有利于发挥委员会制的长期交易互相补偿的原则优势。第五,在递进民主制之下,理性能够得到逐层提炼,从而形成隔层保护。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这在根本上是无法摆脱的,这样民众直接表达民意会显得比较局限,不利于形成理性的决策。在西式民主下,个人在自己的经验范围内不具有任何民主,比如承受着严重的企业专制,可是在超过个人经验的宏大层面却要对不了解的事情表态,比如选举总统,这是很成问题的。递进民主制就克服了这个问题,它使人们在自己的经验范围内实行民主,通过层层递进,形成越来越理性化的决策,从而使得理性能够得到逐层提炼,形成保护隔层,保证决策理性。第六,递进民主制是无党政治,在递进民主制下不需要任何政党。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是基于多党竞争的思想,其结果走向了代表人民利益的悖论,在特殊情况下成了极端比赛,不是给人民带来幸福而是带来灾难。以上这些是王先生提出的递进民主制的基本理念。
……
王先生介绍,他所谓的递进民主制包括两个构成部分:逐层递选制和递进委员会制。以现在中国社会组织的模式来看,自然村按照每个家庭一个代表的方式组成该自然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本村管理的大政方针并选举产生该自然村的管理委员会主任(类似现在的村民组长),各自然村当选的村管主任自动成为所隶属的行政村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并负责所在自然村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行政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该行政村的大政方针,并选举产生行政村管主任,负责该行政村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各行政村管主任组成乡镇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本乡镇的大政方针,并选举产生乡镇长,负责该乡镇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依此类推,逐层递进选举组成递进委员会。最后,31个省的当选省长组成国家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并选举产生国家元首。关于城市居民,情况复杂些,他提出了项目单位制的概念,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实际活动范围,具有明确的经验身份,因而可能在多个递进委员会的层块管理下,具有多个选举身份。这些就是递进民主制的基本内容。(村长——球长)
固態液態化學元素週期表 氣態人造元素
1H原子量 熔點 | 氣化點(C) 2He3Li4Be原子殼層 同位素 個5
B6C7N8O9F10Ne11Na12Mg軌道 比重13Al14Si15P16S17Cl18
Ar19K20Ca21Sc22Ti23V24Cr25Mn26Fe27Co28Ni29Cu30Zn31
Ga32Ge33As34Se35Br36Kr37Rb38Sr39Y40Zr41Nb42Mo43Tc44Ru45
Rh46Pd47Ag48Cd49In50Sn51Sb52Te5I54Xe55Cs56Ba57La72Hf73Ta74W75Re76Os7Ir78Pt79Au80Hg81Tl82Pb83Bi84Po85At86Rn87Fr88
Ra89Ac104Rf105Db106Sg107Bh108Hs109Mt110Uun111Uuu112Uub113Uut114Uuqlanthanons鑭系元素58Ce59Pr60Nd61Pm62Sm53Eu64Gd65Tb66Dy67Ho68Er69Tm70Yb71Luactinons錒系元素90Th91Pa92U93Np94Pu95Am96Cm97Bk98Cf99Es10Fm101Md102No103Lr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