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庆大假,四川凯旋摩托车俱乐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12名队员(包括1名搭乘女队员)再次踏上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考察之旅,在6天时间里(穿越草地3天),完成了毛尔盖——阿衣果木康——阿木柯河(80公里),阿木柯河——马鞍腰——色地(45公里),色迪坝——年朵坝(30公里)三段草地路线的穿越和地标标定,从而完成了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全部链接。
图:豪情万丈的“凯旋”车队——车队在毛尔盖至阿衣果木康途中
国庆,“凯旋”五过水草地!
——四川凯旋摩托车俱乐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胜利完成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全部考察活动
2007年国庆大假,四川凯旋摩托车俱乐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12名队员(包括1名搭乘女队员)再次踏上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考察之旅,在6天时间里(穿越草地3天),完成了毛尔盖——阿衣果木康——阿木柯河(80公里),阿木柯河——马鞍腰——色地(45公里),色迪坝——年朵坝(30公里)三段草地路线的穿越和地标标定,从而完成了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全部链接。
至此,四川凯旋摩托车队俱乐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历时三年的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考察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次考察活动历时6天,四川凯旋摩托车俱乐部共有唐皓、周军、张晓龙、胡旭辉、王艺森、张吉、杨亮、杨立、宋伟、牟兵、熊文权、严宏(搭乘女队员)等12名队友参加(包括1名搭乘女队友),由于天公作美,准备充分,以及藏区通村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整个行程出乎意料的顺利,真正草地泥沼越野里程比行前预计的大为减少,以致于许多经历过前几次艰险的队友们还有“不过瘾”、“挑战性不够”的遗憾。但在兄弟看来,这是一种求之不得的结局。作为这些考察活动的策划者,兄弟每临这种风险性很大的活动,都很是胆战心惊:弟兄们都是业余草莽人士,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又没有课题费,自己往里搭银子耗力气不说,还得冒风险。这当间真要出点子事儿,兄弟及“唐老大”等恐怕都没法担戴。虽说弟兄们参加俱乐部都立过“生死状”,可这东东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东东呀……
草台班要干成点子事儿,真TMD难呀!
不过有志者事竞成,“凯旋”的弟兄们终于干成了一件从来没有人干过的事情。
弟兄们都很快乐,在本次草地行程的终点年朵坝快乐地作了许多秀。
兄弟认为,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快乐。
顺便说一句,年朵坝这个地方,才是当年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路线的第一次交汇点,现在立在若尔盖县求吉附近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路线第一次交汇点”的标志性石碑,应该南移100公里至红原县的年朵坝。
兄弟在这里先向各位报个捷,详情及最后考察报告兄弟将在不日内贴出!
四川凯旋摩托车俱乐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2007年国庆大假穿越水草地行军路线略图
从热里桥向毛尔盖前进(胡旭辉摄)
又住到了林业管理员旦巴家中——这是老朋友了(张吉摄)
旦巴家的门廊上悬挂着毛泽东的象(周军摄)
热情好客的旦巴夫妇(周军摄)
在这样的道路上前进(胡旭辉摄)
草地沼泽(张吉摄)
兄弟的车陷进了泥沼(张吉摄)
齐心协力拔出来(胡旭辉摄)
向马鞍腰垭口冲击(胡旭辉摄)
涉过墨曲河(黑河)
寻找道路(张晓龙摄)
这就是年朵坝——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路线第一次交汇点(张晓龙摄)
胜利到达年朵坝(胡旭辉摄)
兄弟在年朵坝高扬胜利的旗帜(胡旭辉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