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如何成为当代大地主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昨天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这个报告中说到全国最大的“地主”是碧桂园,今年7月末,该公司总土地储备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500万平方米。其土地储备量超过土地储备量第二的房地产企业近一倍。人民网数字中国的编辑钟源(实习)发表了自己的感慨说:“资金和客户等资源将逐步向有实力且有品牌价值的房地产企业聚集,品牌房地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这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愿这些企业象他们的品牌一样,建出让咱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来!”
也是房地产大鳄任志强曾经指责政府说过:“关紧了土地与信贷的两个闸门,但无法阻挡需求的巨浪冲击。消费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拉动着市场的快车一往无前。”
如果说当今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基本矛盾是供给不足的话,而房地产存量市场的第一环便是土地。撬动存量土地,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供给,已经成为房地产业调控者和参与者的共识。笔者感到非常郁闷的是碧桂园如何成为当代大地主的?
据悉,碧桂园自己说:“具领导地位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商,大部份的资产及业务位于中国。自1997年开展房地产开发活动,我们已经并将继续获益于中国(特别是广东省)经济发展带动下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大型住宅区项目及销售各种类型的产品,包括单体住宅、联体住宅、洋房、车库及商铺。作为综合房地产开发商,我们亦参与建筑、安装、装修、装饰及物业管理业务。同时我们亦开发及管理若干项目内的酒店,使房地产项目具有更完善的配套服务和更大的升值潜力。”并且与“2006年获国家税务总局认定为中国私营企业纳税第一名”、“2006‘碧桂园’获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房地产类驰名商标”、“2006年获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北大商业评论及注册国际人力资源师管理办公室认定为全国十大优秀雇主。”
笔者对于这些都无异议,只是想一个房地产的巨头能拥有这么多存量的土地,而这些土地每一宗当时是如果弄到手的。正如数字中国的编辑钟源所说:“但愿这些企业象他们的品牌一样,建出让咱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来!”
开发商一个个都成了囤积土地的大地主,却看不到他为老百姓建设买得起的房子,房价仍然在高位运行,这对于本来土地就是非常金贵的中国而可能是火上加油。
《上海证券报》说:“市场人士指出,针对市场秩序各环节点出台具体措施,如减少开发商操作中的诸多‘猫腻’、打击房地产市场内‘潜规则’、将反腐进行到底等,以缓解房价难控的紧张局势,已成为缓和楼市各种矛盾和阵痛的必然调控方向之一。”
开发商成了地主,土地被大量囤积,老百姓只能望房兴叹。笔者认为这种土地囤积决不能给当前缓解房价带来什么好处!掌控土地出让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现在却要变成地主们囤积的游戏,受到质问的并不应该是房地产的品牌价值,而是这些房地产商如何能如此肆无忌惮的囤积土地。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