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慈善事业机制的看法
十七大还没有开完,“学者”们对降低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就有了新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慈善事业机制”,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概念,呼吁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为了让更多的富人们“自愿”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需要改革并建立新的捐赠税收减免机制。
这是一个对西方社会的完美模仿,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经验”的引进,表面上看,一切都好,一旦有了慈善事业,穷人改善了生活,富人承担了责任并获得了荣誉,国家降低了财政支出的负担,构建了一个和谐社会。目前的问题仅仅在于:捐赠税收减免机制没有建立,富人一旦进行比较大的捐款,还需要对捐款上税,所以就降低了企业捐款的愿望,所以需要改革。
但是稍微分析一下以上的过程就有问题,国家的税收是用来干什么的?应该是用于公共事业吧,其中也有用于二次分配,就是对穷人的补贴吧。如果说富人通过捐赠帮助穷人是直接的方式,那么通过国家税收后的二次分配来帮助穷人可以说是一种间接的方式,如果富人真的愿意帮助穷人,有必要在意直接和间接吗?如果是真心付出,恐怕不需要在意,如果真的在意,那隐含的问题就是:不相信政府会怎样使用国家税收,不知道用国家税收后在全国范围内的二次分配是否是有效改变穷人的生活状态。那样的话,分析结果就比较麻烦了。
看来富人既要捐赠,又要税收减免是有另外的原因的。好在美国搞捐赠这些东西比我们早,所以直接看就可以了。大多数的捐赠并不是富人当面直接发给某个或某些穷人,因为那样,太麻烦富人了,一次捐赠几百万给上万人,当面直接发的话,估计3天都发不完,富人是企业家,很忙的,没有那些时间,而且那样的操作现得太不懂“现代组织机制”了。一般都是搞一些“基金会”来做,只要富人把钱打到“基金会”的帐上,“基金会”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来把钱花掉,而且会把捐赠记录通知政府相关部门,这样政府就知道应该给富人减多少税了。这样的方式不但高效而且还创造就业,基金会的运转也需要人啊。多好的模式啊!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基金会”干了些啥啊?他们这样帮助穷人呢?也有现成的成果,一般除了发点饼干、衣服、小学课本,就像我国的“送温暖”外,他们还要教育穷人,告诉他们应该这样“脱贫致富”,根本方式当然就是对民主、自由的热爱。美国有很多这样的富人开的“基金会”,他们不但帮助富人减少了税收,还帮富人广泛地建立了名誉,更重要的是帮富人培养了热爱民主、自由的人民,为富人下一步扩大市场经济,增加财富和更多更好地“捐赠”创造良好的条件,多好啊。
以上方式好象是部分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但是没有回答贫富差距是怎么来的问题,但我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地球人都知道了。既然我们知道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们需要等待“捐赠”吗?我实在不明白,当强盗仅仅退回一点点的赃物给被打劫者时,为什么还觉得光荣,还要求打劫者感谢,要求国家对他的行为进行保护?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