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支教志愿者已经有近四个月了。从当初志愿者的选拔到培训,再到初上岗位,一路坎坷,却也洒满欢声笑语,其间不由你不思考一些东西。
时间久了,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也就深刻了。但随着认识的深入,眼前便浮现出许多问题,于是就诉诸笔端。以下是摘抄朋友在QQ聊天记录上的一句话。
“会飞的猪 13:07:25
中秋佳节已来临,镇里领导发礼品,村官也想得一份,没门”
这几句形象地说明了志愿者不为用人单位重视,关心的境遇。村官如此,志愿支教者也逃脱不了此般命运,曾经有一位校长是这样给各部门人员介绍支教志愿者的“这是上面给我们派来的,不用花钱,你们有什么活就找她”这位校长甚至连志愿者的姓名都懒得提,过分至极,难怪这位女生向我们诉说时泪眼汪汪,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村官和支教志愿者是近几年来北京政府为了发展农村事业而招募毕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服务的志愿者,关系到农村卫生、农业、教育等事业的发展。近几年,随着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长以及服务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去基层组织服务,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活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显露。比如,一些单位对毕业生参与志愿服务不理解;以及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技能培训、人身保障、责任承担等方面没有统一规定。一方面,用人单位认为他们反正是志愿者,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于是一味地给志愿者派活,当过年过节分福利时却不把志愿者当自己人,个别单位领导甚至连一句安慰的话都不敢说;另一方面,志愿者没有制度上的实质奖励,也不愿意认真的工作,因为职位升迁,级别评定统统和自己不挂边。这样就造成一个结果:大多志愿者只等着熬完三年,另图他业。
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为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而进行的个体或集体的活动,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人表达其对人类和社会爱心与责任感的一种方式。多么伟大,可是就这样一种光荣的工作,国内参与者却极其稀少。在西方发达国家,志愿者大多能占国民的20-30%,有的高达60%。以以色列为例,在以色列的全部人口中,20%以上的人参加志愿活动,平均每个月服务16个小时。在中国香港地区,参加志愿活动的市民占香港总人口的20%,大约在100万人左右。而在国内,以国家民政部的统计数字看,全国目前有志愿者1200万余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远远低于以色列和其他发达国家。这是从国内外志愿者比例来看国内志愿服务事业的落后;另外,从制度上来看,政府也没有为志愿服务事业提供充分的制度保证,志愿者的权利缺乏法律保护,比如现在北京村官和支教志愿者的婚嫁以及儿女问题,谁也不敢保证在志愿服务的三年中没有人涉及到这些问题。再者,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对志愿者持怀疑态度,他们看不到志愿者的热情和服务意识,只是死盯着志愿服务背后的优惠政策,他们认为这些人去志愿服务的动机就是为了这些。我想反问一句,这样的政策你也可以享受,那么你行动了吗?我看志愿者即使有这样的动机也无可厚非。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就是为了鼓励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不管志愿者的主观意图如何,在客观上他们毕竟能为建设西部作出贡献,他们理应享受这些优惠政策,这是他们的权利,是一种合理的补偿。志愿者们既然付出了辛勤劳动,完成了指定任务,得到相应的回报也合情合理。举一实例吧,一位首师大毕业的国画专业毕业生去一所农村学校支教,学校给他安排了每周二十六课时的课程,这意味着该支教毕业生几乎每天都要上满一天的课程,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如此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加上没有领导的关心,简直是对志愿者的摧残,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人说他是为了优惠政策而去的吗?志愿者的合法权利又怎么保障?对于志愿者,真的是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所以用就要狠劲用吗?
2002年宁波市制定了《宁波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条例》,该条例对青年志愿者服务应该提供哪些服务,为谁服务,以怎样的形式去组织实施等,都进行了法律上的规范,让组织者理直气壮,让志愿者有了法律保护。另外,北京将于今年12月5日起施行《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其中专门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志愿者的劳动,志愿者的权益受法律保护;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尊严。虽然这些条例并没有对如何尊重志愿者的劳动做出界定,也没有明确违规者必须承担的责任,但至少对志愿者应当被尊重这一点予以肯定。
然而,这些只是地方性的法规,只能在特定的地域有效,并且很不统一。随着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满足了物质需要,转向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他们以帮助他人为乐,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事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这是一项伟大而又光荣的事业,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坚持下去,应该有一部全国性的志愿服务立法,这部法律应包括确定服务需求和对志愿者及其组织的管理、安全负责、节假日慰问以及对志愿者的激励等,我想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进来,为了社会公共事业进步贡献自己的才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