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真的愿意解决房价问题吗?
上个月还听到仇代表发誓要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我在博客中还表示了疑虑,今天看了建设部另一位官员的讲话的新闻,正好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建设部官员:全国约有30%的城镇居民买得起房
本报讯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10日在福州表示,城镇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对收入高敏感、高弹性。这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前景持续看好的最重要的经济学依据。 陈淮在当日举行的2007中国(海西)蓝筹地产年会暨房地产海西战略高峰论坛上说,20年前,我国只有不超过3‰的城镇居民买得起房。10年前,大概有3%的城镇居民买得起房。现在,全国大概有30%的城镇居民买得起房。“这个数字虽然不是大多数,但是中国城镇居民买得起房的人所占比重在20年里增长了100倍,而且这个比重还在不断提高,这是我们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信心所在。” 一些人提出,要根据居民的收入房价比来判断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真正购买力。陈淮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对收入的高敏感、高弹性,才是判断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的最重要经济学依据。 陈淮分析认为,我国城镇居民有20%的高端群体,他们今年挣多少钱不影响住什么房子,所以他们的住房消费能力对收入不敏感、无弹性。另外有20%-25%的人群属于低收入群体,其住房消费能力也对收入不敏感、无弹性。剩下50%左右的群体对住房消费需求强烈,他们属于高敏感、高弹性的群体,其住房消费增长率是远远高于收入增长率的。这个群体年龄在28岁到40岁之间,这个阶段也是工资收入、个人财富累计增长最快的阶段。这个群体住房消费能力对收入的高敏感、高弹性,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希望所在。记者:康淼 来建强
从这条新闻来看,建设部认为我国房价还有上涨的空间:除了约40%的城镇居民是赚不了钱了,因为其中一半的他们对房价“不敏感”;而另一半根本就别指望赚他们的钱,因为他们压根就买不起房。但是,还有50-60%的城镇居民还是可以赚到钱滴!这就是所谓房地产的希望所在!
我不知道这位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在研究些什么政策?这位官员还讲到经济学,似乎还忘记了还有政治经济学吧?如果转换成目前通俗的语言就叫着“以人为本”。建设部应该知道,从世界经验来看,以房地产开发这种唯一形式来解决国民的住房问题是完全失败的,即使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也从来没有象今天我们国家的这种住房制度安排,况且我们还是公有制,是全体人民所有制。按理说,17大态也表了,现在应该是拨乱反正、落实17大精神,加快研究如何使全体人民“居者有其屋”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是,正当房地产商疯狂掠夺全体人民都不好意思的时候,当那些房地产商害怕17大将对他们的罪行进行清算的时候,可我们的高级公务员还在为他们打气,似乎还指点他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宜将剩勇追穷寇,要榨干人民的每一个钢蹦。
实际上, 在上篇《建设部真有能力解决好房价上涨较快问题吗?》文章中我还仅仅是怀疑建设部面对错综复杂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能力,现在却不得不怀疑建设部的动机了,怀疑建设部到底是人民的建设部还是房地产商的。
在陈主任向房地产商献媚的时候,他也许忘记了建设部主导的正在实施、并且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也将实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意味着每年将有超过1000-2000万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他们的住房的需求!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