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以什么为旗帜
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对近年来中国所出现的许多问题,报告中也得到了某种反映,例如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建立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等等。都是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甚至令人欢欣鼓舞的。
在胡总书记的讲话中,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样的话语。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尤其是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举什么旗意味着走什么路,意味着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这种意义上,举什么旗绝不是小事情。是走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还是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之路?改革以来三十年,我们难道还不应该反思吗?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旗帜是什么?是前进的标志,行进的路标,是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一支行进的队伍中,需要有一面旗帜,这旗帜就是方向,就是标志,就是象征,就是价值判断的标准。红旗意味着革命和进取,白旗意味着缴械投降,而水泊梁山宋江打出的杏黄旗,则意味着妥协和接受招安。所以,举什么旗的问题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尤其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对于举什么旗帜的问题绝不应该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怎么解释都可以。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却颇令人费解。下面我想对这一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对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来说,改革以什么为指导思想,中国未来的发展应该走什么路,它所涉及到的,不仅是各个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而且更是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长期稳定或动荡的问题。社会需要安定,人民需要安居乐业,这一切,取决于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生存状态的恶化,社会的腐败和不公,会加剧即得利益集团和平民百姓之间的矛盾对立;分配的极端不合理,会破坏人们的心理平衡;而如果危及到他们的基本生存,那么就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了。结果,社会动荡甚至颠覆就不可避免。
因此,举什么旗帜,以什么为指导思想,的确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我们并不反对中国特色,问题是中国特色究竟指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特色才算得上是“旗帜”,才配上升到指导思想的高度,什么特色才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旗帜和行进的路标。或者是,这种提法本身就是一种语法错误和病句。
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际上,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一种不断形成和变化中的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本身,就应该是这个社会中的主导阶级和广大民众积极活动和共同参与下的结果。这种积极活动,正应该是理性活动而不是投机钻营,不是“很抓机遇不放松”,而应该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老老实实地在某种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因此它始终应该是理性的而不应是盲目的。而理性活动,既不能仅仅是“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应该始终是在理性的规范指引之下。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的提法就应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指导思想。
毛主席曾经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在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之后,共产党依然是国家执政党的现在,这一点是否仍然适用呢?事实证明,过去我们是成功的,共产党就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如果说高举什么旗帜的话,这才是我们应该高举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一个实践的目标。正应为我们高举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我们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否则,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淡化甚至否定毛泽东思想,那共产党还能是什么党呢?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区别又何在呢?号称共产党而不以马克思的理论为指导,放弃毛泽东思想,这意味着什么?难道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改革,而不是资本主义复辟,可以放弃毛泽东思想吗?放弃了毛泽东思想,究竟什么能够替代它?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以最广大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至少不能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我们以往的改革,出现了新的三座大山,工农群众下岗失地,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这是不是违背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又是怎样维护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呢?如果我们不以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为出发点,不为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着想,而是损害他们的利益,那么党的宗旨又何在呢??
问题是,这些改革弊端所造成的社会现象,是不是也属于“中国特色”?是不是也要坚持?如果这种特色也可以算作什么“旗帜”的话,那我们是不是也要“高举”?
当然,这些方面,十七大报告已经做了调整,把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放在了重要位置。但是这些问题不是说几句空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在于行动,在于如何操作和有无可操作性。如果回避实质问题,闭口不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工农民众变成了弱势群体,是不是我们违背了社会主义根本方向,不纠正我们以往的资本主义路线错误,而只是就技术层面来一些新的名词术语,玩一点花样翻新,那是令人失望的。
现在我们来看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什么?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我们有理论吗?邓小平那一套,能算理论吗?他懂什么理论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不断形成中的存在状态。它本身并不是什么指导思想,而只能是在某种思想指导下的活动结果。只有理论的东西才能成为我们自觉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也才能成为我们前进的路标和旗帜。这样我们的实践活动才能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不断行成中的存在状态,在某一特定时段内来看,也是一个我们的实践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同样离不开某种指导思想,而把目的和指导思想混为一谈,则是令人费解的。这究竟是思想上的糊涂,还是别有用心呢?还是故意在其中隐藏了什么猫腻??难道我们英明的胡主席,竟然在理论水平上如此糊涂?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能是我们想要的,是我们实践活动的目的,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我们的目的是过河,为了过河,就必须想方设法,造船或建桥,不能盲目地“摸着石头”,那不是理性的活动,而是原始人和小孩子的本能行为。难道具有十几亿人的泱泱大国,也可以这样吗?用“摸石头过河”的办法作为“指导思想”,也能算理论吗??这种表述所表达的,是全国人民的意愿吗?这不仅是方法问题,也是理论问题,是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问题!可我们的十七大报告,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指导思想吗?如果把它作为“旗帜”,那么它本身岂不就成了指导思想了?手段和目的混为一谈,实践活动和理论的指导思想混淆一处,这本身就是一种混乱,是思想认识上的模糊不清,还是故意搅混了水,让学习这个报告的人永远糊涂,永远走不出某些人精心设计的迷宫?
社会主义,只有真假之分,而“特色”,不是特色商品,特色小吃,那种油腔滑调、带有商业广告性质的虚假宣传,而是严肃的理论探讨和总结。
中国特色,这是一个中性的、没有善恶标准、价值倾向的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中国特色,玩花养秘、包二奶、空前的腐败、普遍的投机心理是中国特色,道德沦落、对真理的麻木、邪恶横行,潜规则的大行其道,正直和善良的人难以生存,等等,也是中国特色,但可惜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现在的中国特色。那么毛泽东时代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民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是否也是一种中国特色?你要的是哪一种?观十七大报告,在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中,除了什么邓理论就是三个代表,对于毛泽东思想只字不提,那么所谓“中国特色”究竟是什么东西,不是很清楚了吗??而高举中国特色的旗帜,就是继承和发扬这些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除了这些之外,究竟还有什么特色?
坚持社会主义,无需标榜什么中国特色。因为整个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随同前苏联都已解体,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已经瓦解,社会主义除了朝鲜之外已经不存在了。如果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那么这就是除去朝鲜之外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社会主义,无需标榜什么中国特色,它本身就是中国的。而且也很简单,这就是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和遏制两极分化,以及人民群众真正能够当家做主人。做到了这一点,不用你自我标榜,这本身已经是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不是自我标榜的产物,也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而是货真价实,不打折扣,真实无欺的社会制度。
三、所谓“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我们明确的指导思想?难道就是那个“邓小平理论”??就是那个“摸石头过河”的玩意儿?
当然,人们立马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但是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科学;而我们的“发展”,只要符合了客观规律就符合于科学,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可是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环境污染、新的三座大山重新压在百姓头上,以及无孔不入的腐败,社会道德的整体滑坡,这些难道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吗?如果这些现象符合于规律,那么我们如果想要改变它,岂不是违反了规律吗?或者说,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如果这一切的出现符合规律,还能是什么呢?还能有什么呢??难道这就是改革的最大成就?坚持中国特色就意味着继续发扬这些??如果不是这些,那么所谓中国特色又是什么呢??再说了,社会道德沦落,社会风气腐朽衰靡,这也是符合于科学的吗?科学能管得了道德问题吗?道德问题,是可以通过科学管理的手段、方法和途径所能解决的吗?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规范和决定社会秩序,能够完全奏效吗?如果能,那么人的感情维系、婚姻和家庭的维系、以及男女爱情,乃至于越来越不可回避的信仰问题,就都可以归纳于科学之下,用科学的手段管理,以科学的方法规范,用科学的标准决定取舍,否则就是“不科学”,不可取,就不是“现代化”,就应该取缔了??
当然,你可以说,所谓科学发展,并不包括这些。但是这些问题,难道是任何一个社会时代所能回避的吗?如果科学发展不包括这些,那么就应该是协调发展,而不是以一切是否合乎什么科学为标准。因为人类生活的复杂,绝不仅仅是用科学理性就能完全解释和包办的。这就是我在九十年代末就已经提出、和国际上所谓“可持续发展”针锋相对的协调发展的概念。中国应该走协调发展之路,协调各种关系,协调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理性和信仰之间、科学和宗教之间等等的各种关系,以便达到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协调发展观,科学,可以是一种理性工具,它以无限精确性和可操作性为特征,它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使之统一到一种理性上来。可是协调发展,却不是科学概念所能完全包含的。
科学并不是万能的。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时期,马克思主义曾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科学。可是科学就不能同时是信仰,因为科学就意味着理性,就意味着把人类活动的某一领域纳入理性的控制和约束之下。而信仰之所以不可或缺,正是因为纯粹理性或工具理性的苍白,用它完全控制人类生活,必然导致整体和谐的被破坏,人类精神家园的丧失。可是,科学发展观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了吗?
一个社会,发展是必要的,可是要符合所谓客观规律,就必须对什么是客观规律有一个新的界定和理解。我认为,最大的客观规律,就是道法自然,就是不违背整体的自然。道法自然,不是科学发展所能涵盖的。因为科学所发现和建立的,永远是世界的局部秩序,而不是关注整体和谐,科学不过是用理性逻辑的裁割刀,强行在宇宙自然中划出秩序的版块,它是忽略整体的。科学可以为我们带来利益,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局部自然的规律,可是整体自然的大背景,以及天人和谐,却不是科学所能论证的。
社会是一个有机活体。是活的生命。而生命不是科学所能完全解析和穷究的。否则,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这些显然也是生命的活动就无法解释,科学并不能涵盖它们。那么所谓“科学发展观”,又如何把它们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呢?既然社会是一个有机活体,那么一个社会风气的好坏,也就意味着这一生命有机体的是否具有生机活力。没有生机活力的社会,就是腐朽的社会。当今中国社会,究竟有没有生机活力?怎样才能具有或重新激发生机活力?光靠科学能行吗?即使是科学管理,如果不是人性化的,也不可能真正奏效。更何况,中国的各级管理层,已经不再把工人农民当作社会活动的主体,而是强权控制下的工具,是给他们创造利润的工具。尤其可悲的是中国工人的社会地位。以资本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实际已经把中国工人的地位降低到劳动工具的程度。
秦辉在他的文章中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以低人权为代价的,也就是说,是在践踏人权、毁灭生命、奴役、侵夺、欺骗和侮辱劳动者的条件下实现的。它已经制造了无数人间不公。黑砖窑、频发的矿难、工人被无辜处罚、克扣工资、欠薪、人身伤害、欠薪和讨薪的被殴打,都可以为这一点作证!都表明中国工农民众是在没有人权或低人权下的艰难生存!名为“以人为本”,实际恰恰是以金钱开路,以“资本”为本,恰恰是本末倒置!这是在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三个代表”的口号下中国出现的罪恶现象,它们是堂而皇之的、明目张胆的、在主流舆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配合下顺理成章地出现的。
当然,这些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许不那么“科学”。但是,既然它们不科学,那就不用再提什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了,老百姓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假的就是假的,就不要再继续忽悠百姓了。可是,它们不仅被写进了党章,而且在“科学发展”的口号下还要继续维护其假话(语)霸权,并且要继续充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表述和象征!
不要再继续欺骗百姓了。既然“科学发展”煞是“科学”,那就把此前一切不科学的骗人话语全部删除,以免继续忽悠百姓,欺世惑众。但是我们的十七大报告却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把它们统统纳入自己的总结之中,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究竟代表了谁的利益??
科学发展,是否包括“科学管理”?如果包括,那么中国各层管理者们的军阀独裁作风,究竟能够包含有多少“以人为本”的成分?既然不是以人为本,那么所谓“科学管理”究竟是在反科学,还是符合科学,还是科学管理根本就不能容纳“以人为本”的理念??
今日中国,你可以到各个企业单位走一走,看看究竟那里有没有人权以及有多少人权,看看有没有对劳动者的人格尊重和聪明才智的发挥。我相信各个企业都一样,在践踏人权、歧视和损害工人利益方面都同样的黑暗。既然连人权都没有,却是在所谓“科学管理”的幌子之下去堂而皇之地进行的,那么这究竟说明了什么??官商勾结,一面对劳动者进行最无耻的剥夺和榨取,一面又要欺骗说,这就是“科学管理”!这难道不是符合于“科学发展观”的吗?所谓“科学管理”,算不算“科学发展观”内容的一部分??如果算,那么这种践踏人权的管理还要不要继续下去??如果不算,那么科学发展观是否包括“科学管理”,也就是把工人以及所有企业的劳动者当作工具来奴役、剥夺、欺骗和榨取,以及人身控制?科学发展观,是否要改变它们?
我们的许多管理者就像一个独裁者,许多企业的老板和总裁在专制控制和对工人下属奴役方面都一样,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可是我们的有些所谓“领导”,又似乎是精神分裂症病人,一面说“以人为本”,一面又要把野蛮的剥夺劳动者的无耻行径以科学的名义合法化;一面听任暴富者和无耻精英对广大民众的掠夺和抢劫,又要搞什么“和谐社会”。试问在一个两极分化严重、阶级对立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社会里,能和谐吗?虎狼和羊群之间怎样达到和谐?除非羊群甘愿以身饲虎。对于虎狼的嚣张不去遏制,却挖空心思麻痹弱势群体的反抗意识、独立自主精神,和谐社会就是这样实现的吗?!
纵观我们改革以来的所有举措和提法,几乎都是自相矛盾的。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支离破碎,没有一个整体战略思想。有的只是技术上的拼凑,缺乏一个总揽全局的整体观。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违背了大道,失去了道义上的合法性,整体上已经错位了,其它就没有一个不荒谬。这就是三十年改革所造成的结果。不反思改革方向的错误,一味坚持什么“中国特色”而不触及到改革的根本失误,不正视改革中出现的原则性问题,仅仅是技术细节上的修修补补,背离社会主义大道的方向,不管你怎样在局部细节上做文章,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重振雄风也是无济于事的。
四、揭穿“小康”的谜底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许你会说,是“奔小康”。什么是“小康”?放弃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奔什么小康??“小康”是什么东西?!
根据《礼记.礼运》孔子对大同和小康的解释,我们可以读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是为小康”。原来小康就是一个人人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社会,就是一个深沟高壑、封建割据、穷兵黩武、不得不用“礼”来约束人们行为规范、明确人与人之间等级秩序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大人世及”,也就是世袭制,就是王公贵胄、狗屁精英的社会地位可以永远世袭,而平民百姓则永远安于被宰割、被剥夺的命运,并且孔夫子还要他们“安贫乐道”,“君子以固穷”,还要他们“畏天命,畏大人”,不得有丝毫反抗!原来小康就是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私有制社会!!无怪乎中国历史总是一治一乱、治乱交替,原来是把据乱世的“小康”当成了永恒的制度化模式,永远不得越雷池一步!
历史在“小康”面前凝固,社会在“小康”面前停止发展,中国在“小康”的诱惑和欺骗面前失去了生机活力。我们搞了几千年“小康”,结果总是贫穷,劳苦大众和妇女总是被压在社会最底层,而近代以来,又总是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欺凌!我们搞了几千年的“小康”,结果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相反,却只有贪官污吏层出不穷,虎去狼来,“小康”,酝酿着动乱和危机,“小康”,埋藏着分裂天下的祸心!
所谓小康,原来就是据乱世的苟且偷安,混一天算一天!小康,已经违背了大道,因为“大道既隐”也就是天下无道,孔子才设计了“小康社会”。本来,在孔子那里,小康只是一个临时的过渡,孔夫子的真意和理想,是要建立一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可以“选贤任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而由于统治者们私心,根本就不准备实行这一点,所以才用人唯亲,嫉贤妒能,除了自己小集团的圈子之内,一切能人都是被排斥的,都要被边缘化。这样的社会,能好吗?能不酝酿着种种危机吗?
本来,在孔子那里,小康只是临时的,是一种历史的过渡。可是封建统治者却要把它无限延长,因为这样就可以把自己的特权,和绝对优势的社会地位永远世袭下去,而拒绝平等思想,害怕社会公平。因为大同社会需要“天下为公”,这样就对极少数人窃据绝大多数人的财富和资源构成了限制,使他们的贪欲野心难以实现。在孔子,“小康”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而在封建统治者,则希望把“小康”无限延长,以满足他们永远骑在百姓头上安享荣华富贵的美梦!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邓小平搞“小康社会”的良苦用心了:为了“一部分人富起来”,就必须破坏“天下为公”的制度性基础,也就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于是,在邓小平身后,那些鼓吹“邓小平理论”的既得利益者,就疯狂地把国有资产全部卖光,让社会主义只剩下一个空壳。这样一来,不是就可以四分五裂,“天下为家,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了?整个社会主义社会,不就变成一盘散沙了?于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空前的社会腐败和道德解体。好端端的一个共和国,现在终于变成了死(私)人的天下!所谓“天下无道”,就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而走上了资本主义的不归之路!
现在我们看到,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是“特色社会主义”(还真的很像特色小吃,这种油腔滑调的文化快餐居然写进了最严肃的总书记的政治报告之中,令人感到哭笑不得),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模棱两可,闪烁其辞,就是闭口不谈和回避走社会主义道路,抵制资本主义!用文理不同的“特色社会主义”和离散人心的“小康”来取代社会主义,避重就轻,回避实质问题,这就是十七大报告的用心之所在?中国百姓,还能被忽悠多久呢?
附: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欢迎浏览《大道归一网》 http://chenguohai.wangzhan8.com/main.asp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