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
——有感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李冀东
一、十七大的启示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给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振奋。人们看到:我们正在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建设和历史时代的结合,并且已经取得了历史阶段性的成果。
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我们党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和指导思想的一致,既符合历史事实,又旗帜鲜明;既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向和根据,又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划清了界线;既避免了老调俗套;又正统切实,是以一贯之的中国共产党赖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武器。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并实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科教兴国、学习创新等,这些具体内容、手段和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和特点,是我们已经取得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理论概括,是邓小平同志及其后继者关于建设和发展理论的继续和深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样是世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所以,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全人类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及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辨证统一的观点和高度,进行我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是非常必要的。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自她问世一百多年以来,就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和改变着整个世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苏联和中国这两个国家人民民主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被剥夺被奴役的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则是毛泽东思想。然而,马克思主义和她的事业,同世界上任何别的事物一样,道路也不是笔直的。上世纪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解体,中国也陷入了困境,马克思主义一时遭到了质疑。今天,应当说,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正处于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则捷足先登。
从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凌辱和危难中挣脱出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深知今天独立、自由和人民大众自己当家作主权利的来自不易,他们不会轻易舍弃,不会因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而完全否定毛泽东和以他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他们只相信历史事实和生存发展,并从此开始了新的探索。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清醒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历史时代的结合,坚定不移地构建科学发展、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也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并已经取得了伟大的历史阶段性胜利。
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走过的道路,可以说,我们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无一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民主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之中国社会的创造性运用。这便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和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策略,以及与中国国情相适宜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基本政治制度。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革命和社会主义创建时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的指导思想,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是举世公认的。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东西其实就是唯物辩证法,它是关于发展的、辩证的和普遍联系的学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们思维最一般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灵魂和方法,是全面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就是唯物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和工人运动的科学考察和理论概括。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和平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代。这就决定了:必须像当年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解决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一样,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即实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时代的新的结合。20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困窘就是这种历史时代转变的平滑线上的拐点。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理论是随历史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但她的基本原理,她的唯物辩证法是永远不会变的。今天,我们已有的革命理论和经验成为非主流的东西了,不够用了,我们面临的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于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的自主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供借鉴。这是无产阶级事业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崭新的时代。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上从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开始了。苏联则比我们要早得多,我们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苏联的经验,中心是计划经济、自力更生和以阶级斗争为纲,最后导致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极“左”错误。脱离客观实际和时代特征,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混杂齐下,违背了唯物辩证法,致使好心人犯了大错误。然而,正是这个反面教训,才使我们得以翻然省悟。好人犯错误也是贡献,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像在科学试验中没有失败便没有成功是一样的。成功是探索,失败也是探索,而且是更重要的探索。在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事业中,谁否认失误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事实上,我们事业的发展和成就都是由成功和失误这两个方面共同铸就的。
通过大乱达到大治,这是毛泽东同志生前阐明过的一条重要的唯物辩证法真理。应当说我们今天验证了。我们一改计划经济、闭关锁国和以阶级斗争为纲为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恢复了唯物辩证法的本来面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局面就立即大为改观了。试想,如果没有我们过去的曲折和失误,我们会有今天这样迅速而准确的选择吗?如果没有我们过去筑就的基石,尽管方法笨拙,会有今天的摩天大厦吗?历史是一个系列,事物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而单取其功。任何成功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孜孜不懈、共同探索的结果,是走过一条曲折而不平直的道路的。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以说就是闭关锁国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穷尽。发展也是对立面的转化,是否定之否定。
当然,我们不是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些。事情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们的认识有一个由偶然到必然、由盲目到自觉的过程,我们不能搞先验论。但是,求生存、谋发展和争自由则是绝对的和永恒的,是我们不断地由进步走向新的进步、由飞跃走向更大飞跃的根据。“猫论”、“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总结”,就是关于这种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最通俗和最朴实的表述,表明我们有意无意地在遵循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客观存在,公心和诚实劳动是它被体悟的杠杆。今天,应当说,我们已经取得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的历史阶段性成果。这就是清醒地意识到并自觉地实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历史时代的结合,旗帜鲜明地和坚定不移地提出构建科学发展、富裕文明和和谐民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个伟大的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实质性的、全面的、历史的发展,是向马克思主义全面、彻底的中国化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富裕文明和和谐民主这些民生、民权和民主的问题作为立党之本和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兴旺发达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以一贯之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武器,是对历史的肯定,也是现实的需要,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革命和建设两个历史阶段,有成功与失误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了来自借鉴和独立探索的全面的、经过实践考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这标志着,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转型的过度。我们有了立党为民及建立于其上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走不通的道路,没有想不出的办法。
正像中国革命只能在帝国主义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实现一样,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只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和政治经济多元化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开展。因为资本主义早就把分割封闭的世界连接为一体,马克思主义也从来就是为着全世界和属于全世界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其自身,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今天,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和普遍滋生的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事业的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实现了社会主义转型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无疑将肩负着重大而不可推卸的国际主义义务和责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影响和宣传世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应当是我们基本的国际主义观念。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旗帜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
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证明,并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刚好与濒于危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的中国人民的渴求相契合。而且她被实践证明是中国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唯一一条出路。今天举世瞩目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再一次有力地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不是什么神秘的舶来品,她是人们求生存、谋发展、争自由的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是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与每个人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众文化;她的关于解放全人类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和理想,与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称的。人们意识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人的解放,从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的智能这两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她的目标与理想的实现,提供着越来越有利的社会历史条件。无疑,被马克思主义升华了的中华古老文明也必将回报全世界,为现今徘徊在十字路口和正在前进中摸索的国家和人民提供一面鲜艳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和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无限的信心。
三、两种力量的较量
世界上从来就存在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他们指责马克思主义是与自由、民主和人权相悖的,预言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将自行消亡。所以,当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进入转型和遭遇困难时,便认为他们的预言应验了,变本加厉地对其施压以促使其向着他们所希望的方向转变。然而他们的算盘打错了。事实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朝气蓬勃和充满活力,在全世界也是方兴未艾。一切反动派总是错误地估计形势和做出相反的结论,这是为他们的本性和历史辩证法所决定的。
对于自由、民主、人权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究竟哪个好呢?这只要懂得当年走下坡路的封建主义是怎样抗拒资本主义的,就知道厌恶新兴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哪个好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维护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社会主义则是要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共同享受自由、民主和人权,这才是世界的未来和方向,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和真理性之所在。而资本主义对此只是形式的、虚伪的,不可能实现的。这里不存在第三条道路。
金钱资本挡道,物质享乐第一,背离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和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相互转化和运动。取消精神追求,是物质享乐一元论,不会有人的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相反只能是对社会和人的毁灭。资本主义制度是形式上的自由、民主、人权而实质上的自相残杀和相互摧毁,是没有前途的,是趋于衰亡的。
发展是什么?发展就是辩证法,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物质精神二元论而非任何一元论,不是坐享其成,更不是玩弄形式逻辑。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民主集中制及各种监督机制,是实现发展、自由、民主和人权的最好机制和社会组织形式。至于具体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保证我们目标的实现却是确定无疑的。
让我们欢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
2007年11月13日 深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