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什么没被“解放”?
——杂谈全球“色戒化”的未来
萧老邪
对于“全球化”,早已有很多精辟的论述。笔者认为,这一趋势是这个时代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因为究其根源,它不过是人类自身存在的根本矛盾——“理性的思维与非理性的情欲”之间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
对死的无奈,带给人类生之有限的认知,从而激发出理性思维;而对生的渴望,带给人类无限求生的梦幻,从而导致非理性情欲的膨胀。自从人类诞生在地球上以来,“理性的思维与非理性的情欲”之间的根本矛盾,就不断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具体而言,就是指人类非理性的情欲,总想突破理性的思维的约束,而理性思维本身的不断突破,又强化了非理性情欲的不断膨胀,于是,在这样的“生态”背景下,人类一直处于“不断突破约束”的过程之中。或者说,人类社会一直处于不断“解放”的过程中。而“改革、革新、革命”等等方式,不过是“解放”的手段之一。
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革命阶段以来,当信息、技术、市场、人才、资本、文化等等一切有形无形的力量冲破一切束缚,在人类所有思维与行动力所能及的整个宇宙泛滥之际,“全球化”只不过是这种状态的最小范围的指称。这种“冲破一切束缚”的力量,在人类非理性与理性“同流合污”的情况下,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纵欲”实践,并以“自由”与“解放”的名义,在人类所有思维与行动力所能及的整个宇宙之中不断强化。
这样的背景下,电影《色,戒》似乎是顺乎时代潮流而动,应运而生。
单从字面解析,“色”是“非理性的情欲”,而“戒”是“理性的思维”,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不仅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而且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从某种意义上看,“色”是“源”、是“动”、是“热”、是“乐”、是“放任”;而“戒”是“流”、是“静”、是“冷”、是“苦”、是“约束”。“色”与“戒”之矛盾运动,起于生止于死,生死之间却一刻也不能停息。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影《色,戒》所讲述的故事,就是 “原本爱国的女人”爱上 “已经叛国的男人”,而这样的情况下,悲剧的发生不可避免。因为,在国家民族(本质是私有制)仍然存在的情况下,“色”,即“情欲”这样的“一己之私”是有约束的,因而必然为国家民族所“戒”。不如此,就是“卖国”,就是“X奸”。
因此,回到文章开头,关于“全球化”的内涵,换句话说,就是全球“色戒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也正是我们活在当下,既感觉非常愉快,又感到异常痛苦的深刻的根源。
感觉愉快的是,这是一个人类喜欢大胆突破并正在不断突破的时代。这个时代,人类所处的环境、所用的工具、所造的产品(包括人类自身)等等一切外在的事物,正在不断的逐渐得到强化的突破之中;这个时代,人类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以及情欲等等一切内在的事物,也正在不断的得到强化的突破之中。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来,人类正进入一个全面“解放”的时代。
然而,这些“解放”给人类带来万分愉快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异常的痛苦——资本的“解放”带来的全球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市场的“解放”带来的全球劳动力相对过剩而造成的国家民族利益冲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情欲的“解放”带来道德越来越沉沦、法律越来越无理的社会……种种迹象表明,不断得到强化的“色”,与不断得到弱化的“戒”之间,越来越失去人类自身的“生态”平衡,在“色”的放纵与“戒”的失效的双重力量作用下,人类越来越异化,人类的未来,越来越危险。
在全球“色戒化”的背静下,倘若人类能够建立起“色”与“戒”之间的新的“生态平衡”,虽然人类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但不至于毁在人类自己手上。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