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领域里,民主社会主义成为一被重新认识的思潮,各个学者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态度褒贬不一,本文基于客观的立场和想象。运用“一分为三”的方法来分析和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结构。在反思西方哲学二元论的基础上,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庸和合的观念基础上,得出的一分为三的认识论的,以前沉醉于二元论中,完全不可相信一分为三的方法。但是本文的论述,以及以下的论述完全证明世界的存在是一分为三的,这是基于对知识和事实的认识和历史资料的总结和观察得出来的结论。
一,“一分为三”方法的历史渊源
(一)“一分为三”的涵义。
什么是“一分为三”,除了世界的存在除了物质和意识之外,还有人本身的存在。因为世界被认为划分为物质和意识的时候,作为主体的人在思维。物质和意识,都独立于作为主体的人而存在。西方哲学主张世界的存在二元为:物质和理性世界的物质存在,因为理性的认识而存在。传统教育主张意识被分为理性和感性。所谓“一分为三”,主张世界的存在划分为:物质,意识,人。依据实践的物质决定或者决定于认识得到的意识,这是人在思维。人独立于物质和意识,而独立存在。本文将从作为思想的意识形态,文化的文明,现代化道路,民治主体,社会统治,社会关系,群体党治,地缘的血缘,知识更替,历史分期角度来论述民主社会主义的结构。
(二)社会主义道路“一分为三”的历史记忆。
本文主张的“一分为三”,有历史线索的支撑,回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主持工作以前,都称为第一代领导时期,简称毛泽东同志时期,中国道路的重点和核心都放在政治革命这个中心上。毛先生主持工作的27年,1949年到1956年搞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到1966年搞反对资产阶级右派运动,1966年开始了文化革命,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毛先生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工作中心在于中国革命这个方面,路线不全面忽视了其他社会事业,以致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1978年邓小平先生主持中央工作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的路线强调一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邓先生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注意经济建设,同时注意文化建设,这个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的中心是经济建设,同时注意文化,但只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两个方面。虽然形式上,基本路线强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这似乎体现了“一分为三”的萌芽,但是三个方面没有被平衡地发展。总体来说毛时代主抓革命一条线,邓时代抓住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两条线。
与时俱进,为了区别邓时代的两条线,谋求新的发展。江泽民先生主持中央工作以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刻学习邓小平理论伟大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的“三讲”教育。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中国社会主义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这似乎吻合了“一分为三”的发展观和发展方法,但是这只能是马克斯-韦伯所主张的形式正义。现实工作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的中心仍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注重文化以及执政党的转型,虽然形式上三条线,但是实践上中心在经济和文化两条线上,政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物质文明不平衡。
2003年胡锦涛同志全面主持中央工作以来,认真引领中国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提出要建设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集体,提出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四条线。与江时代三条线区别于强调社会和谐的建设,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了生态文明和民生事业,但是实际工作中中国社会主义四条线中的三条线,得到贯彻落实。即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得到改善,政治体制改革举步唯艰。这种局面实质上符合了“一分为三”的方法,达到实质正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能够论证“一分为三”方法的在于十七大报告。尽管十六大以来社会政策实行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四条线思路,中共十七大报告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凝练的总结,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的三分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如果说以上的论述都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线,两条线,三条线,四条线,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旗帜,作为道路,作为理论体系,则是符合政治思想哲学里的三分法,是符合方法论意义和具体方法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种理解,为我们理解北欧的社会民主主义提供了视角和分析的进路。
二,旗帜*道路*体系——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
意识形态在学科概念上归属政治哲学,客观地认识意识形态,把它作为一学科概念,排除宣传,信仰等精神的抽象。意识形态可以作为思想的意识形态可以作为一套理论体系的形式出现,也可以被解释为一种发展道路或者政治意志的主张符号。意识形态作为各个国家社会主义政党的理论武器,可以讲述为国家冠名的社会主义旗帜,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政党利用意识形态作为理论工具,来阐释和论证其执政或者将要执政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于,让选民信服这套理念,相信如此的发展道路将会使国家稳定,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的是选民自身的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将得到保障和维护。
(一)民主社会主义旗帜
西北欧各国社会民主党或工党高举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帜,各国社会民主党执政或者在野都标榜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属性,从社会学的角度各政党认为自身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突出其社会的民主属性和广泛的人民意志的代表性。在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各国具体的国情,尊重历史的继承性和文化的传承。运用民主宪政的体制来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发展经济来提高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完美的理想的社会。民主社会主义旗帜彰显社会民主党的政治意志的主张和即将实行的社会经济政策。
民主社会主义旗帜作为各个社会民主政党的指导思想,凝聚着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民主社会主义旗帜是民众的精神导引,高举民主社会主义旗帜,团结在民主社会主义的所表达的核心和中心,保证民主社会主义的各个社会方面的主张得到贯彻和落实,使民主社会主义从理想过度为现实的民主社会主义。
(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各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实现社会的公平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多元宽容公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多元文化、社会主义正义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民主社会主义实行混合所有的市场经济,民主宪政的政党政治,宽容和谐多元的思想文化,公平正义的社会事业政策。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经济上实行混合的社会所有制市场经济,允许公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平衡发展,分配制度上实行初次分配依据效率进行按劳和按资等多种形式分配,再次分配依据公平的原则,实行高税收,以为国家财政储备大量的运营资本。政治上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运行民主宪政的政党政治,实行多党制的现代民主政党政制,实行普选制和法制权威得到维护。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在思想上是自由的,存在多元的思想以及保障舆论和言论等基本政治自由。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非常平衡地发展,社会事业和社会政策文明,经济分配制度上的高税收,能够保障社会的每个公民有尊严地生活,不仅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而且实行免费的教育和医疗,社会的福利水平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
(三)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各个国家传统文化理论、政党领袖重要思想以及国家社会发展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伯恩斯坦主义,凝结了数代社会民主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本国化新成果,是社会民主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本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本国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完美结合。民主社会主义区别于列宁主义的地方在于,不主张暴力革命,而实行议会政党政治的和平过度道路。民主协商政治且主张多党制,不同于暴力革命后的一党专政,反对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和无产阶级专政。实行自由的市场经济,反对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不实行初次分配依据公平,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国际民主反对冷战,不声称自己是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上修补了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的不完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