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的决策、经济活动(可理解为人的自主性、自私性)选择是否发生冲突,即可认为是经济比例是否合理,而经济比例合理是通过价格体系来实现的(计量体系)。
分支1:
市场经济下的价格(计量体系),即人与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同时也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的社会活动。市场配置或者说市场规律也就是让多数人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来决定选择、分配的规律。当然这种竞价是和分离、分散的产权联系在一起的,对生产资料拥有数量不等的人之间的人,竞价所产生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所以也有人认为没有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拥有权就无法产生价格体系的观点(即分离产权下才能产生价格的观点,如:米塞斯等人就是这种观点)。
分支2:
计划经济下的价格(计量体系),即表现为“可供人们选择的条件、经济活动,以及选择社会要素集合的次序”,各人自主性、自私性的对社会一切知识集合、资源集合选择不发生冲突即可认为经济比例合理。由于生产资料(产权)一体化,那么可以说每个人的起点都可以在社会宏观意义认为较为公平、平等的,社会活动表现为每个人的选择,以及由这些选择和社会要素选择的先后次序带来的社会互动。
分支3:
共思主义(共同思想、理想,其经济思路来自马克思主义),即没有价格体系的,根本不存在经济比例的说法,因为每个人的认识被有人认为都是一样的,决策也一样,当然不存在比例的概念。当然从工程师角度对说工程和大的研发来说,这样的体制下可以说是最高效的。
三个基本社会的经济危机,前两种分支1和分支2有可能是价格体系的失衡造成,即社会总帐目发生冲突,而多数人又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清理和兑现自己的价值。对于第3分支的危机,即思想发生危机,使得多数人有开始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决策就会发生冲突。现实世界有可能是以上3种社会制度的混合,即又有可能有社会总帐的兑现的危机,又可能有思想的危机。
最佳的社会模式应该是计划经济,只有在分支2的情况下,社会大多数人才能做到公平起点,而也能最大限度的享受自由。对于市场经济来的起点对社会大多数成员来说是不公平的,由于产权的分离,那么社会规则有可能极容易被破坏造成严重失衡。更要命的是市场经济竞价的漫长性,由于工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如果像自由市场经济学家所鼓吹的那样要实现均衡的价格体系,无疑传导时间有可能超过人类整个历史,有形成均衡价格的趋势的市场经济并不代表能形成均衡价格,可以说市场经济是不均衡的,极容易发生经济危机。另外市场经济自发社会秩序的弱点在于产权不对称性,从而使得强势者可以任意造假而别的弱势者由于地位的不对等,确又不能及时发现在。对于公平性来说,试问财产拥有数量的弱势者有何能力与强者进行公平竞价。如同快要饿死的妇女你让她接受卖淫或者做有损自己人格的条件,她也很有可能接受这样的契约。而中央计划的经济危机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说机率是很小,只要社会法制、程序不出现大的问题不会有经济危机或说者经济危机的范围和破坏度能大大降低,中央计划经济的价格可以通过计算确定同时用会计制度的试错法加以纠正,所以中央计划的价格将会是最近均衡价格的,那么社会福利将会做到最大化,同时多数人的选择限度也会最大化。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