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为什么要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慨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又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主义的功劳就是为人类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身运动规律;列宁主义就是利用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资本运动规律加快社会发展过程,缩短和减轻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毛泽东思想就是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基本贡献继续进行下去.
只是所有制变更了的思想是理解列宁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思想的关键所在.所有制变更后,社会主义的经济结构才有可能建立和产生.从逻辑发展过程上说,先有所有制革命,在这之后才可能发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斯大林在其最后的著作《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苏联的社会主义只是在所有制变革和消灭劳动力市场化买卖这两个基本点上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革命,而在经济生活中还依然存在资本生产运动,还存在需要更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资本运动增殖作用完全存在,在理论上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上,劳动力虽然不存在市场化的买卖关系了,但在社会生产中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却存在,而且是必须的.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还需要尽快尽量多的资本积累,利用资本与劳动力相结合具有增殖资本的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属性来进行现代工业生产是唯一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难怪列宁一再强调国家资本主义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桥梁!
在消灭私人占有社会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买卖这种对劳动者进行金钱奴役的非人对待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执行了这两个基本变革.由此才在经济上与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根本的区别来.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复辟倒退的资本主义复辟正是在对所有制由国营化为私有和重新出现劳动力市场化买卖这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它们必然是成双成对的出现在社会上的,缺一不可!由于在生产中的资本属性的东西即资本增殖---剩余价值规律----不可能自动消亡,资本运动规律也不会因为建立了社会主义政体而退出经济生产领域.相反,在经济还不太发达国家还可能要在一些生产活动中有目的的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利用资本具有活跃经济的特性,利用国家控制的国营企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共同作用来创造资本增殖,增加社会财富.所以说,一切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力国家分配上进行了所有制革命与消灭了市场化劳动力买卖这两个资本家奈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但在社会生产上依然存在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进行剥离的生产关系,这种剥离的存在具有二重性.
这种二重性表现在革命与倒退的界限往往处于不进侧退的地步.这是历史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自然法则!
往社会主义革命方面说,是劳动者发扬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动贡献精神,为社会为人民作的无私奉献.这有奈于上层建筑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继续保持,有奈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发展,只有在更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进展中这种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才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无产阶级的无私奉献.反之,在存在新权贵和新阶层而对此又毫无警惕和批判的所谓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让部分社会阶层毫无寡廉无耻地无赏占有和理所当然地安然亨受这种剩余劳动成果的时候,这就是修正主义思想,就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复辟.只有在思想意识中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在社会主义时期依然存在剩余劳动在创造剩余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才可能明白这种社会主义阶段存在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进行剥离的生产关系,才可能真正做到对资产阶级法权的不断限制,才可能保持社会主义革命的劲头,才可能防止修正主义的篡权复辟.只有具有对这种剥离的存在具有的二重性的清醒认识了,也才会明白列宁为什么要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慨念,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念念不忘阶级斗争!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下发展国家资本或国家资本主义,因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在无产阶级的管辖之下的,如果认识不到是实行的具有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历史阶段和历史使命,那当然要产生不是左就是右的思潮并最终滑向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无产阶级事业的想当然的理论与实践中去.历史一二再再而三的向我们证明了这种事,并还在证明之中!
列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消灭阶级的过程,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地原理要消灭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做到.人类社会并不会习惯于听天由命的自然过程,人是有主动性的.主动地抗争命运,进行革命就是马克思论证地无产阶级的基本使命.无产阶级离开或放弃了执行基本使命也就是说无产阶级的属性就打了折扣.要革命是人类发展的一贯动力.现代革命的基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只有在无产阶级政权的专政保护下,无产阶级消灭阶级的历史使命才可能进行.而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并维持住政权则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经济体制变革(所有制变革)后的第一要求.在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社会经济格局上列宁以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奠定了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格局,在政治上以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论指明道路.并明确提出在所有制革命后的适当时机必须进行无产阶级的文化大革命这样才能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占领上层建筑并进一步在经济上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成果.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列宁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是列宁十分清楚地知道他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国家只是基于所有制变更了,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要靠无产阶级政权的维护,而那时候的苏俄社会的经济基础仍然是沿用资本运动规律支配的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列宁反复强调要警惕资本主义的复辟,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无产阶级的政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质,并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推向前进...由于列宁的早逝而未实行...
由于各社会主义国家在胜利地取得政权后普遍出现了安坐江山,稳于现状,革命到头的经济主义思潮,毛泽东在苏共二十大后愤而反击,在提出了反修防修,继续革命的命题之后实践了全面的全体人民群众参与了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大革命,在提出走资派慨念之后又更深层地提出建立的国家是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新中国只是所有制变更了的思想,顺毛主席的这种思路思考下去,走资派只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格局中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事表象,国家资本主义才是问题的实质,这应是开始事件四十年结束事件三十年后的逻辑思考结果!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
对国家资本主义这一理论或者说这一名词以及这个名词所具有的慨念,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列宁站在巩固无产阶级新生红色政权的立场上第一个完整的提出并解释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观点,立场与方法.列宁所站的高度是至今无人超出的.
在列宁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由于着眼点的不同,在论说到国家资本主义这一名称或慨念时一般的是将国家资本主义与工商的社会主义改造联系在一起的,如毛主席在五十年代的数次讲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时候就是.但毛主席在文革后期终于提出了“···只是所有制变更了,其他与旧社会差不多...我们建立的是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对资产阶级法权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等的伟大思想就是继承了列宁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明白无误的证明.最大的证明是毛泽东主席亲手发动了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建立的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的国家(资产阶级法权的国家)发动群众进行亿万群众性的革命斗争,虽然这次为期十年的伟大斗争失败了,但它的思想及精神财富始终在震荡着人们的心灵,促使人们思考,人们不得不思考许多事情,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去思考,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去思考,用批判的精神去思考,用反形而上学的思维能力去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
我们提倡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思维方法去研究国家资本主义,反对用资产阶级的眼光去评说国家资本主义,更反对一知半解的道听途说地想当然地去圈释国家资本主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