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知道硬通货指的是黄金和白银还有其它贵金属可以保值和增值。贵金属之所以做为货币使用主要在于它的携带方便和不易损耗。
比如说现在市场上黄金每克多少钱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金子。但是我一直在打听白银的价格,白银的价格已经长到每克8元人币,2007年2月左右才5元左右。上涨了3元。同黄金相比,白银有更大的上涨空间,相信不久就会涨到每克10元-12元,如果现在购买大量白银到时回卖,一定是稳赚和能够达到保值和增值的作用。
谈了纸币和硬通货和商品的关系,纸币后面一定要有足够的同等价值的商品作为保证。纸币后面还应当有足够的黄金和白银还有其它贵金属作为货币币值稳定的保证。
这个事情让我担心起,中国1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美元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到底有多少物资可供我们的外汇储备兑换成实际货物?
中国去年生产了240吨黄金,假设建国以来我国每年生产黄金100吨,那么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应当有5800吨黄金做为人民币流通的保证。1克黄金价值200元,1公斤黄金是200000元人民币,1吨黄金价值2亿人民币,5800吨黄金价值是5800*2亿=11600亿元亿币。这个黄金储备是我比较乐观的估计,估计央行的黄金储备应当在3000吨左右。我国去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在20万亿人民币,和11600亿元亿币的黄金储备相比是不是有些不成比例?不是太多有点少,但是够维持货币流通的基本需要。
为了稳定人民币的币值,应当在国际市场上收购黄金,如果黄金价格太高,可以转为收购白银作为人民币的币值。再次可以大量收购各种有色金属和各种战略原料来保证我们人民币的币值。
同时,中国1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作为和平时期打击美国经济的办法,抛出全部美元储备导致美国本土物价飞涨,让他们国内老百姓天天上街游行!美国也就没有心思管我国台湾的烂事了。
二、写道: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讲到,明武宗一五一〇年查抄太监刘瑾家财时,其银竟有二亿五千万两之多。这一方面说明白银在明朝中期的地位和数量,也表明白银便于贮藏并且实际上也被大量贮藏。到了嘉靖初年(一五二二年),明廷规定入库一律为金银。这无异于宣判了极不受欢迎之宝钞的死刑。到了张居正主政时期(一五七二至一五八二年),随着“一条鞭法”的施行,明王朝正式建立了“银两制度”。
清朝政府的每年财政收入不过3000万两白银,好家伙!明武宗一五一〇年查抄太监刘瑾家财时,其银竟有二亿五千万两之多。我想明朝的财政收入一定比清朝要少些,那么刘瑾家财二亿五千万两之多估计够明朝8-10年的财政开销的了,刘瑾跌倒明武宗可以吃饱了。一个刘瑾家财二亿五千万两之多,那么明朝整个民间的白银储备是多少呢?到明朝灭亡,明朝整个民间的白银储备至少会有20亿两。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明朝的硬通货少,而是因为硬通货都被地主阶级大量贮藏起来,造成了银价的上涨,导致物价上涨,明朝的灭亡是明朝地主阶级自已打倒的。
另外中国本身产的白银不多,大多数白银是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用茶叶、瓷器、丝绸换回来的。因此可以这样说,从郑和下西洋之后的几百年间,中国已经完成了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的原始积累过程,而这些以白银为基础的货币原始积累又在1840-1900年的60年间让西方强盗抢走了!而清朝政府没有一下因为英国的打击而崩溃,是因为民间还有足够的白银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
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是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原始货币积累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中国的初步工业化,真的是很不容易!很伟大很了不起!
现在中国有1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美国人来讲是个定时炸弹,对中国来讲就说是如何利用了,如果利用不好也是个定时炸弹。
我算了一下西扳哑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那总共掠夺了1亿公斤白银,中国民间总共有6000万公斤白银储备,我指的是明朝和清朝的民间白银储备,这些白银都是通过中国商人做买卖赚来的,有一种说法,说西扳哑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那总共掠夺了1亿公斤白银都被明、清两朝的中国商人用货物给换走了,通过比较简单的计算来证明,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