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微之处看胡紫薇现象,朱晓彤的遭遇又期盼着什么?
落槐知晓
一论:我们的理想去哪儿了
胡紫薇,在北京电视台那么多年,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拼命。 张斌,身为中央电视台处级干部,堂堂的大碗,竟然会被人揭掉那层花皮。
好心的人们说胡紫薇的行为毁了张斌也毁了自己,为什么胡紫薇不再多考虑一分钟呢?何不想想后果是什么呢?胡紫薇是一个敢拼的姑娘,也是聪明的学问人,心中的苦处也只有到了法理与理智,抵不过那些利益集团已经遮掩不住丑陋的情境下,才会有奋不顾身“取闹的下策”,恰是张扬二人的西安事变,爆发之时也是出于无奈,事后不也是被许多人辱骂吗?从当时的共产党人所作所为,看朱晓彤的遭遇,该期盼着什么!空喊的公正与公平还要多久,张学良的感慨,如今的普通人得到了吗?细微之处恰说明了说得到做得到不见了。逼得人们不得不走下策。
在这里,让我也抛开所有的理智说一句,胡紫薇,我为你的行为喝彩。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朱晓彤的遭遇更能让大家触目惊心!看了下面的故事就会理解我为什么要喝采!
如今社会,说句实在话,说不清楚有多少人都在把共产主义束之高阁,用初级阶段掩盖了被美化了的私欲。就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相当一部分人只把他作为为个人奋斗的招牌,大有人在。共产党员不为理想而奋斗,而为利益而买官,也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主人公锅某也是在北京电视台,动了脑筋坐上了正科级干部大椅,我们的党对他的这样一句话难道不要深思:我现在感到压力较大,你给我取点钱,准备打点一下,我得去疏通疏通。是啊,在市场经济下,只要交易就要打点,谁都会。但是试想一下,要是由这样的一个共产党员,组成的党,老百姓知道了不心痛吗?这不是问题的事情多了,变成了路,那只能是一条被老百姓唾弃腐败之路。
尽管他因伤害其妻朱晓彤被判了两年徒刑,但只要好处到位,2008年的官位自然也丢不了,带着徒刑,还即将要冠冕堂皇地出现在2008市人代会政协的两会上,也是北京特色?如今无理只要有关系,什么爱恋消防女军官的婚外情,为此竟发展到殴打其妻眼睛致残定为有罪呀。伙同他的父母多年不许朱晓彤见亲生女儿啊,给法庭提供违反常理的证据等等,似乎都一一得手。难道如今只要路子到位,法律也要跳出公平称吗?大家想一想,你说胡紫薇现象与这个普遍的事实的写照,她不拼命闯祸去抗争,大概张斌也照常是个人似的,出入那高贵的荧屏上,我行我素能奈我何!这也是一个当今的特色啊!
说来,也就是朱晓彤开始选择忍气吞声,小心翼翼地迎合丈夫的脸色,谨慎行事,希望丈夫能良心上过意不去而回心转意,到如今只能被民事一审判了个上无片瓦居住,下无7岁女儿陪伴,被法院判了的令旁人不公的结局。这就是社会上常劝说的:做事要理智、依法行事,但结果,被打伤致残不说,那骗人的结局竟是,人情大于公平,你看:锅某喜新厌旧,大打出手被判有罪,他父母在京 也是个头头,北京有住处,其妻北京上无片瓦,下无父母在京,法院却把以其妻的资历计分得的房,竟判给了打人的罪犯。锅某另寻新欢,法院除非弱智,难道不知锅某再婚再得贵子,法院判他抚养前妻的女儿,不会伤害其女儿吗,后妈能一视同仁吗?
联想到2007年2000万金钱会葬送像西城区法院院长郭生贵那样的人物。自然朱晓彤忍气吞声后的挣扎,今天落得个民事判决一无所有的地步,也不足为怪吧!锅某的説客曾张扬过:10万元就会打赢官司。当时只当是说客的吹牛,不过现在看来,郭生贵式的人影让人寒心,违反常理的判决为哪般?胡子微现象我看决不是一时的冲动,人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只有于无声处听惊雷!
可是如今此类的言论越来越多了:“男人,几个不花心啊,女人,要想永远的留住男人,就要做一个聪明的女人,忍着,憋着,别拼命,胡紫薇现象要不得”似乎男人花心很正常,即便你是个聪明女人,你也该在出事儿的时候别出声儿,挨打别告状,要明白在初级阶段,法官也是看利益集团的眼色的,实事如果就是这样走下去,一个陈良宇倒下去,后面就有更多的人跟上来。
北京电视台的一些领导果真偏爱花心的锅某,拘留半个月马上就说他在台表现不错,不仅领导出面取保候审,还要在候审期间提为正科长。朱晓彤历经千辛万苦找来的罪证,顷刻之间就被利益集团给出卖了。往往这聪明里面的理智与法理此时此刻只能:麻木一点儿罢了,该咋的咋的,你玩儿你的,我也玩儿我的,看谁会玩市场经济。起来!起来!从来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共产党人能打下一个新中国,这金钱迷就打不下来吗!看来朱晓彤也只能学一学胡紫薇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拼命告,即便是告不赢,也要向胡紫薇那样去拼。不然那里有公平,我明白了,说共产主义是邪恶的人的目的就会不会是锅某这样人的期盼,只是锅伪装得好一些而已。
有人说胡紫薇是个不识时务的女人,不对,关键时候,她好好教训他一下,不失为自强。现实有一种感觉就是那些所谓的真心悔过过错的人,也不是什么大彻大悟,而是男人中比较聪明的:明白只有老老实实的过日子,才是最经济最省心的出路。这些人爱惜的其实是自己的钱财,自己的身体。用一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遮掩着,暗中期盼着共产主义的消失。但共产党人如果容忍这些,继续让那郭生贵式的法官办案,会逐渐地脱离了水,鱼会死的,这样的法治社会多深思啊!人民心痛的是理想去哪儿了。
我常常在想,现今社会里,还有那种发自内心的,不离不弃,珍爱一生的夫妻吗?我深信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如今市场经济下,都觉得有些虚渺的像在做梦了。
所以,我为胡紫薇喝彩。称赞她少一些顾虑,顾不得别人怎样说的精神,其实人的地位、金钱在我来看比不上胡紫薇的骨气,公平公正要体现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是共产党人的追求。那些利益集团丢掉共产主义道德空谈什么法制社会,是救不了朱晓彤这个弱小女子的,我期待正直人们的关注,正义的审判。如果期待落空,党的组织不该反思你的理想去哪儿了?多一些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的共产主义风格怎么不好,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去咒骂共产主义,怎么不能理直气壮地,点点滴滴地实践自己的理想呢?既要共产党,就应争取群众相信自己的公正,那就该拿出敢于牺牲利益集团的私利,来纠正海淀法院对朱晓彤的不公,不然一个个胡紫薇,都会耻笑我们共产党人的无能。被别有用心的人而利用。
私下的道德败坏蔓延会导致党的群众基础溃散,胡紫薇的行为,何不是诸如朱晓彤这样很多很多女人,都会想不顾一切去做,而碍于种种顾虑没有去做的事的呢,。这个时候共产党人你在哪里!不能不说胡紫薇离开了,从纸包子始缕缕出事的北京电视台,所做的最后抗争,其代价是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道德失败的一角,朱晓彤的遭遇,则是理智与法律战胜不了利益和金钱的一面。那人们会再说什么呢?社会主义泱泱大国在哪里?奥运前外表能被色彩遮盖,奥运后道德与公平考验着共产党人的去向,共产主义不在乎利益集团的背叛,但决不会抛弃人民的呼声,胡紫薇你是个好样的,丑陋的坚冰终有一天,会被正直的共产党人打碎,痛心的洛阳烈士墓被毁事件的烈士们,你们的血会白流吗?愤怒的人们不禁要多次地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
落槐知晓同天理,
无声之处知音难。
惊雷之举再回看,
只缘妖猴辨也难。
附:
中央的眼皮底下:北京西城法官被一锅端
------------------------------------
2007-09-18 18:53:32 【来源:《财经》】
中国有句俗话:“天高皇帝远”,北京西城区法院的情况则正相反,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政协,都坐落在西城区,法院从院长、庭长到法官,居然就敢在中央眼皮底下胡作非为,验证了中国另一句俗话:“灯下黑”。
郭生贵被“双规”后交代出很多人
北京西城法院前院长郭生贵涉案“落马”,呈现腐败“权力准黑化”现象:当权力纵向性延伸时,形成串案;而权力横向发展时,体现为窝案.
《财经》记者日前获悉,于今年夏天被纪检部门“双规”的前北京市西城区法院院长郭生贵,已经转入司法程序。该案交由北京市检方办理,不日将提起公诉。
现年59岁的郭生贵是京城有名的“老政法”,1975年即进入东城区法院工作,在首都司法系统中浸淫三十馀载,先后担任过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法院院长,案发时仍然是西城区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郭之“落马”,在京城司法系统中引起不小振动,并引发连锁反应。
郭生贵在被“双规”后交代出很多人,既有法官也有律师。郭生贵案发后,即有律师立刻出国“避风头”。目前有关部门已经确认多名律师涉案。
案发举报
知情人向《财经》记者透露,郭生贵于今年6月8日晚8时被“双规”。当日是星期五,周末来临,有关部门显然不想引起振动。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迅速在京城司法界传开。
据称,办案人员从郭生贵家里及办公室起获上千万元现金与存折,并查出郭名下有十多套房产。郭还收藏有大量名贵字画。
《财经》记者获悉,郭生贵东窗事发,缘于一位案件当事人家属的举报。 举报人为一女士,其丈夫系中央某部委下属一个培训中心的负责人,2004年11月因涉嫌挪用公款,被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逮捕。该案侦查终结后,被移交西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2006年初,此案在西城法院开庭审理。检察院指控该女士的丈夫犯有挪用公款罪、贪污罪。
该女士救夫心切,打听到时任西城法院院长的郭生贵有收藏名人字画的嗜好,投其所好,花百万元买了一幅名人字画送给郭,希望郭发挥作用,将其夫无罪释放。然而,当年4月,西城法院一审宣判,其丈夫犯有职务侵占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
这一结果显然不能令该女士满意,失望之馀向郭生贵索还字画。但郭既不退还,也不愿意给钱。该女士遂向有关部门举报。
知情人称,郭生贵不退字画确有难言之隐----他已将此画奉送某主管领导。
《财经》记者获悉,2006年10月,该女士的丈夫二审被改判私分国有资产罪,并免予刑事处罚。见丈夫已获自由,该女士怕再告下去给自己惹麻烦,想收手。但事件已脱离了她所能掌控的范围,有关部门在对郭生贵的问题初步调查后,即交由纪检部门查处。
东城起家
1948年出生的郭生贵,并无法律科班背景。1975年,在“文革”中被“砸烂”、后被军管的中国法院系统初步开始恢复建制。就在这一年,时为北京市公安局建国门派出所副所长的郭生贵,被调至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参与法院重建工作。
“法院恢复时,极其缺乏干部,当时甚至从卫生局,从中小学抽人。”北京市司法系统的一位老干部告诉《财经》记者。
郭生贵从此在东城法院一干就是21年,历任民庭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副院长,并于1996年1月出任院长。
一位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跟郭生贵相识的老律师告诉记者,郭生贵的学历是大专,这文凭还是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成人夜大获得的。不过,该律师认为,郭生贵在办理民事诉讼案件上还算懂行。1993年2月,已是东城法院副院长的郭生贵还曾经与人合作,编了一本《怎样打赢民事官司:民事诉讼实务解答》,该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据老律师介绍,无论是当庭长还是院长,郭生贵表面上对人客气,私下里则比较“黑”。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家已经对郭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他的收入远远超过工资,主要依据是郭生贵的家装修得非常豪华。“不少当事人送了钱,他还不一定给人家办事。”这位老律师说。
一位曾和郭生贵共事多年的东城法院法官告诉《财经》记者,他和郭生贵都是最早一批在东城法院工作的人,早期从未听说郭生贵有字画的爱好。他分析,郭生贵之所以对房子和字画情有独钟,其实是敛财有术。“跟钱相比,房产升值多快!房子还有跌价的时候,字画只能是越来越值钱。”
据《财经》记者了解,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东城老郭喜欢名人字画”已经在京城律师界尽人皆知,很多律师为了勾兑案子,不惜花大价钱购买名人字画送给郭。郭生贵对字画的鉴赏能力也逐步在提高。 律师界广泛流传一个例子:有个当事人到郭生贵的办公室送上两幅字画。接过画后,郭便迅速到里间鉴别,然后很客气地将其中一幅退了回去。后来当事人才发觉,郭退回的那幅是赝品。
西城走红
1998年,北京市基层法院院长对调。当年10月,郭生贵调任西城区法院。自此,郭在西城法院院长位置上一坐就是八年,直至2006年底卸任。这八年中,东城法院的院长换了三任,郭的平衡能力可见一斑。2006年底,已经退休的郭生贵还当选了西城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在西城法院的八年,既是郭生贵大肆敛财的八年,亦是其“政绩卓着”的八年。
政绩之一是借“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之名,对西城法院原有中层干部来了个大调整、大换血。仅仅一年多,前任法院院长提拔起来的人几乎悉数出局。
北京法院系统有关人员撰写的一篇题为“西城法院竞争机制铸精英”文章称,郭生贵调任西城区法院一年多后,发现中层干部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并非整齐划一,个别干部满足现状,缺乏进取精神。“改革现状,打破论资排辈的惯例,很快摆上了议事日程。用郭生贵院长的话说就是‘法院是干事业的地方,必须选用能人挑大梁’。通过公开竞选、建立任期责任制等方法,提拔一大批年富力强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到领导岗位。”
具有反讽意味的是,郭生贵案发后,其交代出的人,便有文中称颂的因“工作出色,成绩优秀”被提拔的年轻干部。
郭生贵另一项显赫“政绩”是建成了豪华气派的西城法院审判大楼。在北京市西城区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商业中心区域,该审判大楼占地十馀亩,总建筑面积达29920平方米。该楼于2004年12月24日奠基,两年后即落成。审判大楼内不仅办公设施一流,各种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设备一应俱全,其生活条件也令人惊叹。
长袖善舞的郭生贵还很注重运作媒体。在其操盘下,西城法院于2003年聘请了27名媒体记者担任司法监督员,号称全国首创。连续多年,西城法院都是北京市及区级的“首都文明单位”,先进事迹常常见诸媒体。作为一院之长的郭生贵,自然也少不了隔三差五地露脸。
体制之弊
“这个人极其贪婪。”知情者向《财经》记者透露,郭生贵不管什么案子都敢收钱,但往往收了钱不一定办事。而且,他曾经因为担心有求于他的律师事成之后不兑现承诺,居然跟律师签订合同。
郭生贵在北京东城、西城两法院根植多年,经手办理过或干涉过的案件无数,此次“落马”,让很多人坐立不安。知情者表示,“郭生贵的案子水很深,第一他自己的问题很严重,第二,牵扯的面很广。”
据悉,郭生贵两年前已被查出肝癌晚期,案发后很多人指望其能“有骨气”,“不乱咬人”。但郭被“双规”后,立即交代了不少人,其中不乏更高层的官员。北京律师界已有数十名律师被有关部门讯问、谈话。
郭生贵这样的案件被查出者并非鲜见。仅去年至今,就有武汉中院、深圳中院、天津高院以及吉林高院先后爆出法官涉案的丑闻。这些案例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黑心法官”与“无良律师”相互利用,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不过,像郭生贵这样一个在司法界口碑不佳,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根本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却依然在法院系统内顺风顺水,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认为,本该作为第三方公正审判的法官,同替当事人说话的律师之间,缺乏制度性区隔,从而形成了法官、律师间的相互利用状态。
许章润表示,在中国的诉讼中,律师处于弱势地位,而很多时候法官的裁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就给了法官上下其手的机会。律师乃至当事人都会明白,案子的胜负并不取决于法律和事实上的规定,在很多情况下,取决于法官个人的偏向或者是更高权力官员的干涉。
许章润认为,司法腐败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公共权力私性化的另一种具体表现。令人担忧的是,诸多司法腐败案例显示,腐败已经呈现“权力准黑化”现象。即司法权力持有者同社会上的经济垄断者、“精英寡头”纠结在一起,利用公共权力作为基本的资源,为集团私利提供体制性的保护伞。其表现出来的便是当权力纵向性延伸时,形成串案;而权力横向发展时,体现为窝案。
许章润指出,在中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下,合议庭上面有审判委员会,法院之上还有政法委,甚至地方党委。表面上法官判案上面有重重约束,法官没有丝毫的自由裁量权。但事实上,这些制约,诸如审判委员会或者政法委等等,往往只是在重大、敏感或者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案件上发挥作用,而法院受理的大部分民、刑事案件,相关机构通常是不会直接干预的。这些案件中其实法官权力非常大,随意决定案件胜负的态势异常明显。
许章润告诉《财经》记者,目前,全国各级法院每年受理六七百万起案件,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案件。众多的案件以及制度上的漏洞,都给法官留下了翻云复雨的空间和馀地。
“现在揭露出来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许章润说.
随着奥运倒计时一周年来临,中国高层查处北京市腐败不得不投鼠忌器更为慎重。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西城区院继前院长郭生贵被“双规”之后,又有多名庭长、法官被“双规”或者接受调查,整个法院几乎关门大吉,说明其问题严重,中纪委不能不出重手整治。但是,这仍只是揭开北京腐败问题的一小角,真正的“老虎”仍在台上。
中纪委直接抓郭生贵
59岁的西城区法院院长郭生贵於7月下旬被“双规”,在他的办公室和家里翻出2000多万资产。据悉,他虽然只是局级官员,但他的案子与海淀区长周良洛一样,也是由中纪委直接抓。目前已经查明的案情显示,这又是一起与深圳中级法院类似的司法系统的典型“腐败窝案”。
该法院全体人员从7月23日到26日,被集中到郊区“培训”四天,期间所有刑事、民事审理全部暂停,只有法院的立案庭维持服务,到7月27日才恢复正常办公。
西城区人民法院前院长、党组书记郭生贵
郭生贵被“双规”后很快被攻破心防,为立功赎罪,揭发检举出不少同事、部下收受贿赂的重要线索。这一来,让北京法院上下,及公安、检察等相关部门的许多官员都神经紧张,害怕自己的名字和“事迹”出现在郭生贵的供词里。而与该院、与郭有业务往来的律师也人人自危,该区一批开发商也感到大祸临头了。
8月上旬,该院几名庭长、法官相继被“双规”或接受调查。消息人士说,如果调查人员不是顾虑到法院还得维持运转,会有更多的庭长、法官被责令交代问题。涉案人数之多,令人吃惊,若同时全部查处,该院就得关门。
中国有一句俗话:“天高皇帝远”,说的是远离权力中枢的偏僻地区,地方诸侯往往无所顾忌,为所欲为。而西城区法院的情况则正相反。北京的海淀区是全中国的科研中心和教育中心,那麽北京的西城区就是全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党、政、军最高领导中枢??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政协,还有大量党政部、委、办、局,都坐落在西城区,西城区法院从院长、庭长到法官,居然就敢在中央眼皮底下胡作非为,贪赃敛财,这就验证了中国的另一句相反又相成的俗话,叫做“灯下黑”。
北京西城区法院庄严的审判大楼。
由於西城区位於京师核心区域,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寸土寸金,被开发商视为肥肉,有着极其巨大的寻租空间,官商勾结上下其手的机会甚多,有关拆迁的纠纷近年也时有所闻。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一些不良法官们将法律抛诸脑后。去年年底调离法院的郭生贵,本来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更非法律科班出身。20年前,他在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当庭长,在中国政法大学“夜大”补了一个法律大专的学历。他从北京东城区法院的审判员、庭长、副院长、作到院长。在北京市基层法院院长大对调时,他由东城区调任西城区法院院长。去年11月,他当选为西城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北京不少执业律师直接、间接地和郭生贵打过交道,据说对他的“贪”、“黑”多有切肤之痛。已查出郭的私人房产就有十几处。但因为他们不仅是郭的索贿受贿案的知情人,有的是直接参与行贿者,所以对郭被“双规”,既感到解气,也感到悬心。有个律师就忧心忡忡,说郭从他一人手里接下的钱,“就够让他脑袋搬家,也够让我进大狱蹲几年的”。
当事人的举报
据悉,郭生贵这次被“双规”的导火索是一名当事人的举报。这位当事人为打赢官司而向郭生贵行贿奉上一幅价值不菲的字画。没想到诉讼进入二审后被改判,当事人官司打输,越想越冤,向郭索回那幅字画而不得,一怒之下就举报了郭生贵。
较早前传闻西城区法院院长被拘,外界还以为是现任院长索宏钢。西城区纪委官员特地出来澄清:不是现任院长,而是另有其人。郭生贵是近年北京市司法系统最高级涉贪官员,其女儿在北京市中级法院工作,因此该案由中纪委直接立案,北京市纪委及北京市法院都未经手。
郭生贵被“双规”的消息在中国大陆许多网站一阵风似地传开,网民感到大快人心。2004年10月20日被西城法院违法强制拆迁的住户王建平,听到郭被“双规”拍手称快,在网上披露说:他和母亲两户在西城区榆树馆东里有两间正式房、两间自建房。两户给拆迁款才28万多元,西城法院不经审核西城国土局是否裁决错误就违法执行,他们要求查阅行政卷宗,一直不让查,至今上访近三年,不给解决强拆问题。“这次揪出了贪官”,解决冤假错案“有盼了”。
据报导,中纪委在反腐最后限期过后,近期派出不少工作组到各地查案,许多官员惴惴不安,担心“站错队”,因为中央近来查处每宗省级官员腐败案,背后都极可能涉及复杂的政治斗争及人事关系。
西城区法院过去在北京司法系统一直被视作不错的法院,中央司法媒体和北京市媒体经常报导他们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经验。2003年5月28日,人民网报导他们出台规定“案件执行全程公开”,实现“阳光执行”。“进一步增加了执行程序的透明度,更好的维护了当事人合法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人们怎能想到:郭生贵一面主持制订这类自欺欺人的“全程公开”措施,一面带头在私下贪赃敛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