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晕运期呢?就是在改革开放中,当政者以晕头晕脑、不明不白的状态运营改革开放的那个时期。当然你可以用别的词汇代替命名,但要有这个意思,才是正确的。
我说过,在世纪伟人逝世后,世界人民沉痛哀悼时,提出两个“凡是”是合情合理的。
那时对未来如何走,还需要研究--实践--研究,对人民还需要按抚、引导、教育,还需要交代。如果你没有头脑,乱走一气,那会招来国内外的一致责询,弄的不好,要招致大量的责难声。这个时候提出两个凡是,实质上是过渡的需要,是国家稳定的需要;是没有责怪理由的。
这个时候你如果有好的建议,你应该提出,特别是在那个时期被解放了的一批老官僚,应该感恩戴德地出谋策划,帮助自己拥护了的,在党的代表大会上一致通过了的“凡是”派,酝酿与谋划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不应该以无数烈士的鲜血换来的、经过党和毛主席长期教育的资格与经验来作为资本,要挟与抢夺国家权力。
批判两个“凡是”,人走茶凉是不合国情的,是有背人性与常理的,实质上是为了迫不及待地篡党夺权的需要。还有什么能够解释的吗?不然,我们也无法解释设计师去了那么多年,主流没有过实事求是地不“凡是”的提法;尤其是他的摸论摸出了许多错误、跌了许多次、并有罄竹难书的过错时。
批判两个“凡是”是无道的,又是不人性的。
那么,两个“凡是”被批判以后,怎么样了呢?这下可露出了狐狸的尾巴了。阴谋就是阴谋。
你不是有足够的理由批人家的“凡是”吗?那么,你就拿出你的东西来吧!这时就必须要露出狐狸的尾巴了;这尾巴,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晕运期。
关于是否有这个晕运期的证明有三:
一、从因果关系上来看,有什么因结什么果。十七大以前,社会现实中的许多血泪斑斑的事件与许多落后的事实,必然有一个种因的时期;追根问底,这个时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
二、本人的亲眼目睹:改革开放初,本人经常在新闻中、报刊里获悉,政府的政策是朝令夕改的;有时连我这个还没有开始做学问的人也一看便知是错的,不可行的政策,却发布了出来。在那个时候,比较稳定的政策没有多少。如果有人持怀疑的话,可以去查证那个时期的重要报刊来求证。
三、本人在《关天茶室》里写的帖子《这样的事荒谬不荒谬》及回帖,足可以证明那个时期的晕运期了。在这里引用一下摘自《报刊文摘》中《徐景安:见证改革》中的文字如下:
“我记得是1980年初在中南海,有李先念主持召开国务院财经会议。这次我第一次参加中央的决策会议。从晚上7点开始,开了一个半小时,大家都不谈正题,在那儿动拉西扯。我很着急,到8点45分。李先念说话了。他说:“这个稿子我看了两遍,都没有看懂”。我心想,这下完了!他都没看懂,怎么通得过啊!紧接着,李先念指着柳随年我们这一些人,说:“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相信他们是对党负责的,所以,我建议,这个文件还是发下去试行。”就这样,通过了!中央的最高决策就这么定下来了。
徐景安似乎觉察到了记者的惊疑,笑着解释说:“现在想想,当时会上,没有任何人提反对意见,也没有任何人表示赞同,是可以理解的,来参加会的人,对怎么改革,改什么呀,没有思考过,要他们怎么说啊?弄出一个总体规划来,要他们表态,真是难为他们了。”
试想一下,那么多的国家高级领导人都不懂的改革开放方案,发下去试行,那不是又几个胡编乱造者在全国瞎折腾吗?这时的国家领导人是晕乎乎地不明真相的(假如是间谍害国的话,也是无法控制的。).那么百姓呢?在他们朝令夕改的政策里,更是晕头转向了。
所以,改革开放初期,确实是存在着一个晕运期的,这没错。至于这个晕运期有多长,那要请有兴趣的人去研究吧!
从现在参与改革计划的一些人的口吻里,可以看出,虽然政府决策人是晕乎乎地,但他们却不晕,他们不但不晕而且是有目的地在引导政府走向他们需要的地方去。他们说:时常已经成功了,以后是政治与政府了(大意是如此,哪一位说的不记得了)。
如果他们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不在当初就把底细交出来呢?他们是做贼心虚的。
这个阶段的政治,用形象来比喻,就是几个明眼人牵着几个瞎子,让几个瞎子胡乱地“摸”着,朝着几个明眼人要去的方向走去;先不告诉他们目的地到底是怎样的,先告诉谜幻镜里的东西以引诱他们,让他们走的快一些。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晕运期呢?
追根问底,那位设计者是一为经验机会主义者。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总揽全局的工作能力。之前,有他人掌舵,错了,自然会有人把关,有人纠正,。可那时就不行了,就只有要靠他自己了。他没有完整的理论,与全局的完整过程的研究(或者是研究不出),他是眼前的,百姓式的,船到桥头自会直的走法,是没有主义(或主义是他人给他的)的人
“凡是”派下台了,但路得要走下去。怎么走?当然不能走批评我的人所走的路,当然也不能走“凡是”派走的路,必须要与他们有大不同,这样才能有新样,才能证明我的对;我才能使翻案有依据。但到底怎么走呢?我没有!或不清晰完整。
我没有不要紧,部下有就行了。
然而,部下虽然追随他,但都是受业于我先生的人,他们的活儿万变不离其宗--对他没用!
这时有另类人献上另类计划来了--正是雪中送炭呀!--一看确实是新样。可是,看不懂,搞不明白,或看懂一点,不全明白,怎么办?不用管它,只要新样就好,先解我能走下去这个燃眉之急,反正我是看着他的(但这时他不知道自己是机会主义者,是一个没有社会主义定力的糊涂人)。于是这个晕运期就出现了。
我猜想:李先念在看了两遍看不懂后想,既然设计师看过了,没讲什么,总有他的理由吧!我这个看不懂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事物的发展有它的逻辑性,前一时期的存在就是它的以后发展的内在依据;所以,以后多个时期的发展,都要受这个晕运期的影响。
那么晕运期之后是什么期呢?留待后文解释。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