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昨天郑州晚报报道,曾感动网民的替母扫街成都12岁女孩肖丹,在网易新闻发起的“感动中国十大小人物”投票中入选并入榜首的年龄最小的小人物。
曾经那个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在成都府南河边,有一个身体单薄名叫肖丹的12岁小女孩就会来此替母亲打扫卫生的故事,流传于各大网站论坛,引无数网民感动流泪深思,并赞誉小女孩为“成都最美的环卫工”。实际上,这个小环卫工的背后藏着一个外来环卫工家庭的艰辛和坚强。为此,我曾写过一篇帖子谈及自己的感受。(见《“成都粉子”VS“成都最美环卫工”》。http://blog.bandao.cn/archive/19794/blogs.aspx?BlogID=138741)
据肖丹的邻居和母亲同事介绍,肖丹家境贫寒,一家6口人挤在一间3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里,肖丹是个很懂事的孩子,经常帮家里做家务,夏天还去卖冰粉补贴家用。之所以去扫街,是因为妈妈生病住院不能工作有半年了,这个扫街重任,无奈只有落在她幼小单薄的肩膀上。
这个贫寒的家庭困境本身就能令网民同情;肖丹难得的孝顺,替母扫街的举动,体现了孝敬老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传统美德;不能因为妈妈病了就不能无人扫街了,自己必须替代妈妈分担忧愁,反映了肖丹幼小年龄很懂得诚信的道理;环卫工人被人看作低贱的脏累差工作,肖丹能坦然对待不怕耻笑,说明她从小就有面对困境的坚强勇气和平和心理;她的家境和自身遭遇,本身反映了一个社会道德和政府责任的发人深思的问题;……当人们看到这些善良、孝敬、信誉、坚强等传统优良品德还没有被铜臭所泯灭,于是一番辛酸、同情、赞扬和敬意,自然会流露出来。“小人物,大感动,比某些媒体搞得强多了,这样的小人物才最能打动我的心!”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当一个人的能力和能量与他所承受的责任和压力相比,是那样地不匹配的时候,就会生出一种震撼,也许这就是感动。大家一起来顶,让这种精神永远成为热帖!”……这一切,或许就是感动广大网友的缘故吧。
肖丹的感动,是良知的感动!
肖丹入选 “感动中国十大小人物”头榜,在感动之余,我更多的却是思考:半年多肖丹的扫街不难看出她家庭的艰辛。肖丹替养母扫街当地环卫部门不可能不知道,可为什么领导却无动于衷呢?
12岁的儿童无奈替大人从事社会劳动,背后体现的是若不如此母亲有可能失业、家境里会更差的现实,但客观上反映了使用童工的非法现象和一些“公仆”对此现象的冷漠。再联想那些“黑煤窑”、“黑砖窑”、“黑建筑”等等,以及被迫为父母亲戚打工的少年儿童比比皆是普遍现象,我们制订的《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如同空文一张究竟又有何用呢?
12岁本该是最快乐、最无忧,在父母手中撒娇的年龄,而肖丹等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却过早地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在反思《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实不到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环卫工收入不高等沉重问题后,“肖丹现象”的大量存在而一些自诩“执政为民”的“公仆”熟视无睹,这究竟羞辱的是谁呢?
“肖丹现象”的羞辱,是社会的耻辱!
这些年国人一直关注“名人效应”。近些年来央视搞过不少类似“感动中国”的评选活动,但大都会引起了一些质疑,因为许多“感动人物”是被各级筛选推荐的,本身很缺乏“感动”的说服力。而网友自发推出的“感动中国十大小人物”,却最能引起网民的心里共鸣。因为良善仁爱、生命关怀等人类普适价值观,在互联网上从来就没有被虚拟过:每一个马甲、每一个ID背后都有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的人,都有鲜活的思想、真实的情感——对美人皆爱之;对善人皆仰之。面对生活的纷扰和多元化价值观的植入,当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要挽回道德衰退之势,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氛围,用民间的道德积淀“激活”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而“小人物”最贴近大众,最有亲和力,网友评与他们也素不相识选不带功利色彩,只是单纯以个人闪光点作为评判依据,不搞行业平衡。这样的评选最纯粹、最真实,当然最感人。尤其是小人物面对艰辛和灾难的不屈,坚守良心或真情的努力,是最真切最贴近的感动,最能唤起人性力量和社会的道德感。因此,小人物身上体现的美德,就是“激活”最起码的元素。
湖南的《潇湘晨报》曾发表评论说,比起那些“感动某省”、“感动某市”的评选,“十大小人物”带来的感动才是真感动。同样是“感动中国”,为何强势媒体的“大手笔”比不过民间人士的“小制作”?为何“小人物”却比一些“大人物”更让人感动?个中原因,除了上述所说,其它不说也罢!
当然,无论哪个官方部门或哪个民间自发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丝毫都不能掩盖这一事实的尴尬:当优良的传统品质等普世价值或法律被扭曲被歧视被破坏被抛弃的时候,仅仅因对那些被选人物的“独善其身”光环的赞誉,本身就是对畸形社会的一种讽刺。因此在感慨那些“感动中国小人物”良知未泯的同时,我们的任务就是应该让造就和产生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背后的弊端从我们身边彻底消失才是。
本府老人家说:“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或许这也是我从这次“感动中国”小人物活动中得到更加坚定认识的真正启示。
据说肖丹的获得头榜后表达自己的心愿:我要上学,学知识、救妈妈。但愿她的这种并不奢望的极普通要求,不会被诸多借口或理由所干扰而成泡影。
2008年1月29日上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