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是一个发展的、创新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具有基本定位、基本坐标和基本概念的理论架构。否则的话,理论界的思想碰撞就没有共同点。笔者在学习体会当今我国各种流派的理论观点过程中,深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由于基本观点、基本内涵、基本定义上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思想观念上的混乱局面。这种混乱局面,有时甚至还为哲学诡辩留下了无数漏洞,使科学探索缺少了是非标准。这个问题不解决,理论就有先天缺陷。
什么叫市场经济?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划等号?明确诸如此类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定义,无疑是我国理论界不能回避也必须先期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当今理论界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问题时,一开始总是普遍打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旗号,但到论证、交流、碰撞的要害处,往往动不动就在概念上以西方市场经济取代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动不动就有意无意地变换为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动不动就从市场经济的名义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的实质,动不动就拿欧美市场的经典案例说事儿,动不动就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性与计划性对立起来,那么继续碰撞就毫无意义。
可以肯定地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但它既不排斥自由性也不排斥计划性,而是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市场的原始特征是经济的自由性,文明特征是资本参与或计划调控。而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传统的市场经济,甚至进而把市场经济乃至市场本身全都当作资本主义代名词,这种做法要么是理论故意,要么是思想僵化,表明资本主义的主流市场经济理念已经固化到了头脑中。如果不能扬长避短地超越出来,不能摆脱亦步亦趋的学术桎梏,不能立足于创建一种新的理论,那么理论研究上的创新发展必然还有根本性差距。
市场经济名不正,思想理论言不顺。在不断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概念之前,有关经济社会的种种现实问题,往往处于同一说法各自表述的混乱中,各种思想观念似是而非,各种理论逻辑相互缠绕,让人无法正确判别经济理论界各种流派的立场观点,无法科学界定真假马克思主义;甚至由于是非标准的严重缺失,有可能让人产生当代中国也许根本不存在真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这一错觉。在思想理论的混乱中,很可能你的学术观点本是马克思主义普通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但更可能被认定为自以为是的旁门左道,甚至当成离经叛道的歪理邪说。故理论工作要从基础做起。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