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2月23日报道 近日,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十省市开展京剧唱段进入中小学课堂的试点工作,虽然广东即将试点的20所中小学尚未公布,但消息传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传承民族文化为何独尊京剧?15首曲目中为何过半是文革样板戏的曲目?师资力量不足又将如何推广?记者昨日进行了深入调查。
近日,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而且不考虑其他戏剧项目,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广东将有10所小学10所中学试点。
目前,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教学唱段,《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样板戏”京剧唱段都入选。
记者获悉,2月29日之前,广东省教育厅将确定全省20所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学校。目前,教材编写和光盘研制工作已经启动。
在本次公布的15首曲子当中,大多数都是文革时期的样板戏。有专家就指称,内容多半表现暴力革命,敌我斗争,不应让学生从小就接触这些充满仇恨和冲突的东西。
学生家长成女士就表示:她担心样板戏会把一些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东西植根在孩子心里,对培养孩子宽容、博爱等现代价值观较为不符。
不过,广东京剧促进会的专家则认为,挑选这几首曲子肯定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此外从曲子来看,虽然是样板戏,但是包涵了京剧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利于孩子全面了解京剧文化。同时,曲子本身简单易学,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程度,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渗透而言,他认为更应该加上如《游园惊梦》这样的京剧选段。在报道前面,记者还加了核心提示:近日,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十省市开展京剧唱段进入中小学课堂的试点工作,引起争议不断。传承民族文化为何独尊京剧?为何选定曲目过半是文革样板戏?网友、学生、老师、家长等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报道中,以及某些引用小市民的话可以看出,鸟读者以及一些人是不大赞成这一做法的。
对于革命,这些人已经太过陌生,已经发展到可笑的地步。什么鸟专家?“内容多半表现暴力革命,敌我斗争,不应让学生从小就接触这些充满仇恨和冲突的东西。”这个鸟专家不知道是谁,但愿不是鸟读者虚构的。不过照鸟专家的意思,那我们国歌就不能唱了。“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些充满“仇恨和冲突”的东西看来是让某专家认为不宜的,看来也不能学的。可是不唱就代表这个世界和平了吗?掩耳盗铃。
学生家长“成女士”担心样板戏会把一些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东西植根在孩子心里,对培养孩子宽容、博爱等现代价值观较为不符。这个成女士所说的什么价值观不正是赤裸裸的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吗?这就是现代价值观?从这里我们更可以看出教育部“强制”推行的必要性。看来和平演变不用下一代,现行的政策已经造就一批资本家及其走狗。
居安思危是常识,有备无患是常识。可是中国几千万的教训还是不能唤醒某些人。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才能让我们的红色江山千年万年长,只有资本家及其走狗才怕人们唱革命曲目。样板戏的唱腔与革命的精神一样悠扬,这样推广让我惊喜,毕竟还是共产党的天下,有共产二字,就有我们穷人的希望。
南方有些人就是见识断,过一天算一天,才有了雪灾后的手忙脚乱。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