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就是剥夺了老百姓的话语权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整整走过了30个年头。回眸历史,30年来,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强,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无论在物质生活层面还是精神生活层面,比起改革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物质自由还是精神自由都得到较大提高。但是,改革究竟有没有发生失误?失误都在哪些方面?最大的失误是什么?这都成为我们今天不能回避的话题。
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失误在所难免。30年来,大学教育的学子们满脑子还是刘邦、吕布韦们想的那点事儿!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或许他们正在心里默念------我们终于成功了!我们的目的达到了!
我们大多数人在享受改革成果的同时,更是饱尝了其中的苦涩。可是这失误是一天形成的么?整整三十年呀,难道谁都没有发现这里的问题所在?而基层的呐喊又几曾停止?一个个悲惨的家庭,一桩桩惊心的血案,一声声撕人肺腑的呐喊,相对于GDP的快速增长和专家们轻描淡写的研究,这些都成了微不足道、在所难免的东西!谁来为改革买单?谁在为改革买单?这就是改革的成本?这就是改革的学费?
如果说,执政者们堵住老百姓的嘴巴,是为了消除不必要的争论,一门心思去博取经济的发展的话,那么,今天看来,他们的这个目的达到了,我们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终于换来了社会的巨大财富。尽管我们付出的是人类社会苦苦追求的价值------公平。同时还还要忍受他所为我们带来的副产品-----环境的污染、道德的滑坡、社会诚信的丧失、政府信任的危机、贫富差距的拉大。。。。。。
改革缺乏民众和舆论监督,缺乏群众基础,缺乏法律保证。在这市场经济粗放式经营的30年里,为了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说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从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使大量工人下岗。从减政放权开始的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使人们逐步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 下一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政治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在今天这样一个“稳定压倒一切”的社会里,谁都知道,政治的可持续发展是很值得怀疑的,我们必须重整政治及经济秩序,这就需要完全的加强社会的透明度,让民众更好的监督政府,让政府科学决策,让每一项政策的出台不再是秘书们笔尖的杰作,或者是领导们冲动的狂想。让每一笔财政支出都由老百姓或者其代理人决定是否值得。把领导者们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纳入群众的视野,虽然这样对既得利益集团和领导者们来说有点苛刻,但社会的发展要求他们必须对此逐步的适应。
从停止校长职务的县长,到去报社抓记者的书记,从“非典”到“华南虎”,从“孙志刚”到“聂树斌”,网络可以说对执政者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老百姓的话语权在逐步的恢复,尽管这种恢复还是被动的。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恢复。如果我们再不给老百姓一点话语权,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盘剥将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不把权力这头怪兽关进笼子,它必将以暴力的形式毁灭这个社会,30年改革的成果将毁于一旦,近60年的基业也将土崩瓦解。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如果说,停止无谓的争论,能够“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话,那么,如今,经过了30年的资本原始积累,现在是该考虑公正和平等的问题了,我们不是要“共同富裕”么?现在是考虑如何把蛋糕切得更加均匀,如何平均分配的时候了!如果现在再不让老百姓说话,那我们就应当真地考虑它的合法性问题了。
无数次我反复看我们的宪法,我总是反问自己,我还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么?我拥有公民权么?我拥有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话语权么?
在这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日子里,我要大吼一声,还我公民的话语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