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追求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有两个大的难题:一个是方法与立场的关系问题;一个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理解问题。现在看来,关键都在没有搞清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没有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已经讲过,基于我的个人家世目的出发,最初我只想学方法,而不喜欢也不想要与我的个人出发点相矛盾的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的立场。这就决定了我不可能有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唯物辩证法的真正理解,自然也就不可能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基本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和核心,是最能反映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生命力的,是与人和人的利益直接相联结的。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立场的本质性载体,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表现。所以,只有当第一个难题获得解决,也就是立场和唯物辩证法的问题解决后,第二个难题才有可能获得解决。这就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和各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及立场和唯物辩证法的决定性作用
这样,我觉得有必要把第二个难题作一次专题回顾和梳理,不然,理论便是不完备的,思想也将是脆弱的。因为,唯物辩证法及其思想理论,与各种不同内容和领域的结合,是充实和发展理论本身与阐发和明晰各种具体问题的双重需要,是对理论和方法的考验和历练,是理论和实践的共同需要。鉴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搞清这个问题尤其是必要的和不能回避的。
关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理解和运用,早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初期就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集中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前者为唯生产力论,或机械唯物论;后者为主观主义和本本主义,为唯意志论。这两种错误倾向,虽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相同,都是把这两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相分割和相孤立,破坏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辨证关系。这就无例外地都遭到了革命实践的唾弃。然而,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过分夸大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取得成功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误认为有了政权,就可以用政治和思想的手段超前地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快速推动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以促两对矛盾的前进;而忘记了矛盾双方的相依关系,忘记了唯物辩证法,忘记了我们所处的新的社会经济实际和时代特点,还把这两对矛盾之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僵化为封闭的具体国度,居然在一国和少数几国刮起一阵共产风。这是“左”倾错误发展的新阶段。它表明唯物辩证法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的,或者解决的不彻底。
这种新的“左”倾错误,表现为无休止的革命和斗争,意在不断地用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方法来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促进两个社会基本矛盾的前进。在实践上,表现为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单枪匹马地把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超前地引导到意识形态领域,妄图以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来激进客观社会运动。认为这样,不但可以极大地解放和提高生产力,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度的最好手段。这就充分表现了“左”倾错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形而上学的和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解。在国际上,则积极支援世界上三分之二受剥削受压迫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仿佛共产主义社会就在眼前。想法离现实实际和马克思主义太远了。这哪里是从实际出发?哪里还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个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括?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世界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世界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这就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进而进入社会主义成为可能。然而,事实证明:资本主义还并未到垂死阶段,整个国际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还远未达到饱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还只是一时的、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高涨。我们把这种形势和革命的胜利当成了共产主义到来的不远的前夜,乐观地、不现实地估计了国际国内的客观情势和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这就从唯物辩证法和客观实际两个方面,形成了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错误理解。在实践上,一方面把这两对矛盾封闭在国内,另一方面又力图统揽整个世界。这又表现了“左”倾错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及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主观随意性和为我所用的特点。归结起来,“左”倾错误就是经验主义加理论上的混乱。
右倾机会主义,认为当时中国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生产力水平低,无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而只能交由资产阶级领导。事实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榨下,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中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除了起义、造反和革命,没有别的出路。为生存而斗争是人的本能,这在中国历朝历代也是如此,不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人们才这样做。压制人们的生存本能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首先就是因为她反映了人们的这种生存要求。不是本能和生存服从理论,而是理论服从本能和生存,这是唯物论辩证法的根本。右倾机会主义连人们的生存都置之度外,哪里还有什么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正确路线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首先就在于它代表了受苦受难的全体中国劳苦大众的切身利益,然后才是、也才有可能是正确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在国际国内实行一整套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战术。不是先有马克思主义而后有人们的生存斗争和革命,而是先有人们的生存斗争和革命而后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只是反映和揭示了这种客观存在及其规律。违背唯物辩证法、照搬书本条文,这是“左”右倾两种错误倾向的共同特点。
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归根结底就是造反是不符合实际的,是片面的,是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起义和造反是发展平滑线上的拐点或承续点,是对发展的一种补充和转换;发展才是永恒的、常态的。颠倒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左”倾错误表现为不断革命和斗争之经验主义的重要的理论根源。经验主义及其理论,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错误理解,构成了“左”倾错误的全部理论基础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理论根据。这是唯意志论、经验主义、片面性和形而上学的混合物。这种理论把意识形态置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上,无视私有制的历史存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力图在现实社会消灭私有观念;无视在世界范围内参差不齐、互相影响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为依托和相互作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企图在一个国家超前地、孤立地和最终地解决之。试想,在这不停顿的革命和斗争的漫长道路上,人们自己的现实幸福在哪里?会有多少人甘愿终生牺牲而为别人付出呢?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包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无产阶级及其个体成员的整个社会,都是在变化中的,怎么把历史的阶级划分固定下来不变呢?这显然与对这两对矛盾的正确理解,与唯物论、辩证法是不相符合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最基本规律的概括,是以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为对象和以发展为基础和机制的。矛盾对抗诚然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但它在发展中只占一小部分,主要的和大量的是人类在相互依存的生存斗争中逐渐的和缓慢的发展过程,是量的积累,是紧紧地与人们的生存斗争相联结的。“左”倾错误把矛盾对抗孤立起来,背离了质与量即对抗与发展的关系;又淡化了生存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尽管主观上不是这样的,而一味强调革命和斗争,强调政治和主观意志的作用;同时又把世界性的两对基本社会矛盾局部化,这就把两对矛盾从现实当中剥离和架空起来,完全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存实际。这说明我们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认识,以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又表现了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错误理解。
主观能动性之所以必须与人们的生存斗争需要相结合,是因为生存斗争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据,是改造社会和改造世界的力量源泉。抛开生存斗争不会有社会运动,还何谈主观能动性和唯物辩证法?力量从哪里来?所以,超越现实生存斗争谈发展,那就不只是“纸上谈兵”,简直是“拔苗助长”。我们只能遵循社会历史的客观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来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发展,而不能凭感情和主观意志,特别不能脱离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利益。脱离生存斗争,就不可能有主观能动性,就不会有发展,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也就都只能是空话。
不难理解,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中,人是其中的中心环节。一方面,人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们通过发展生产和社会经济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步提供动力;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由劳动群众发展起来的生产和经济的不相适应,必然促使其反抗和斗争,因为这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剥削阶级统治时期,人民用合法的和不合法的斗争促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变;人民当家作主之后,则是自己主动调节那些不适宜于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律法规。所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才是永远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在革命政权之下,当然是发展生产和社会经济从而推动这两对矛盾前进的最好条件。但任何绝对都是错误的。对于这两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既不能像唯生产力论那样,看不到人的作用和时代条件,而被动等待,无所作为;也不能像唯意志论那样,夸大人的作用,无视社会实际和时代变化,而自以为是,漠视机制。既要看到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又不能把它绝对化,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认识和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立场和方法。这实际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与人民大众的生存斗争相一致。
以上两种错误倾向:一个是机械唯物论或形而上学;一个是唯意志论或唯心论,从唯生产力论到唯生产关系论,从客观论到主观论;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同样都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这就再一次地告诫我们:唯物辩证法只能是人与历史或主观与客观的有机互动,而不能脱离这个关系,它才是永远正确的,靠得住的;抛开历史和实践,抛开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就会被统统丢掉。凡事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有序的体系,而不是杂乱无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就是唯物辩证法,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统帅和灵魂。社会发展的各种方案和论断,只有建筑在这个方法或中心之上,并不断地接受历史的检验和实践的修正,才会有现实指导意义。这两种错误倾向,要害就是脱离了这个中心;然而无论谁,只要脱离这个中心,就会陷入对马克思主义的茫然。
至此,我把两个难题都解脱和统一起来了,算是完成了我为自己设置的使命,至于对与不对就只能由历史来评说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