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档案】任正非与港湾高层杭州谈话会议记录 (节选)
新浪科技从港湾网络原高层处独家得到一份会议记录,其中记录了2006年5月10日任正非与港湾高层杭州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下为任正非讲话记录:
你们开始创业时,只要不伤害华为,我们是支持和理解的。当然你们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所做的事对华为造成了伤害,我们只好作出反应,而且矛头也不是对准你们的。2001至02年华为处在内外交困、濒于崩溃的边缘。你们走的时候,华为是十分虚弱的,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包括内部许多人,仿效你们推动公司的分裂,偷盗技术及商业秘密。当然真正始作俑者是西方的基金,这些基金在美国的IT泡沫破灭中惨败后,转向中国,以挖空华为,窃取华为积累的无形财富,来摆脱他们的困境。华为那时弥漫着一片歪风邪气,都高喊资本的早期是肮脏的的口号,成群结队地在风险投机的推动下,合手偷走公司的技术机密与商业机密,像很光荣的一样,真是风起云涌,使华为摇摇欲坠。竞争对手也利用你们来制约华为,我们面对了基金、竞争对手更大的压力。头两年我们通过加强信息安全、交付件管理才逐步使研发稳定下来;加强市场体系的干部教育与管理,使市场崩溃之风停住了。开了干部大会,稳定了整个组织,调整了士气,使公司从崩溃的边缘,又活回来。后来我们发现并不是和你们竞争,主要面对的是基金和竞争对手,如果没有基金强大的力量,你们很难招架得住我们的竞争压力。我们敏感到基金的力量,与巨大的威胁,如果我们放弃竞争只有死路一条。如果基金这样做在中国获得全面胜利,那么对中国的高科技是一场灾难,它波及的就不只有华为一家了。因此,放任,对我们这种管理不善的公司是一个悲剧,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坚决和基金作斗争。当然也要面对竞争对手的利用及挤压。因此,较大地挫伤了你们,为此表达我的歉意。这两年我们对你们的竞争力度是大了一些,对你们打击重了一些,这几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我们自己活下去,不竞争也无路可走,这就对不起你们了,为此表达歉意,希望你们谅解。不过华为逐鹿中原,也是惨胜如败。但愿我们摒弃过去,面向未来,取得双赢。
我们之间真正的出路是重新走向合作,我代表EMT团队,会真诚地处理这个问题的,不要担心会算计你们,也会合理地给你们安排职位的,不光是几个,而是全部。我们认真地来探讨合作的问题,构建我们真正的成功。历史上真正化干戈为玉帛还是不多的,基金的投机,一害你们,二害我们,我们都是受害者,相信我们会度过阴暗的这一天的。
华为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今年销售可能突破100亿美金,华三、终端的一些数据都不放进来,以免成绩太突出了,易受攻击,矛头会指向我们的。太极八卦,有两条白鱼和黑鱼交织在一起,正、反两面是相辅相成的,只要你说你是白鱼,一定是万箭穿心,把你多黑一些。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地宣传报道,使华为逐步冷静下来,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去努力优化自己。如果我们两股力量将来能合起来会更强大,也会对历史做一个非常好的注脚,不是说敌人永远都是敌人。还要感谢你们的存在,华三成长之快与此有很大关系,原来我们对企业网何去何从,还存有疑虑。
非常欢迎你们加盟,董事长在国外,我14号要出国,我来见你们就是让你们放心,我是获董事长及整个管理团队授权而来的,我们没有什么弯弯绕,我们也不纠缠历史。大家对历史会有不同的看法,交流会造成矛盾。我们面向未来,在减少矛盾的情况下,加强沟通,达到相互信任。公司处在全球历史性大发展的时期,如果你们想通了,双方工作小组也能达成一致,你们的回归将对中国科技史都是一项贡献。不一定会说你们输了,我们赢了,应该说我们是双方都赢了。如果华为容不下你们,何以容天下,何以容得下其他小公司。我们在很多方面不如小公司,小公司就是靠创意,小公司IDEA强,大公司平台强,平台强就是发现机会后,可以加大投资猛追。
这五年来说,没有你们离开公司,我们还发现不了公司这么多严重的问题。你们走的时候,我们快崩溃了,那时好象只要是在华为呆着的人,都被认为是很奇怪的,好象没离开华为的人,反而是不正常的,我曾说过我们的队伍要好好教育一下。我们幸亏也没有太急躁,促成内部矛盾激化,通过这五年的调整逐步稳定下来了。
这次来之前费敏还有压力,怕谈不好。为什么会谈不好呢?我来就是传达第二次握手,一定要握好。
现在华为使用轮值主席,通过轮流执政的管理方式,几年以后达到和谐的管理体系。EMT的决策能力大大增强了。新的方面已取得非常大的机会,两家合作起来一定会有前途的。
【竹卿之音】华为在中国草根企业命运多桀的90年代,能够时时保持低姿态,保持危机意识,保持旺盛的斗志,与全球最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展开竞争,并致力于开发核心的知识产权,有很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可以说是中国通信设备领域的骄傲,真正具有国际声誉的高科技公司。华为久经风雨久经考验生存下来,并创出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这点尤为难得。
李一男,这个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的天才(15岁考入大学),在金钱的巨大力量下,懵懂无意中作了国外风险基金的枪手,港湾公司最终也落得个被风险基金抛弃的结局。可惜呀!人太聪明但缺乏政治头脑,这就是我对他的评价。
任正非,20多年前不过是一个流浪深圳的退伍军人,一手创立了华为,而且其军人的气质和教育,决定了他挽狂澜于即倒。任正非的战略眼光和个人魅力是华为成功的关键,所以他最终击败美国的风险投机资金,鼓掌!(任正非 1944年出生。1978年从部队转业。1988年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他在深圳创业初期,和父母以及侄子挤在一个小房间生活,在阳台上煮饭。经历过苦难而屈辱的童年生活,曾经挣扎在社会底层)
90年代国外的风险投机资金刚刚进入中国时,我虽然对它们冠冕堂皇的投资理由持怀疑态度 (原因只有一个:中华的先祖告诉我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但能力所限,我也不知道它们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不能否认赚钱是它们的一个目的)。后来看到华为的遭遇,以及其它一些国有的大型技术公司的遭遇,我开始觉得不对劲,任正非的这个谈话,证实了我的猜想。
当年以通讯、科技为主的IT领域,曾有“巨大中华”四家企业。“巨人”倒下了,有政府背景的“大唐”现在举步维艰,私营成分更多的中兴和华为却成功了。如果按照风险投机资金所说的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话,它们为什么不投资于“巨大中华”这四家更有实力更有成功可能性的公司?而投资在全是个人创业的小小公司。有人曾对我说,这些风险投机资金在美国就是专门面向个人创业的小小公司的,说我多虑了。但我反问一句,中国的“巨大中华”的销售额,在美国能排上大公司行列吗?不是和美国的小小公司销售额接近吗?其技术含量不是和美国的小小公司类似吗?如果我是风险投机资金的老板,我一定选择更有成功可能的“巨大中华”,而不是除了李一男的智力外连根基都没有的港湾公司。
美国的“大企业”,岂是我们中国的“大企业”可比的,其拥有的技术、资金、销售额,使得风险投机资金当然没有机会可以插足,所以只能插足美国的小小企业、个人创业公司。但是中国的华为,中兴,当年可以说,其技术能力、资金和销售额连美国的小小科技公司都不如。风险投机资金,更应该投机的方向是华为而不是港湾。今天经过数年的血战,我们才终于看清楚了风险投机资金的目的:毁坏中国的科技研发能力!
这些风险投机资金,专门拉拢有技术含量的公司里的内部员工“自立门户”,专门拉拢军工企业的技术人才“出去创业”,分崩离析中国的科研团队力量同时盗取中国的科技专利!一箭双雕呀。
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美国核心利益——经济的命门,美国人确实是非常清楚的。中国经济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华侨精英回中国创业(风险投机资金也是这时候进来的),导致的美国人才外流,早已经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采取了措施:风险投机资金!这些回国的海龟,大多回到美国争取风险投机资金来创业,那么其技术就是向美国政府公开的。而同时,这些风险投机资金亲自来到中国”甄选新科技”来投资,瓦解中国的科研团队,盗取中国的科技专利,阻碍中国的科技发展,其目的今天已经大白于天下。
30年来,美国一直试图扼杀中国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从大飞机到载人航空,到风险投机基金分崩离析中国企业的科研团队力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大飞机夭折了,华为“逐鹿中原,也是惨胜如败”,从华为的例子,你我就更能明白,什么是美国的“攻击型经济力量”!我们国家只有多一些华为这样的企业,经济界和实业界才有希望。
在创造性的使用“攻击型经济力量”方面,美国确实做得比我们强,毕竟它有200多年的资本历史,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和应对美国的这种“攻击型经济力量”?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攻击型经济力量”反攻美国?我们需要加倍的努力学习呀。华为的今天,决定了中国明天是否能有效的击中美国的核心利益——经济的命门——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把美国这个全球经济怪兽彻底的放倒。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