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红,我不认识,暂时也不能肯定是“数学”网友,但有一点能肯定,他是一位老大哥,并且还是本人地地道道的一位老乡。本人没曾学会为老乡辩护的任何本领,而且就其个性看,陈必红先生无须辩护,也根本不必同情。因他活得相当洒脱,仅此也便足够了。
由陈必红说到老实人,换位考虑,也许我的老乡很不舒服。这老实人是个什么概念?也许就在各位潜意识中,“老实人”天然一副本本份份、支支吾吾、唯唯诺诺、畏畏缩缩的憨态,甚至能跟懦弱沾上干系。如此看来,把陈必红说成老实人,他兴许会拿板砖拍我,的确有失恭敬。
但是,生性超脱,为人真率,与世无争,以理为师,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屑投机钻营摧眉折腾,凡此集于一身的,我以为,这就是当代知识界新型的老实人。这类人不在乎成败得失,不计较荣华富贵,赤条条来,乐呵呵去,耐得住寂寞,也交得了朋友,平平淡淡活出心态和人格,照理属于成事之辈。
一旦社会原则和人文关怀式微,到了事关个人正当权益时,所有兴许是新型老实人的种种个性,也便成为社会化的人性弱点。因为他们既不会在生存低谷,以感恩心态兑现个人的正当权益;也不会在事业巅峰,把优质“社会资源”变为最大化的个人利益,从而比较而言必然呈现吃亏态势。
有人认为,陈必红要从自身找原因,言外之意是聪明人可别犯傻。的确,如果想要摆脱窘境,退一步便海阔天空——前提是你必须承认自己窘迫,必须入乡随俗,与周边生态保持同一色调,人黑你便黑,人白你也白。如此,陈必红不成其为陈必红。
当每一个陈必红踏入社会,他终归是服务人类的“社会人”,那么社会就有责任,组织就有义务,把“不让老实人吃亏”的胸怀与视野,再开阔一些。
注:
深圳大学校长信箱昨天(22日)刊登了一封深圳大学讲师陈必红(网名数学)老师致校长的公开信,全文如下:
章校长您好!
我是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讲师陈必红。我的事情你也知道,那就是自从1988年来深圳大学,虽然我是清华大学的博士,来深圳大学已经二十个年头,却仍然是一个讲师。
在2006年我申请副教授职称,结果给数理评审组,让两个美女当上副教授(我认为这两个美女的学术水平与我相比,是地下天上的关系),却否决了我的申请。我事后仔细想了一想,才觉得这是对我个人的侮辱,而且在评审会上一定有人对我进行诽谤。因此是有人刑事犯罪的问题,但是至今我不知道是谁。
但是,我认为我之所以遭到侮辱,和深圳大学的校方有关系,却与学院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评职称是校里的单位组织的,人事权也是校方才有,学院领导是没有任何责任的。
但是我已经五十多岁,既然人生如此失败,我也就算了,就想靠着这个讲师职位干到死了。
但是奇怪的是,今年以来,根本就没有人事权和评审权的我院领导,四个领导,院长,副院长,书记,副书记,都先后来找我谈话,力劝我再申报今年的高级职称。我以为这超出了他们的权力范围。而且,既然四个院领导都出来力劝,我认为他们的观点都是认为,2006年的对我的否决是不公正的,我这个人实际的学术水平早已经达到副教授的水平。
如果是这样,我的态度是,让我第二次申报高级职称仍然是对我的侮辱,凭什么美女就一次过,我就要申请第二次?
因此再一次向章校长表明我的态度如下。
两种解决办法。
第一种是深圳大学校方承认2006年的否决是不公平的,并且正式向我书面道歉,并赔偿我的经济损失,对于已经犯下诽谤罪的诸评委给以一定的处罚。
当然,第一种办法相信校方不可接受。
那么就是我现在实施的第二种办法,就是我再也不申报高级职称了,就当这个讲师当到退休。即使学校搞人事制度改革,我也主动去竞聘那个讲师好了,如果讲师也竞聘不上,那学校分配工作好了。
既然我的人生是失败的,那就失败到底算了,五十多岁的人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前途。
但是还是有一件事情是我一生中最得意的,就是我自1998年以来陆续在深大学报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创立了一个理论,观测过程理论,许多观点,如观测过程的遗忘机制,利用知识分布而不是估值来进行决策,都是人类首次由我提出的。我把这些年来在深大学报写的文章集中总结写成一本书《观测过程理论》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我以为全世界也没有多少科学家具有象我这样的创造一整门理论的能力。
但是仍然当讲师好了,反正深圳大学的教授副教授们的水平都是如此之臭,我也羞于和他们为伍,收入低一些没有什么关系。
也许深圳大学方会认为虽然有错但是制度已经执行了就不可纠正。但是我不这么认为。美国的确定杀人犯的制度也是特别严格的,要陪审团投票决定的,但是,发现了冤假错案,仍然是要给犯人平反的。共产党应当是有错必纠的。
其实,上面我提到的观测过程理论,我自我感觉良好,但仍然有可能是一个垃圾理论。我需要自己有时间实践,也需要看社会的反应。但万一是真的,则我拿着人类第一流的学术论文在深圳大学申请一个破烂副教授职称,却被两个美女打败。当然,被美女打败也是我的荣幸,作为人生的行为艺术,我也要把这个“打败”坚持到底,所以我决心把这个讲师当到底。
这封信是我有关职称的最后一封表明态度的信,今后一定努力好好工作,不再闹事,也不会不断地发信告状。
此致敬礼
陈必红
百度百科
陈必红
深圳大学理学院数学系讲师,男,1955年7月生,江苏省如皋市人。
1971年应征入伍在海军38002部队服役,1976年退役后在天津石油化纤厂工程指挥部工作,1977年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并在1981年获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在该校的毕业课题中曾108块小规模集成电路调试成功雷达重频脉冲分离器电路。
1982年进入国防科技大学电子技术系,导师为孙仲康教授和沈振康教授,从事巡航导弹的地形轮廓匹配技术的研究,首次提出后验概率密度递推算法。
1984年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导师为吴佑寿教授,茅于海教授,研究对舰船雷达目标的动态识别工作,独立设计安装调试成功采样率为20M的雷达信号采样器,赴海防雷达站采集实际雷达回波进行分析。
1988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来深圳大学计算中心工作,先是从事计算机硬件修理工作,然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连接管理和开发工作,微机房学生网络管理工作。
1994年到数学系工作至今。
从1995年以来一直承担《线性代数》《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网上建立“应用数学家园”个人主页,编写了大量的教学幻灯片,辅助教学程序,习题解。
现从事信息论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提出观测过程的基本理论,已经撰写了这方面的系列论文共八篇。
编写专著《用C++语言编写数学常用算法》一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至今已经第二次印刷。
该书配有软盘,编写了大量的C++源程序,尤其是创造了矩阵类和函数类,方便用户使用。
从事过蛇口通信公司的话务管理信息的开发工作,证券行情接收机的程序编写工作,深圳机场油料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电子邮件软件的开发工作。
资料来源:
1、http://bbs.cyol.com/viewthread.php?tid=59606
2、http://baike.baidu.com/view/457370.htm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