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其实并不喜爱中国的功夫小子、宗教人物、民运斗士和西化精英们,因为他们的名声实在太臭。之所以目前还要拼命地利用他们,是因为他们拥有着相当可观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还有可榨取的油水。美国人真正“喜爱”的是中国的“左派”人士。
美国人之所以喜爱中国的“左派”人士,是因为中国所谓的“左派”力量,尽管基本处在社会底层,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却始终把维护民众利益,作为当前现实的阶层诉求,从而也是深受广大群众拥护的社会力量。当今中国所谓的“左派”力量,就群体而言,数量相当庞大,任何集团和组织都不能无视它的客观存在。
事实上,中国根本不存在“左派”力量,只有既得利益集团和弱势群体之分。所谓的“左派”力量,仅仅是处在社会金字塔中下层的广大民众。这种民众力量有善于主张权利的知识群体和不善于主张权利的体力劳动者之分,但他们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共同体,由于发展前和发展中的问题未能妥善及时处理,于是逐步地日益壮大起来了。
这种“左派”,明确要求实事求是地看待、分析和解决发展前和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它与右派——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分歧,在于对各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态度不同。而“左派”内部也同样存在程度上的认识差异,从而形成缓和与激进的不同解决方案。区别真假“左派”的试金石就是:只要执政党勇于正视和全力解决问题,那么真正的“左派”就没有任何加以反对的理由。
据笔者观察,最近有两种或有信息表明,“左派”力量的发展,可能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一种信息是当今国内的部分政治意愿,可能继续传统的反“左”思维,并把反“左”当作突破口;一种信息是国外对于“左派”力量越来越为重视,对于“左派”拥护的毛泽东的评价越来越高,甚至网络中有相当部分的活跃人士,从原先大谈西方民主,开始向“左”的观点靠拢。
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在国内警惕所谓“左”的同时,国外反倒关注起“左派”力量了。因为所谓“左派”即使存在,也无疑有着强大的民众基础。而在国内外你一推我一拉的过程中,未来发展就有可能出现新的变化。
我国特色理论中存在一个明显空白,就是缺乏一种充分有效的关于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机制。发展的过程,实际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如何正确对待各种问题上,才出现维护利益的“右”和坚持正义的“左”,反“左”很难得到响应,只能导致矛盾向不利方面和激烈形式转化。
倒是美国人可能变乖了,他越来越喜爱中国的“左派”人士。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