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球视野下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以为国民宏观决策提供根本依据
一个国家面对世界的决策是有其根本思路的,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策略应该有其根本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赖以决策的基础已经被逐步蚕食和破坏,而从海外泊来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并不能在宏观上真正给我们一个根本有效的思路,使我们的实践和理论上都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今年来我们所碰到的许多课题的得失,比如下岗问题,国企改革问题,国际经济合作问题,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以及去年开始出现的国内通涨问题,都提示我们,要更好地应对一个日益联系紧密的世界,我们需要一个根本的思路,这个思路是近似于哲学层面的治理国家的正政治经济学体系。
我们所面对的所有的棘手问题,无一不需要用经济作为最后的凭借力量;所有软的实力,必须建立在硬功夫的基础之上。时下我们经济的各种热点,以及解决这些热点问题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纷繁杂芜,让人感觉没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思路。而这种思路的缺失,导致了我们面对许多问题时候没有显微镜和望远镜,近则不能深入,远则不能预测,一旦问题浮现,我们只能忙于应对。随便举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到:基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问题,这个问题是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从2003年忽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黄金与石油在美国金融政策与其全球政策共同发酵下一路狂飙,导致我国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大幅缩水,也是在我们几乎没有预测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且发生了我们只能无奈地叹息;国内通涨在国际生产资料价格(大宗货物价格)上涨之后,迟早要转移到国内来,但我们迟迟没有去研究这些价格形成的机制,导致一旦来临,只能接受……
所有这些,都与一个基础的经济观念联系在一起。目前,支配我们宏观经济决策的根本思路,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一个是西方今年泊来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以及以之为基础的各种管理手段,包括宏观的三的政策等。事实上,在全球经济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一套能够站在我们国家立场上的,具有全球视野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作为我们的根本指导法则。这套法则的若干根本理论在以往两百年的政治经济实践中、在近三十年的国际经济变化中,已经清晰地展露在世人面前,整个国际经济变化与决策的规律,已经国家间互动的法则,也不是不可琢磨的事物。
这套理论需要整合如下内容:
1. 基础性生产资料与工业品、消费品在生产特性、投资特性以及周期方面的全球性关联,其价值增值的链条以及价格与利润分配的实际情况、各个环境的分配规律与所得的实际情况;这些环节在全球的区域分布情况以及在各个国家间的传导机制;
2. 在全球市场的情况下,价值增值在产业链条中的情况以及价格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的金融运营规律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说,就是全球三大部类产品生产以及其内部关系与全球金融之间的关系)
3. 产业集群以及技术创新、技术转移、资本转移与经济主权问题之间的联系。大型跨国企业以及企业群对全球经济整体的影响以及应因方法。因为经济问题除了经济本身的规律外,还有政治和军事因素作为经济运营的背景。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4. 各大经济部类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机制与国别决策问题,经济主权问题。各各国或者各区域的不同行业、部类的经济利益如何上升为政治、文化与军事诉求的,其传导机制如何。
这些问题厘清以后,将会有助于我们解决许多关键性的决策思路。以例言之:关键性的生产能力,比如说航空发动机,汽车整车设计于开发能力,其主动权应该在那一方?是我们自己来掌握还是他人掌握?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是一个所有制问题还是个管理问题?国际收支与海外投资问题,我们是否需要有进攻与参与阴谋的能力?我们需要以什么样的基本态势来面对这个复杂的经济环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