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马门列夫的“儒教批判者,中国古代人民思想家——墨子(墨子摘译)”一文(/Article/Class18/200803/34947.html),很是感慨,在这里再贴出来。
楚王说:“说得好!虽然这样,可公输般已为我造好了云梯,必能攻下宋国。”
于是招见公输般。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池的样子, 用筷子当守城器械,公输般九次设置巧妙的器械攻城,墨子九次抵挡住。公输般攻城的器械用尽了,墨子守城的方法还有余。公输般屈服了,但说:“我知道对付你的办法了,我不说出来。”墨子也说:“我知道你怎么对付我,我也不说。”楚王问这是什么原因,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不过是想杀掉我,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能守城了,就可以攻下了。但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御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着楚兵侵犯呢!虽然可以杀了我, 但守御的人是杀不尽的。”楚王说:“讲得好!我不攻打宋国了。”
墨子回来,经过宋国,天下着雨,墨子到里巷里避雨,看守里巷大门的人不让他进去。所以说:“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在明处争斗的人,众人却都知道他。”)
这最后一句:
所以说:“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在明处争斗的人,众人却都知道他。”
用在两个人身上却是那样恰当好处:
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建设“大三线”使美苏两霸望而却步,很多人却感受不到自己获得的好处;
毛泽东“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很多人感到自己获得的好处微乎其微;
毛泽东发动“文革”,更是有很多人体会不到“文革”对自己的价值。
毛泽东就这样被许多人误解......
直到某天,某人给工人涨工资,给农民“包产到户”,这时很多人感受到了自己获得的好处,不由得为某人欢呼:“某人您好”。
这很多人只顾欢呼,却从未想过:“这涨工资的钱从何而来?”
......
直到N年以后,才知道,有一种叫“鸩”的东西,据说喝了之后也能够“解渴”......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