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的困局就是整个中国的困局
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要素的珠三角地区,事到如今也岌岌可危,不知道,那些更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地区或商业经济搬到农村地区发展一样不现实。有一位学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非常现实:开发区是一个具有政治色彩的行为,它不会因为地理和人文的因素而不同,但是,经济发展的机制却依然要遵循它自有的规律——这个规律要反映不同地理、人文和其他个性的特征——违反这个规律的政府行为,只能维持一时,扭曲的效果难以为继。由此而论,今天各地大搞开发区模式,总起来讲,上马快,路修的快,政府机构成立的快,但是,衰败、破落的也快,放眼各地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区有几个红红火火的?发展到如今不也是“楼破地虽在,城春草木深”的破败景象吗?
那么,绕了上述那么一大段看似题外话,到底想说什么呢?事实上答案已经出来了——就是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要素的珠三角地区,事到如今也岌岌可危,不知道,那些更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地区或经济体将如何面临新一轮的挑战——投资成本增加以及劳工荒、电荒、油荒等难题?
果如某些论者满心以为产业升级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事情解决起来也就真的简单了,然而事实恰非如此。且引用珠三角地区企业的一句语录:“没有谁愿意走,但没办法再撑下去了。”借用这一句话,今天中国经济体中庞大的中小企业群恐怕没有谁愿意倒闭或破产,但是面对着各种压力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融资贷款难)、基础资源配置(资产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等方面的政策失衡、配置失衡,他们怕有更多的难言之隐不得不破产或倒闭。
请准许我概叹一句:今天珠三角的困局,正是今天整个中国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困局。
(:侯书仪)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