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无法得以解决的。而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或者根本问题,最终都将归结为人的问题,因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关系,应当在人文领域得到拓展。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人文意义上应当表达为:人的有限需求和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关系主要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社会化大生产创造的有限财富,在社会分配过程中与劳动价值相脱离,造成分配的严重不均,使劳动者的有限需求无法得到公平满足,而资本家的无限欲望却被制度化地加以保障,从而形成社会群体的矛盾关系。二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财富支配者,本身具有生理需要的有限性和心理欲望的无限性,从而在多数劳动者相对贫困的同时,又使财富的极度浪费和无效占有相伴而生,从而形成社会个体的矛盾关系。
由于资本成为经济的主导形式,而在资本面目遮盖下的个人欲望成为资本发展的真实动力,从而进一步确立了资本所有者的绝对强势地位。这种绝对强势地位最具实质性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资本家成为分配者,而全体创造财富的劳动者成为被分配者,沦为社会性的弱势,因而也使劳动创造财富和资本占有财富,根本性地对立起来。资本家作为制度保障下的财富支配者,也必然存在欲望驱使下的无限占有和需求主导下的有限消耗,这一基本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显然不是社会制度本身能够克服的。
资本取得多大强势,反映着政治上的多大地位,依托着文化上的多大支撑。在社会政治保障下,资本主义的文化得到空前发展。这个文化的鲜明主张,就是人性的彻底解放,从而制造出在社会基本制度下带有绚丽光环的美妙承诺,而多数劳动者事实上根本无法兑现的文明画饼。因为多数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的命运,实际掌握在少数资本所有者的手中。由于资本和物质的基本归属权和支配权是为少数人所拥有,决定了人们实际拥有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不同权利和不同地位。从制度透视到人文层面,真正能够实现人性彻底解放的只是资本的所有者。
在人文领域,资本主义人性论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认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必然指向的“人是一个矛盾体”这一文化基础。中国古代有“性善说”、“性恶说”等文化流派,无论持有何种观点,人总归是个矛盾体,人有善恶两重性。而资本主义恰恰放纵了动物本性和无限私欲,违背了人类本身的文明进步规律,从而使经济基础的支配者充分获得了恶性膨胀的人文法则,并被推广放大到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又从制度上维护了集有限需求和无限欲望于一体的正义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