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8 :许联超(云南昆明市虹山面粉厂职工)
连日来,缩小退休养老金差距成为了两会中的热点话题,也引起了我身边的退休职工们的高度关注。
“同样是退休,就因为企业与事业的‘身份’差异,退休工资居然会相差三四倍,甚至更多。全国2481万国有企业退休职工收入偏低的状况,已经成为社会分配有失公平正义的一个突出矛盾。”全国政协委员李永海在两会讨论发言中吐露了他的忧虑。
李永海委员的发言道出了众多退休职工的心声。我的朋友、一位来自贵州省都匀市的“三线”企业退休的职工秦富强介绍说:我退休金只有几百元,我弟弟是一名政府机关公务员,退休金是我的3倍,同样是辛苦工作几十年,退休待遇就差这么大,实在有失公平。
在企业里退休的职工的退休金只有几百元,既要吃饭又要看病,这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不仅退休金高,看病还可全额报销形成了不小的反差。
不容否认,自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国家一直没有停止对养老保险的补充,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透露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得到提高的消息也令人欣慰。
然而,据媒体透露,从2000年到2005年的6年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和11.48%,同期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年均增长仅有6.92%。据国家人事部统计,2005年和2006年企业退休职工人均增加工资160元,而同期退休公务员人均增了工资571元,而目前全国企业退休职工平均工资仅735元,与退休公务员相差1000多元。看来,二者的差距似乎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趋势。
“本是同根生,贡献也相同,待遇低三倍,何以论公平?”一些退休职工的无奈慨叹,反映了他们心头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失落感、吃亏感和被伤害感。这样的情绪若长期存在,必然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其实,退休职工的诉求,说到底还是请求考虑他们在低工资条件下的历史贡献、现实收入分配差距和实际生活困难,尽快合理地提高养老金水平。
显然,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尤其是让包括退休老工人在内的收入相对较低的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既不是施舍,更不是恩赐,而是法治政府的责任,是执政为民宗旨的题中之义。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正视退休职工生活困难的现实问题,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否则就有悖“共享改革成果”宗旨。
笔者认为,不论是采取财政补偿的方式,加快对企业退休人员当年劳动报酬“延长支付”的步伐,还是增加财政预算和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养老保险进行进一步补充其目的只有一个,尽快消化养老金历史欠账,建立正常的退休金增长长效机制。让退休老工人与机关事业退休人员一样,合理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