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劣官驱逐良官的现象比较严重,一点儿都不过分的。劣官们形成的吃吃喝喝、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小气候,往往支配着局部一个整体。反倒是部分良官们不得不去想方设法地伪装自己,很象是地下工,必须忍辱负重地磨练官场应变艺术。
更为荒唐的是,一旦官场形成惯例了,就逐步演变为社会定式,使良官们的生活处境变得更其不堪。让亲朋好友冷眼相看的滋味儿,比平常工作日的时光更难渡过,颇象是见不得阳光的过街老鼠一般。相信有此境遇的良官们,会有很窝囊很郁闷的切身体会。故良官难当也是实情。
勇于斗争吗?恐怕要讲周旋艺术,也不能指望预期效果。而且这种作派,还不符合政治气候和大局要求,于是敢与不敢都得禁声。即便有生性耿直的少数良官敢于抗上,结果往往化为程序规范的交流调整,交流调整又把机会留给了其它劣官。就算组织有心干预,也往往在程序上无能为力。难怪有的良官出现了另一种信仰危机。
这种气候,对于良官们的身心影响,对于后备干部的潜在影响,对于职工群众的外延影响,都是不能低估的。这种局面,如不实施从严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可能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观。而党内民主和群众监督的运作机制,仍然没有比较科学地建立起来,也难以发挥应有的约束作用,甚至缺少正常的上下信息交流渠道。
尽管总有内外因素相掣肘,也要尽快把纠风与发展统一起来。劣官大多怕民众,以相信群众为指导,放手治理官场中的歪风邪气,已经是时候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