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过时
尊敬的胡总书记:您好!打扰您了!
自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垮台,共产党失败以后,人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了怀疑。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当时的资本主义是正确的,100多年后的今天,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过时了。果真如此吗?
1、《资本论》是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我们已经知道,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科学理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福音书。我们也已经知道,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化生产+私人占有。政治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生产方式是富国裕民的最好方式,它不仅在原始社会中存在过,而且是永世长存的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生产方式生产的是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工人的劳动,积累起来的劳动,因此,积累起来的劳动就是资本。财富本来是生产剩余物,是“生产物中并非直接需要的使用价值部分的形式,或者说,是其使用价值不属于最必需范围的那些生产物之占有。研究从商品到货币的过渡时,我们已经知道,在尚未发达的生产阶段上,正是生产物的这种剩余或过剩,构成商品交换的固有范围。剩余生产物变成可以交换的生产物或商品。这种剩余的适当的存在形式是金和银,这是财富被当作抽象社会财富而保存时所采取的第一个形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政治经济学家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抽象社会财富就是金和银或者就是货币,因而单个商品就成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政治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社会财富越多,国家就越富强,人民就越富裕。为了不断积累这种财富,政治经济学家,就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并列起来,分别研究它们的运动规律,这些规律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政治经济学体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去、现在、直到这种生产方式消灭以前始终是按照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事实告诉人们或者实践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增加抽象社会财富,同时造成了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造成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因而,造成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灭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仅以铁的事实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自然发展过程。
马克思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接受了劳动价值理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就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武器,对整个政治经济学体系进行了彻底的革命性的批判,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一方面接受和发挥了劳动价值理论,分工等正确的部分,另一方面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纠正和批判了例如,商品交换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工资理论、利润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等等,同时,确立了资本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等等。马克思的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并且根据以无可怀疑的知识所作的绝对认真的研究,得出了这个结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定要被消灭。由此可见,《资本论》所表述的各种经济运动规律仅仅是为了批判政治经济学体系,仅仅是从政治经济学的各种原理出发得出必然的各种结论,仅仅是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内部联系中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因此,在社会主义时期,想从《资本论》中寻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如何利用《资本论》表述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各种规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大错特错了。现在,全世界社会化生产+私人占有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在每一个国家占统治地位,而且也在全世界经济交往中占统治地位。政治经济学不仅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是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南,而且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也是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南。因此,以批判政治经济学,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己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怎么会过时呢?
2、《资本论》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武器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除了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这个最后结论之外,“在其整个篇幅中以全新的观点陈述了政治经济学上许多重要之点,并在纯科学的问题上得出了一些结果,这种结果大大不同于一切先前公认的政治经济学。”恩格斯语。这些结果是什么呢?
例如,关于商品。“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性质,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资本论》一卷p88-89页。
例如,关于货币。“金是货币商品。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因此,金执行一般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并且首先只是由于这个职能,金这个特殊的等价商品才成为货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同上p112页。
例如,关于资本。“要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变化,不可能发生在这个货币本身上,...在流通的第二个行为即商品的再度出卖上,也不可能发生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必定发生在第一个行为上,但不是发生在这个商品的价值上,...因此,这种变化只能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即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上产生。要从商品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同上p189-190页。
例如,关于工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它也随着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量的改变而改变。”同上p195页。
例如,关于提高劳动生产力。“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因此,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同上p350-355页。
例如,关于利润、利息、地租、税收等。“生产剩余价值即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并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决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以后他还必须同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执行其他职能的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等等,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分为各个不同的部分。它的各部分归不同类的人所有,并具有不同的、互相独立的形式,如利润、利息、商业利润、地租等等。”同上p619-620页。
例如,关于资本就是剩余价值。“撇开一切积累不说,生产过程的单纯连续或者说简单再生产,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以后,必然会使任何资本都转化为积累的资本或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即使资本在进入生产过程的时候是资本使用者本人挣得的财产,它迟早也要成为不付等价物而被占有的价值,成为别人无酬劳动的货币形式或其他形式的化身。”同上p625页
等等,等等。
以上例子说明:“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做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各地工人阶级都越来越把这些结论看成是对自己的状况和自己的期望所作的最真切的表述。”恩格斯语。因此,工人阶级的政党“都将欢迎这本书,把它看作自己理论的圣经,看作一个武器库,他们将从这个武器库中取得自己的,最重要的论据。”恩格斯语。由此可见,《资本论》是全世界工人阶级为了解放自己,最终解放全人类,与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武器库。现在,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工人阶级获得解放。因此,以解放无产阶级为己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怎么会过时呢?
3、《资本论》是消灭资本,而不是保留资本
我们已经知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社会化生产+私人占有。马克思在说明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说:“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从这时起,社会内部感到受它束缚的力量和激情,就活动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而且已经在消灭。它的消灭,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从而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土地、生活资料、劳动工具,--人民群众遭受的这种可怕的残酷的剥夺,形成资本的前史。...靠自己劳动挣得的私有制,即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以剥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所排挤。
“ 一旦这一转化过程使旧社会在深度和广度上充分瓦解,...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夺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
“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同上p829-832页。这就是恩格斯在评论《资本论》时,对期望从马克思著作里获得共产主义是什么样子的人说的那个“篇幅”:在这个“篇幅上会向他说得非常清楚明白的,谁有眼睛,谁就会看到:这里社会革命的要求是足够清楚地提出来了。这里所指的不是象已故的拉萨尔所说的拥有国家资本的工人协会,这里所指的是根本消灭资本。”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告诉无产阶级要消灭资本,而不是保留资本。现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消灭资本,因此,以消灭资本为己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怎么会过时呢?
4、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向消灭资本的过渡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就要消灭资本,进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列宁试图开始消灭资本,走马克思指出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当时列宁遇到的是小农经济为主的前资本主义经济。小生产占统治地位,社会化生产的程度还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消灭资本列宁说“就是自杀”。怎么办呢?列宁认为,要把小生产变成社会化的生产,就要解决与农民的关系问题。列宁发现,唯一的办法就是与农民进行商品交换。这个办法就是“新经济政策”。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利用商品交换解决农民问题是一种行得通的,后退的,改良的临时办法。商品交换就是资本主义。因此,无产阶级就利用受到限制的,规定其活动范围的属于无产阶级国家的资本主义,来解决农民问题,就成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内容。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在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里夺取政权以后,必须经过一个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生产方式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过渡时期完成以后,就要消灭资本进入社会主义。
斯大林篡改了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杜撰了名为社会主义实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垮台,共产党的失败。把已经取得政权的工人阶级推到世界资本主义的深渊。
由此可见,由于人们不认识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过渡时期,受斯大林的影响混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致使得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说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时了呢?
现在,在一个国家内,热病式的生产、经济危机、两极分化、利润率不断下降、恶性竞争、贪污腐化、等等一切社会弊病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没有消灭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局部战争、扑不灭的恐怖事件等等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没有消灭资本!资本消灭了,这些问题就统统解决了!消灭资本就是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世界!
此致敬礼
劳动者 2004年9月15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