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洪承畴为荣?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32516/
陶世龙
偶然发现,开清重臣洪承畴学术研讨会由南安市政协主办,福建省名人研究
会、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泉州市洪承畴学术研究会协办,南安市英都镇人民
政府承办,于2005年11月16日在南安市召开。来自北京、东北、福州、厦门、泉
州、漳州等地近8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家一致认为:洪承畴在以清代明
封建王朝的更替中,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减少战争损失和生
灵涂炭,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曾作出巨大贡献,
是一位有功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杰出历史人物,必须给予充分肯
定。专家学者还对进一步加强洪承畴的研究提出宝贵建议,如将洪承畴的事迹编
入乡土教材,作为对中学生进行“成才之路”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等。中共南安
市委副书记洪自强作了会议总结。”
这些专家中,《洪承畴传》的王宏志和辽宁大学教授李治亭为洪承畴翻
案已有一些时候,出力最多。前来参加开园仪式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王
宏志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前朝的臣民到后朝当官是
很多的,但明朝的官员“降清”后被称为“贰臣”、被认定是“气节”问题这是
不公平的。这主要是一个民族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将满族放到中华民族中的一员
来看待。找到一篇李治亭的《再辨洪承畴降清问题》论述甚详。
这就出来几个问题。
一、清(后金)代明是一般的改朝换代吗?
自顾炎武“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
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之说出,一般理
解为“亡国”是指改朝换代,因此“保国”是统治者、贵族们的事情;而“天下
兴亡”则是指关系到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
展》) 。虽然由于中国古代并无“民族”的概念,但清灭明或元灭宋,不同于
隋唐五代之更迭是显而易见的。
二、明政权确实黑暗腐朽,但作为整体难道清(后金)比明先进?清代明是
使中国社会前进还是倒退?
三、说洪承畴为国家的重新统一有功,但这个国家本是统一的,正是后金政
权的建立使国家分裂,他本是为明政权去实现统一,降清后为清效命也是支持后
金搞分裂。以此为由,无法自圆其说。
四、洪承畴降清,当然是他个人的政治选择。但那时并无“中华民族”的概
念,何来“将满族放到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来看待”的认识,他又知道什么是历史
潮流。对洪承畴的品质,已有公论,如以洪承畴的一生为“人生教科书”,“政
治教材”,使“做人者、做官者都能从他的人生中学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将能
得到什么结果呢?其实无须这些学者提倡,早就有人在学了,抗日战争中的汉奸,
内部政争中的风派不都是在学么。
对这个会议,尚未找到史学界的反应,倒是在一些论坛上贴出后,不少留言
是对其驳斥,如在凯迪网络,有一留言别具一格,留言说:
袁崇焕、文天祥、陆秀夫们:
在以清代明封建王朝的更替中,没有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加剧满汉民族矛盾,
增加战争损失和生灵涂炭,没有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
方面曾作出巨大贡献,不是有功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杰出历史人
物,必须给予充分否定。
专家学者还对进一步加强袁崇焕、文天祥、陆秀夫们的研究提出宝贵建议,
如将袁崇焕、文天祥、陆秀夫们的事迹剔除出乡土教材,不能作为对中学生进行
“成才之路”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等
但仅仅是这样讽刺或责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史学界好好讨论,特别
是可以结合荣辱观的教育,究竟是以出现洪承为荣,学习洪承畴的为人,还是以
出现郑成功、夏完淳为荣?学习郑成功、夏完淳。
据所见,史学界对为洪承畴翻案是有不同意见的,但对这次会议,尚未见到
其他史学家的反应。初次接触这个问题,先说这些,当注意继续观察。
洪承畴纪念园隆重揭彩开园(汪先生平反有望了 )
2007-10-02 02:50:28
http://www.yingdu.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
元月16日,洪承畴纪念园隆重举行揭彩开园仪式。著名历史学家、《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苏双碧,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传记组专家组长、清史专家李治亭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洪承畴传》王宏志研究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清史专家赫治清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族博物馆馆长余梓东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世愉研究员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系列庆典活动,为纪念园开园及洪承畴纪念馆、英都承畴纪念园碑廊落成揭彩。英都镇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单位的领导或代表,各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各界人士,翁山洪氏东西轩各房份宗亲代表,各地洪氏宗亲代表共500多人参加开园仪式。
开园仪式上,洪承畴故居复建委员会委员洪亚成首先代表复建委员会及翁山洪氏东五房宗亲,向光临开园仪式的国家清史委领导、史学界专家表示欢迎和敬意,向关心和支持洪承畴故居复建工程、洪承畴纪念园建设工程的市、镇二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各地宗亲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洪承畴故居复建委员会顾问、福建省水暖卫浴阀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地方史专家洪榕光主持揭彩开园仪式。王宏志、赫治清、李治亭三位史学界专家在揭彩仪式上发表即席演讲。
在鼓乐和鞭炮声中,苏双碧、李治亭为“承畴纪念园”门坊揭彩,正式开园。接着,赫治清、王宏志为“英都承畴纪念园碑廊”揭彩。余梓东、李世愉为“承畴纪念馆”揭彩。
洪承畴故居位于霞美村。是翁山洪氏东五房六世祖厝,始建于明嘉靖元年。洪承畴童年时居此。废圮于清末。其遗址100多年来一直被称为“大厝埔”。2003年南安市筹办“开清重臣洪承畴学术研讨会”时,英都镇在大厝埔立“洪承畴故居遗址”碑以志保护。东五房宗亲于2004年春筹资复建。复建过程中,又扩大范围,增建纪念馆、碑廊、碑林,恢复顺治皇帝谕祭洪母傅氏的御制碑等项目,立牌坊式石门,总其名曰承畴纪念园。门额为著名历史学家、党中央《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苏双碧先生亲笔所题。纪念园占地面积二千平方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