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价值观:索要感恩与价值饥渴

田夜 · 2008-05-11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多年以来,我国社会颇多关于感恩的话题,对于受捐人为什么不肯感恩,应该是值得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心理学家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但是,“慈善家们”如此迫切地索要感恩,则无疑是一个,与价值观有关的、很值得玩味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价值饥渴的表现。
  
  所谓价值饥渴,是在社会认同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迫切的价值需求,这种需求揭示了价值的本质:价值只能在社会成员的互相认可中得到实现,没有任何中介能够取代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认同。
  
  社会中认同度最高、最一致的,是金钱,这与金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密不可分。对金钱的普遍认同,是商品交换的基础,金钱必须取得最广泛的认同,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角色。
  
  但是,这种高度的认同感,很容易导致价值观方面的误解,让人们误以为,只要拥有充足的金钱,就能够自然地获得等量的社会认可。尤其在社会认同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种误解会被无限地夸大。结果,当巨富豪贾们不择手段地聚集了海量金钱、期待着普遍的认同时,却面对了一个“仇富”的社会,强烈的价值落差,足以激起贫富之间的尖锐对立、乃至仇恨。
  
  而目前价值饥渴的现象,相当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现状。
  
  慈善的目的,不是回报与感恩,慈善的出发点是同情、是博爱
  
  同情,是把自身感触溶入对方境遇、体味对方苦难,并产生共鸣的一种感受过程,这个过程,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抹去了社会脚色间的尊卑贵贱,于刹那间窥见了生命的宝贵和尊严,这种无意识的、惊鸿一现式的价值发现,单纯而又伟大,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付出同情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被自己感动,但是有些同情是虚伪的,尤其以台湾式的、小巧玲珑的同情最为典型,颇容易形成一篇篇唯美的文章,然而却并不厚道,因为他们已经是在“享受同情”了。这种病态的廉价同情,实际上是在享受他人的苦难、映衬自己的优裕,只能说是一种对于价值的误解。
  
  真的同情,近乎博爱。如果说同情是无意识的,博爱就是有意识的、主动的,能够博爱的人,对于人生,必定经过了非常认真的思考,以人人平等为基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价值观。历史上有博爱的胸怀的,都足以成为令无数后人感到温暖的伟人,而既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宽广的博爱之心,又能付诸行动的,可能只有一位,他是俄罗斯的托尔斯泰
  
  他是人类当中极少的、对言行一致要求得异常认真、异常执着的人,他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的行为不能违背自己的心灵。这颗慈悲的心,在长久的、几乎把他自己弄得要疯掉的思考之后,只承认平等和爱,他甚至为了他人的苦难而厌恶自己的高贵,却最终成就了他无可逾越的高贵。(托尔斯泰的生平,见罗曼.罗兰的《巨人传》)
  
  在我国,富人们索要感恩,索要的不是回报、是认同。应该说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主动地帮助你解决生活困难,只要希望收获一点认同。
  
  然而,要求一个自身价值得不到任何认同的人,主动地认同他人、给他人赋予价值,却的确是一件非常苛刻的要求。因为,只有已经实现了价值的人,才有能力去为他人赋予价值;只有已经得到认同的人,才有资格去认同他人,这是价值实现的基础。
  
  我们的社会,缺乏最基本的认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认同,困难不在于,认同行为需要多么大的付出,而在于,那种内在的准则,无法自欺。
  
  我是否承认你的价值,只是一个念头、一种观点、一种看法而已,但是社会的环境、价值的氛围,都在影响着我的判断,我无法欺骗自己,口头上虚假的认同也不可能瞒过你。
  
  况且,如果你认为我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那么我对你的认同会有价值吗?同样,以恩人的心态去施舍他人的时候,你并不认同他的价值,那么他的认同会有价值吗?又何必索要感恩?
  
  因此我们这个社会,缺乏价值实现的基础,虽然价值这东西听起来好像挺玄乎、挺高深,实际上我们的自信自尊,都来自这里,我们为什么要活着、生存的理由,也都是由它给定的。
  
  其实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对于自身价值的关注,也不能不在乎社会对自己的认同,能够完全无视他人的认同的,不在神界就在魔域。
  
  当我们很轻易地、就这样广泛地承认“中国人诚信危机”这个说法的时候,那么,如此普遍的不诚信的人,是你、是我还是他?我们自己都不会承认的,然而,这种相当草率的承认,已经隐含了对同胞的轻贱,已经暗示了我们这个社会,成员之间彼此的漠视。
  
  那么,我国社会为什么如此缺乏彼此的认同?我国古代是否曾经有过,彼此相重的年代?
  
  人人平等的观念,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一次飞跃,它给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广泛的社会认同才能形成。在我国,虽然这个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我国一直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不论在社会体制上、还是在思想意识上,都不能给予“人人平等”这个概念以足够的支持,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社会认同感会匮乏到,某些人要索取感恩以获得认同的地步。
  
  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以人人平等为基础,进行一场反思性质的价值重估和价值体系重建。价值评判是一种潜在的主动行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内在的权衡标准,这个标准是无法自欺欺人的,我们本能地用它来称量自己和他人,给予社会成员以某种程度的认可。因此这价值体系的重建,不能靠说教灌输、更不能靠强制表态来完成,只能靠独立的思考去说服自己。
  
  给予社会中的其他成员以充分的肯定,虽然只是一个念头,可是这个毫不费力的念头,需要有客观的、合理的价值观支撑,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中国,从思想层面、在理念上、在内心里,真正认同人人平等这个观念,在国民的生存权力方面、从体制上、社会结构上,真正地履行人人平等的观念。
  
  人的行为,虽然可以伪装、可以暂时地背离自己的理念,却不能一贯地违背自己的心灵。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金刚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