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水利界没有黄万里
:小白杨2010 提交日期:2008-2-22 12:41:00
原载:『天涯杂谈』
一、黄万里教授生平
说起黄万里老先生,在论坛上泡得久一点的人,都知道。
黄万里教授祖籍上海川沙县,1911 年生于上海。因病于2001 年在北京去世,享年90 岁。
黄万里教授1932 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33 年考取公费赴美国留学,1935 年获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6 年在爱奥华大学学习,1937 年获依利诺大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田纳西流域治理工程专区(TVA) 诺利斯坝任工务员。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回国,任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技正。后历任四川省水利局工程师,涪江航道工程处处长,长城工程公司经理,全国善后救济总署兼任技正,水利部视察工程师,甘肃省水利局局长兼总工程师并兼任黄海水利委员会委员,东北水利总局顾问,1950 年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1953 年至2001年为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曾担任第六、七届北京市政协委员。
黄万里教授是著名水利工程专家,学识渊博,成就卓著。他是致力于跨学科研究河流水文与水流泥沙的先驱者之一。他深悉地理背景对河流地貌的巨大影响,才敢于指出三门峡水库规划设计的错误,反对修建大坝。历史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90 年代成书的《水经论丛·治水原理》,是他数十年来潜心研究治理黄河、长江等我国江河的重要学术总结。这里有对海河1963 年洪水和长江1998 年洪水的分析,有对黄淮海流域整治的意见和他提出的“分流淤灌治理黄河”的策略,有对长江三峡修建高坝可行性的讨论,以及“蓄、塞、浚、疏”的治河方法与原理。这些对于我国水利建设与江河治理的研究、规划和工程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万里教授治学严谨,坚信科学,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畏权势,仗义执言,讲真话、讲实话,光明磊落,是先生做人特点。他一生经历过那么多坎坷磨难和升降沉浮,也从未有丝毫的改变。这种勇气和无畏精神,来自于他对科学和真理的坚信不移,也来自于他对民众父老和国家民族的一颗赤诚之心。因为1931 年和1933 年的全国江河大水灾,促使他下决心改行,立志学水利,治黄河,救国救民。在1957 年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在头戴“右冠”、身受迫害的艰难岁月里,仍能“临危献璞”发表对黄河的治理意见。“文化大革命”中,他一边接受批判和劳动改造,一边却在研究和草拟他的“治理黄河方略”,赤子之心,可昭日月。
二、黄万里教授关于三门峡及三峡的论断
黄万里教授关于三门峡工程的主要论断是:不能在三门峡建坝;要建就必须建排沙设施(也有几位专家提出了类似的意见)。历史证明他的观点对了。由于没有排沙设施,三门峡水库蓄水后的第二年,泥沙就大量淤积。
黄万里教授关于三峡工程的主要论断是:由于长江上游存在大量鹅卵石,三峡不能建高坝,否则,重庆港将被淤死;同时,由于三峡工程浩大,投资巨额,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实践证明,黄老在三峡工程上的论断错了。首先,长江上没有那么多鹅卵石,长江委有实测资料为证,黄老估计的鹅卵石重量比实际情况多100多倍,同时,三峡下游的葛洲坝已经安全运行20多年了,如果黄老的预测是对的,那葛洲坝早就淤死了,可实际情况是葛洲坝淤积的鹅卵石量很少;其次,目前三峡工程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工程蓄水也已经快5年了,1800多亿的投资没有给国民经济带来多少冲击,三峡工程良好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还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器。
三、黄万里教授为何被众多反对三峡者奉为神
由于黄老在三门峡工程中的正确论断,加之黄老又反对三峡建高坝,以及黄老的右派经历、比较自信的个性,使得许多反对三峡者以为找到了真理的化身,特别是一些对三峡工程论证的情况不了解,对水利科学不熟悉的人,更是以为找到了反对三峡的力量和智慧。加上一些人在推波助澜,使得黄老几乎成了网络上反对三峡的神。
黄老被打成右派,是错误的。在改革开放以前,毛泽东是神,但网友们为了反对毛泽东这座神留下的东西,却无意中又塑造了黄万里这座神。黄老是赤子,但不是神!
科学是以事实和数据来说话的,不是某个人的言论为标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是疯狂的,所以,三门峡的论证也不可能做到科学,不同的意见或者反对的意见根本无法进入决策者的视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慢慢走上正轨,三峡的论证工作也吸取了三门峡工程的教训,充分让各方发表意见,因此三峡工程的论证工作是经得起检验的。潘家铮院士曾说:在三峡工程的论证工作中,不同的意见和反对的意见贡献最大,正是针对这些意见做论证工作,才使得三峡工程建设得更好。同样,吸取了三门峡教训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在三门峡水库下游120公里),已经建成并正常运行10年了。而且,在三门峡之后,中国人还在黄河干流上成功修建了多座水库。
四、美国水利界为何没有黄万里
作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修了5万多座水库,总蓄水量达13万亿立方米,是中国的20多倍(中国的水库总蓄水量为5千亿立方米),美国的水力资源开发率是中国的2倍多,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都可以达到100年一遇以上(中国大多还只有10-40年一遇,三峡完建后才能将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美国修了那么多大水库,为何没有出现黄万里现象呢?难道美国的大水库就没有淹没问题、没有引发地震和山体滑坡问题、没有生态和环境问题吗?非也。这些问题美国的水库一样会碰到。
1、美国的民主政体保证了各种意见能充分发表,不论是正面、反面、支持的、反对的,不会出现不同论证意见进入不了决策者视野的情况。但当达成一致意见后,就按这个方案去办。美国是一个科技发达、利益为主的国家,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美国人是相对理性的。
2、美国的反坝者(反坝意见)由来已久,但从来没有成为主流。所以,不论反坝者如何宣传、如何表演,美国人都能较理性看待他们的反对;也就是说,不论反坝者如何反对,该建的坝照建。就像伊拉克战争,作为美国的国家战略,要打,但有一个著名的反战母亲整天追着布什(这位反战母亲还被捕过);结果是反战的忙于反战,打仗的忙于打仗。也没有人说美国国内不民主。
3、美国人的科技素质、民主素质都较高。所以反坝理论无法在美国成为主流,既无法左右各种舆论,也无法左右政府的决策。不会出现中国许多网友,不熟悉水利、也不了解三峡的论证,只会反对或者只想反对的情况。
4、不会有人拿“黄万里现象”做文章。在美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反对者很多,所以,国内外都不太会拿“黄万里现象”做文章。其实,反坝者应该去反对小浪底(当然反对得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估计用黄万里的泥沙理论更能“说服人”。
无论如何,将来都不希望再出现黄万里现象,希望科技工不被打成右派,也希望项目论证的各种意见能充分发表;同时,希望网友们多一点水利科学知识,也希望“黄万里现象”不被炒作和利用。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