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要让竞争淘汰的到流浪者的街头去,社会主义则把受难者拉到建设者的队伍来。社会主义不能把丛林中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当作价值观念,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位大难中的受困百姓。之所以下岗和行乞者要为汶川地震出把力,关键是对社会主义痴心不改。
社会主义的主要困难,是在比选了这一体制的初期,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也正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才更加需要群策群力、同舟共济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把大灾中的受困群众搭救出来,团结和凝聚社会主义建设力量,去共同创造美好家园。这种理念在汶川地震的抢险救灾过程中,得到了真实体现。
难怪有人十分惊讶,在生产力水平仍然不高的人口大国,尽管总的物质基础确实还很薄弱,但抢大险救大灾的效率却不得不让人钦叹。如果有人把它全部归结为政府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说明他对社会主义了解不深,因为政府的动员能力是为其一,其二则是政府所依赖的民众基础。没有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任何组织都无法在大灾之中实现高度一致的共同目标。
其实世界各国已经看清了。今年以来,在南国雪害、藏独闹剧、汶川地震等一系列的事件中,中国之所以能够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说明决定的因素就是民众。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在于充分认识到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依靠群众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shijia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