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大地震后,人民群众爱心涌现,捐款捐物真忙,而且积极献血,血库都爆满,而且还有志愿者亲赴灾区冒险帮忙出力,到现在已达百万人的规模。一时间,社会上冷漠自私的风气少了很多,我们看到的是人们的热情与爱心,很多人又看到了民族的精神与希望。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好兆头,但是,人们不能只停步于献爱心,还有很多难事需要大家一起做好,我们才能切实的怀有生活在乐土中的希望。
哪些是难事呢?那些我们看似做不到的事情就是难事。比如,捐款之后很多人都担心这些捐款能否落到实处,落实捐款应该是件难事了。还有,能否让建造出的所有建筑都像那所震中不倒的希望小学那么抗震呢?在这次地震中我们听到了不少老师英勇牺牲自己救出学生的感人事迹。感人是相当的感人,但是我宁愿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让这样的事情根本没有必要发生。要达到这个目标,难吗?事后救火往往更吸引人,但我更希望有曲突徙薪的智慧与行动。
其实,事前防范总比事后救急要难。要做到事前防范,需要把许许多多的每件事情切实做好。要切实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做事的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严谨的精神、艰苦细致的作风、持之以恒的毅力、勇气等等,不然,事情就会欠缺作为,草草收场,留下一些隐患,就像千里之堤的蚁穴那样难以觉察,然后,蚁穴积累多了,到真正考验的时刻,才会发现光鲜的外表下是那么的虚弱。
要切实做好一件事以至每件事(在技术能力达到的情况下),要以防微杜渐的态度去让每一件能够做好的事保质完成,是不是难事?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难事。难事有多难?有时比付出生命还难得多。不然,就不会有人说出“我为易,留其难以待君”的话了。不过,虽然这么难,但我们不应失去信心。毕竟,我们曾经做到过。在曾经的一段时期里,信任广泛的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做的事情、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有广泛的质量保证的。虽然不失去信心,但还得有坚持吃苦的心理准备。我们可以看到,建造那所抗震的希望小学的X集团的X先生为了切实建造好这所小学,付出了多少艰辛努力。
说到付出艰苦,其实,人天生是趋利避害的,谁不希望过上安逸的生活,远离艰苦的生活呢?谁不愿意悠闲的躺在海滩晒太阳呢?有谁会觉得累死累活是一种享受呢?
先说说生命的价值或人的价值把。价值有一种度量标准:一个人担负的责任越多越大,这个人就越有价值。而当一个人放弃了他(她)的一些责任的时候,这个人也就贬值了。责任放弃得越多,这个人就越没价值。责任包括哪些呢?狭义的责任很容易想到,比如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直系亲属的责任等等。但是,不要忘了,人还有社会责任。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也是属于广义的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环境的保持良好状态出一份力,不然,当人们的不作为导致社会环境恶化时,生活在其中的人都可能遭殃,此即为放弃责任的应负后果。
人们经常责备“世风日下”,但是有没有问问自己又做了多少,把自己的责任都切实担负起来了吗?当一些人为假冒伪劣、诚信危机、豆腐渣工程、贪污腐败、社会治安等等深受伤害的时候,换个角度看看,这也是人们从总体上放弃很多社会责任所付出的代价。
我相信,当每个人能够切实担负其自己的所有责任时,社会也就良性发展了。然而,负起责任来,需要相当的艰苦努力,而当一部分人放弃了一些责任,而另一部分人却努力想维持社会正常发展而履行责任时,会发现他们不得不负起更多的责任,从而会活得更累。当所有人都畏避艰苦而逃避责任的时候,这个社会也就没有希望了。然而,任何时候都总有一些人,在付出更大的艰苦努力,从而,我们又看到了希望。
其实,负责未必都很艰苦。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切实做好事之后还有相当多的余暇可以悠闲的躺在海滩晒太阳的希望。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个人每周只需付出40个小时的工作努力就可以维持发展生存的地步了,而且必要劳动时间还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缩减的趋势。
我希望看到,在不太遥远的将来,人类能够把责任全部高效处理,高效的做事,把难事变成易事轻松处理,把很多事情防范于未然,出现问题也可以高效的解决,让乐观友爱信任从容等等代替感动揪心,然后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让生活变得更轻松美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