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继续做消费的奴隶,还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试探经济全球化之后资本主义的归宿
yupeng_success原创
1.资本主义之所以能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关键在于它能够刺激和促进消费,因此资本主义的企业得以扩大在生产,整个社会的经济规模可以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得以较快的增加。
2.企业扩大再生产同时加速了科技的进步,产品的质量、功能、和数量会持续提高。如果消费者的消费欲能持续的刺激,作为商品的产品会在功能、外观、质量上持续升级换代,理论上来说,这种升级换代的动力将是无限的,前提是有利润的产生。
3.关键的问题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是在任何时期都可以保持一致的,资本主义的企业要想源源不断的获得利润,所以会有持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的欲望,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基本功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却大大提高了商品的成本,利润也会随之增长。原先低利润的产品将会淘汰,这无疑会加剧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当然不能去指望资本主义的企业能成为慈善家体认到这种负担,作为资本家,它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刺激消费,从消费者手里夺取最后一分钱。
4.全球化时代(本质就是帝国主义阶段),企业获得利润的途径更加广泛,社会的财富实质上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一方面限制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促使得资本家更加细分市场,生产出功能更极端的产品(高端的更高端、低端的更简化,此外将一种产品的功能拆分成多个产品去实现)这无疑加大了消费者的负担。
——回首最近的20年里,我们购买的商品种类和功能是不是大大增加了呢?我们用于购买这些“生活必须品”(如手机)的开销是否也呈上涨趋势?这样的开销是否影响到了我们的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泛滥化、垃圾化就像毒品一样,既可以给人带来便利和娱乐,又被冠以时尚的代名使人追捧,人最终成为消费的奴隶!
5.反思。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的确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然而,无节制的发展某一科技,最终培育出来的只能是怪胎,它不断地消耗着人类的资源和智力。作为科学技术的结晶——商品——在资本家对利润如饥似渴的追逐下,必然要强加给消费者。
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必然决定了这样一种科技的发展动机是高度功利化的(它们宣扬的人性化科技,其实也是一种附加值,能够产生利润的),在这种制度下,绝大多数收入有限的消费者花费了更多的财力后才能得到基本的物品、享受到基本的服务。
6.结论和预期。如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一样,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者和商品需求者的目的,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也是不可能调和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消费之间的冲突,随着电子化、信息化商品的泛滥,有可能会被激化。
届时,对消费主义的抵制,必然会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基——市场经济。
消费意识的觉醒会使广大消费者自发联合起来,对资本家发起“不合作”运动。他们自己设计和生产他们所需要是产品,以某种形式的非商品经济方式实现产品、服务的分配和交换。
——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由此而诞生*****************************************************
消费的目的是什么?科技在人类生活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产品最有效的分配方式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最近几年我一直都在反复思考这些问题,并尝试做出解答。以上的文字是我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探讨,因为本人所学专业并不是政治经济学,很多思考难免偏颇,一些用词也难免不准确。希望大家参与讨论、批评、指正!
yupeng_success原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