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粮票”是在六、七十年代粮食供应紧张时期,国家为避免不法之徒跨区域倒买倒卖哄抬物价以至饿死人的现象出现,不得已出台的各地发行各自的粮票,老百姓按人口领取后凭票就可以买到平价的口粮的制度。后来随着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粮食除了自给尚能出口一部分。也就废除了这种不利流通的体制。但近些年,吃“财政饭”的人口居高不下,各地为保他们的饭碗、保工资”陆续又出台了一些“地方粮票”。它们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安定”的局面吗?
计生委、土地局、公安局、环保局、动检站等单位,国家为建设这几支队伍也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甚至在“罚没收入”的使用和分成上也赋于了他们相当大的权力。可能是工作繁重而又待遇优厚吧,越来越多的人走门子、挖窗户、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来。反正收入比别处高,那怕不是正式的。““骑着摩托,挎着枪,村村都有丈母娘”就是他们其中某些人的真实写照。然而随着国家基本国策的不断收紧;“罚没收入”管理的逐步规范化;再加上老百姓变得越来越觉悟,这些部门的好日子不再重现了。面对着一个个‘有背(景)而来的临时工、合同制、聘用制,撵回去吧。这些人个个比正式干部听话,而且做事守口如瓶。不少领导都习惯于把‘重要工作’交给他们去做。况且有的已到了退休的年龄都还没有转正,的确也不够意思。做为改革试点的某县,曾在一天内拟定了这些人的名单,要求他们第二天就下岗回家。谁知他们竟然个个是基层站、所的大小头目。不仅压着各种手续不移交,还一反常态地联合起来在县城包了宾馆集体大告状,整理的黑材料还有凭有据。吓得领导们慌忙取消了此项动议。可留下他们吧,再靠罚没提成养活他们已经不现实了。怎么办呢?你有政策我就有对策。
于是乎,在地方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支持下,在上级领导部门的默契配合下,这些部门开始明目张胆地截留上级权力和财政收入。为了保这些人的饭碗,有的地方十几年来除本地办的职高一直拒绝接受素质优良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本来该省里批准的占地,只要肯交钱,县里同样也可以办个‘地方粮票’的手续给你;环保局为了抓收入竟然要和企业订立分成协议;屠宰户只要按月交钱,动检站就可以把把检疫合格的印章交给你随意使用。还有轰动全国的“处女嫖娼案”、“戒毒所贩毒案”等等,这种事情屡屡在媒体上被披露,说明已不是个别现象。我们不得不怀疑国家公布的那些不合格的“假、冒、伪、劣”是不是因为它们没交钱的过?这不是拿政府的信誉开玩笑吗?前不久,我省某县曾经出台了一个“报一个二胎认罚5000元了事”的不成文的规矩,一夜间跑出不少计划外生育者。据说很大一批人根本就没有超生,只为花钱买个指标而已。因弄得过于沸沸扬扬才被市政府紧急叫停。更有甚者,上级部门开会、盖办公楼、家属楼竟要向基层摊派“罚款任务”。好象这些部门成了“地方税务局”。就连卖个烧饼之类的正当小本生意,都要办各种证照、常年交各种税费。而有着惊人暴利的违法犯罪分子只在偶尔被抓时交点小税税,值啊!绝对值!
由于收入走得全是见不的人的暗道,管理十分粗放。也给一些身居要职握有特权的人大肆侵吞公物、中饱私囊创造了良机。其敛财手段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据说有的人直到案发时还是各级领导钦定的各种“先进人物”。我曾多次为朋友因不带头盔上路摩托车被扣的事找过交警部门。闲聊中方知内中奥妙所在,辖区内共有摩托约2.5万辆,多为个人所有。象戴头盔这类小事查得稍紧点,人们就会养成习惯。每年只查俩、三次就没人在意,按每辆车一年被扣一次平均“花费”50元计算,几十名交警一年仅此一项就是上百万收入,而且很少有人要票据。难怪我的交警朋友开着自家几十万元的轿车见到我总会埋怨说;“你他妈老断哥们儿的财路”。
由此可见,没人违法乱纪就会断了这部分人的财路。违法乱纪的人多了,这些部门就得多招编外人员、多配好车。“地方粮票”使得执法者要靠“违法者”来养活,要执的法恐怕是越来越繁重。如果所有的“违法者”为捞回成本继续为非做歹恶性循环下去,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警惕“地方粮票”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