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有了公民社会 公民意识就一定能强国吗?
最近“公民社会“这个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频繁,用得也越来越时髦,连孩子说实话和抗震救灾都和“公民社会、公民意识”扯上了。从某些媒体上看,更为吃惊。原来我们中国人在抗震救灾以前都是奴隶,只要有了公民社会和公民意识,中国就可以融入世界,进入强国列。我到现在都没有迷瞪过来到底是啥逻辑??
公民这个词我就不多解释了。一些专家的解释可以写成书都没有问题。我就说点别的,公民的概念古罗马都有,区别与奴隶阶层。资产阶级革命后,公民这个词被重新被提出来。这个时期“公民”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它不仅仅只是在古罗马的时候带有身份的含义,而且比起古罗马来讲带有更多的政治含义。它不仅仅体现了公民在一个国家里的权利,更加昭示了国家和政府义务。公民社会更多的排除了来自由政府的干预,甚至在早期的理论把政府置于守夜人的角色,通俗的说就是给富人(最先变为资产阶级贵族和一些冒险家)竞争吹口哨,说句实话,其他的能不管就不管。当然谁享受更多的政府服务是不言而喻的。
公民意识是那个时候萌发的,更多的表现在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公民权利的诉求方面。当然这种诉求仅仅是作为守夜人政府的权责范围内的诉求。问题在于政府的权责更多的倾向于权贵阶层。至少在早期的资产阶级社会,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傻子都知道,不然爆发那样多民权和反压迫革命,都是吃饱了撑的。
其实,所谓的公民社会和公民意识都是相对于政府而言的。对于公民社会内部的事情,这些概念几乎保护不了多少人的权利,因为公民社会并非铁板一块。公民社会中总是有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总是有寡头和被压迫者的。在阶级和阶层或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协调上,公民社会、公民意识这些概念几乎起不了任何调节作用。
这里插一句,大家总以为官僚主义压迫是压迫,其实阶级、阶层甚至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压迫更加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作为官僚集团的压迫事实上可以归在前几类里面.在西方,官僚压迫时间很少,因为官僚作为一个阶级或阶层能独立掌握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时间不多。西方社会一直处于阶级或阶层的压迫下,甚至长期处在宗教的精神压迫下.在官僚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阶级或集团.老虎和豹子都是会吃人的,不要仅仅以为只有官僚压迫才是压迫,压迫本质一样,都是一部分人占有资源对另一部分人进行强破或压制。如果搞不明白,你就看不懂世界近现代的历史.
公民社会内部有何压迫呢,比如资本主义前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急剧对立的矛盾,就是表现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虽然目前有所缓解,但大多数国家都是有预防措施的.再比如社会寡头对其他民众的压迫.垄断集团对于其他压迫集团,不同种族之间的压迫,甚至不同性别之间的压迫,这些都是压迫.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垄断集团开始凸现作用,在这个时候美国等各国都制定了反托拉斯法,这些法律被誉为国家第二部宪法,第一部是对于政府官僚的限制,第二部是对付强势集团.包括许多对劳工、对妇女的保护的法律,以及凯恩斯主义的兴起等等。特别是二战以后,面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竞争,美国以及西欧特别注重对公民社会内部的权利架构的调节。反种族歧视,妇女歧视等等一系列的法律出台。大家所熟悉的蝙蝠侠、超人等一系列的故事都是表达了民众希望对强势集团有所限制。
再举一下我国的例子,比如我们面临房地产商的垄断压迫,将来面临国家的资源紧张,可能面临更多拥有资源人的压迫。这些都属于公民社会内部的东西.
我写这篇文章的意思就是说公民社会、公民意识的概念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啥新鲜玩意儿。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政府去一边傻不拉几的做守夜人,那是上上世纪的垃圾理论了,而是要负担更加的责任。仅仅会给富人吹口哨的政府一定不是好政府。对于像中国这样人口多,资源少的国家,矛盾一定少不了。中国不仅仅需要公民社会和公民意识,更需要的是政府的责任和对社会的整合。别小看整合这两个字,也许中国崛起的玄机就在这连两个字上。因为“看不见的手"一不小心就会乱摸的,国家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其实西方科技的发达也在于政府的整合和调节。如果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公民社会和公民意识,会掩盖许多矛盾,重蹈几个世纪前资本主义国家覆辙。如果真的是那样能够的话,我们中国人还就真的白活了100年。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