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强国论•人才篇-----中国人才战略研究

指点江山 · 2008-06-13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强国论•人才篇-----中国人才战略研究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则笑话,讲的是:我们的温总理对一起参加教育研讨会的各大名校校长说:“中国为什么老是出不了世界级的大师”,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笑之处,身为名校校长,居然这种问题也弄得不清不楚的------是体制的问题就说是体制的问题吧,若是别的,也别弄得那么搞笑了。那中国的教育到底是哪出了问题了,中国人这么多出几个诺贝尔得主不过分吧,也许有人说这是因为我们是**国家,在意识形态思维的作用下他们肯定是不会给我们颁什么奖的了,可是中国人仍然得了很多其它的大奖啊,这作何说?再者,这纯属阿Q精神的反映,如果第二天某个中国人得了诺贝尔奖的准是欢心鹊舞,奔走相告了,你说呢?
要破解这个“国家级难题”其实并不难,其实我们只要研究一下人才的科学培养过程就可以了!这好比种树,要慬得树生长的规律和习性,人才培养亦是如此!     ----这种思想我们古代就有了,但为什么我们现在反而弄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了呢,我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要在人才培养上求大求全-----这好比让一个飞机既能上天又能潜水,还能飞入太空(你看看美国的航天飞机就知道了,系统是够复杂了,但是其成功率不免难以保障了)-----这点不是说中国不应该培养方方面面的人才,而是不要指望在一个人身上充分拥有各种各样的技能-----这是完全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在个人的培养上求大求全是中国人才培养体制最大的 弊端!
要研究人才的培养规律,首先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培养怎么样的人才,前面已经说了,我们不能过分的要求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不合乎人的天性的,你见过 既能长出美味的果实的果树,又可以充当建筑用的“栋梁”的“全能树”吗----即使有,在众多树木当中,也是极少的(品种)?      中国需要的是更多的专业人才,    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级大国强国的强大基石了解并分析一下当今的形势就知道了,中国每年的毕业生很多,但都是“人才”吗,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中很多可能是潜在的“人才”(这“潜在性”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但是,中国每年的高技术含量的岗位都找不到合格的或者合适的专业人才,为什么呢,难道中国人还不够多吗?  ---------要知道的现实是:中国的大学生很多都是不得已选择了他们所学的专业(这是人才选拔机制的失败),他们也许兴趣广泛,但是他们只对别的科目感兴趣,唯一不感兴趣的科目可能就只有专业课了-------“今年考试不挂科,挂科只挂专业课”反映了这一实际!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中国人多啊,中国没必要求的都是全才,全才当然也要有,但只需要的是为数不多的一部分,中国需要的更多的对自己专业感兴趣的专业人才!   中国人多,好比拥有了一个世界最大级别的矿藏,里面同时蕴藏着多种金属,要看我们如何去如今提高淘金技术了,是为了某一种稀有的贵重金属而丢掉蕴藏极为丰富其它的一样宝贵的其它金属呢?丢三落四显然是极不应当的,因为就算我们国家大,也经不起这样低提取率(人才培养率)的淘金啊!矿藏是不可再生的,人虽然是一代又一代的,但是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也是经不起这样毫无效率的掠取的,再说了,推进中国产业结构化转变刻不容缓,这将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满足,中国该醒悟了!

是该回答上述问题的原因所在了,原因就在于中国高考制度的失当!为何说失当呢?因为它并非完全的失败,只是在选择人才方面过于倾向兴趣全面的人了--------设置的考查科目失当:科目过多而且很多是没必要的,没必要的科目对于专业人才来说意味着毁灭!“而且多”意味着“极专”的人才在高考竞争中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他不感兴趣也毫不擅长的科目----将来也不想在那一行业上做事!------是该结束英语教育的时候了,还有考物理的没必要再考生物和化学,学习化学生物的也没必要再考物理,中国的高考科目设置是为了选拔人才的吗?这不仅体现在了高考科目设置的失当上,更是反映在了人才培养要求上-----要求我们学生全面发展-----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违背了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这出现在尊崇科学马列主义的中国不能不说是悲哀!
上面谈到英语是毫无必要的,过多的无利于培养专业人才的科目只能说是对潜在人才的扼杀了!这就别说英语了,研究一下西方科学大师就知道了!非合作博弈论的创纳什青年时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潜在的精神病患者,但其对数学极度 感兴趣,他对语言十分不擅长-----他对记忆方面的事感到犹为吃力,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数学界的精英,并发明了至今仍热门的非合作博弈论,因此在他晚年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情况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要是发生在当今的中国那是无可想象的!当然,中国在刚建国时也有很多的例子,某大文豪也说过,要是在现在的高考下,他是不可能进入北京大学的!还有数学家华罗庚等-----其实认真研究下科学家的出身和成长过程也不难发现,很多科学家都是从许多人眼中的顽童或者毫不起眼的人中成长起来的(偏科是一大特色!),如爱因思坦-----像莫扎特式的天才毕竟是少数啊!(华罗庚相关简介见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6351.htm),由此观之,中国需要更多的伯乐,还有要在制度上形成一个对人才挖掘的机制!

从目标往回说:人才培养与选拔

再次说一下我们的目标,人尽其能是中国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这包括专业人才和“全能”式人才(要专则难全,全则难专),那么如何完善中国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呢?

人才培养是基于人才的,各种各样的人有着自己不同之处,而如何让培养者认识到这各自的不同以及利用各种不同人才的潜在特点而因材施教----这是一个难点,自古到今都是如此,外国也不例外!选拔是基于目标的,我们的目标应该设定为人要极其用,也就是说尽量使得“潜在的人才”流向适合他们的学科去(他们喜欢的或者擅长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是相辅相成的,选拔的同时培养,培养的时候选拔------这涉及一个扩大人才选拔途径的问题,不单是在高考上,包括特长生选拔------如果高考改为倾向专业人才的培养,这点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考查一下“黄冈中学”,不难发现:对特长生另设考试选拔(要的都是偏科生),在高考方面鼓励并培养更多的特长生竞赛-----对这竞赛感 觉很不满意,因为能通过竞赛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的高材生,而一般的院校并不吸纳这些竞赛获奖者----也就是说,偏科生很大程度上是无法找到可以与之特长相匹配的大学院校的,人才埋没因此产生!

我们来回顾一个熟语    “自古乱世出英雄”,    乱世-----这是对人才培养及选拔环境的描述,为啥乱世才出英雄啊?这是因为和平年代真的没有潜在英雄吗(潜在的人才),这是因为,古时的王朝并不希望有危及社稷的“英雄”产生,当然,英雄也未必是危及社稷的----“大将之才”不一定就危及社稷吧!可见“乱世”这种环境某种程度上给英雄的选拔和培养制造了充分的条件和土壤!乱世给了英雄们以施展某些特定才能的绝好舞台!还有选拔机制的不拘一格也是人才得以充分施展才华的条件!乱世使得无试可考,却可以使得更多的人才(英雄)得以产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可以社会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不仅在机制上要灵活得当,而且要制造人才培养及产生的“好土壤”!回顾一下西方工业大革命的历程以及文化运动的始终,我们就不难发现,在产生了一些启蒙式的人物(如牛顿等),西方的科技文化为何能在短短的几百年间得到这么充分的发展,以至于到了今日科学著作已经到了不是一人可以读完的地步,整个社会已经 到了紧密粘合在一起的地步,甚至于假如一个国家较小的话,他甚至不能有足够的人才来复制人类的整个文明----或者具体表现----工业结构!原因便在于在这些天才的人物的带领之下,使西方人认识到了科技以及科技发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于科学无比崇尚,他们对于科学人才的无比崇尚,以及对各式人才的极度呵护以及尊重,这坚实的社会基础使得他们的科技能迅猛发展-----人才的充分挖掘!
对于“乱世出英雄”的例子很多,毛泽东本人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从不慬军事的一介书生到被迫拿起来枪杆子,到最终以农村包围城市,从一介书生成长成为一代军事奇才,不能不说是环境对人才的影响的重要了!

再来说说人才发现及恰当培养的重要性,莫扎特小时候就对音乐极富天赋,他喜欢音乐,他父亲发现了他的特殊才华,对于他要求买乐器的请求并没有拒绝,而是支持和引导他在音乐上充分地展示自己,并到处寻求大师来培养他,使得莫扎特在极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世界级音乐大师!------这里反映了两点问题, 一个是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特殊爱好能不能支持,并且充分支持和引导,另一个问题是能不能获取良好的教育!举个例子:王安石笔下的神童仲永虽少有异才,其父也能发现其异才,但其却不能好好地求于大师以教导,却到处令其作诗炫耀于众人,到了成年之后,王安石再次见那神童时,已经平平如众人了!(请查看出处:http://hi.baidu.com/%D0%C2%C8%DD%D5%AB%CB%E6%B1%CA/blog/item/707d011e5bc90af01ad576f2.html)由此可以不当的教育或者引导对于人才培养的危害了!这种例子相信在现实中是极多的------一种是超越现时社会的异才,另一种则是合乎现时社会却得不得培养和挖掘!前者虽少,却可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前所未有所作用,后者稍多,但是得不到培养也是易于流失的一族!         
 当然,以上我举的都是异才的例子,但对于一般性专业人才和人才培养也是极有参考价值的,一个“潜在的人才”之所以能成为人才,其原因在于培养和发现的得当,使其恰如其能(特长)的展现自己,提高自己,这就应该成为我们人才培养制度的目标所在了!啥叫素质啊,专业的才叫有素质的,啥都知道一些,但是啥都不慬(不专业)的叫素质?-----摆正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刻不容缓,还有恰当科学地选择我国的人才选拔机制势在必行!

后记:
总结以上的关健所在:科学的人才培养及选拔:(1)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人尽其用,每个人都应该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岗位中去,不应该求大求全(个人培养上的);(2)人才的选拔要灵活且得当,选拔的目标是为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做好准备,要尊重人才的兴趣和爱好,科学地设置高考科目;(3)在社会环境上要营造好尊重各种各样的人才的氛围,让社会上的培养人才的机制更得当-----企业的,家庭的(主要还是家庭的),学校的(至关重要)。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