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崇拜的3个人物
http://www.mcoa.cn :崔士忠
从小到大,直到现在,我一共崇拜过3个人,童年,我崇拜的是孙悟空,青年,我崇拜的是鲁迅,中年直到现在,我崇拜的是毛泽东。
我和孙悟空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当时,村里可以看到露天电影,自从看了电影《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后,我便迷上了齐天大圣孙悟空。(我对孙悟空的反叛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执著精神很欣赏。)
后来,买孙悟空的小人书看,听村里的老年人讲孙悟空神通广大的传奇故事,是我最快乐的时候。特别是收音机里每天中午常志演播的快板评书《西游记》,更让我对孙悟空有了全面的了解,自此,孙悟空占据了我的整个空间,我嘴里说的、心里想的都是孙悟空,连走路的动作也向孙悟空靠拢,我还常常给大人表演孙悟空,老师偶尔讲到孙悟空,我也能兴奋半天,而且容不得别人说孙悟空半点坏话。我成了孙悟空的铁杆粉丝。
后来,我自己编写了一个孙悟空的小人书,还配上了连环画,大意是:在解放前,旧社会,人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劳苦大众的死亡率不断上升,阎王报告了玉帝,玉帝派太白金星去人间看个究竟。
太白金星把人间死亡人数剧增的原因禀明玉皇后,玉皇就派齐天大圣孙悟空带领10万天兵天将下界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知道后也去山里求来了千年老妖帮忙。演绎了一场正义和邪恶的惊天较量,孙悟空经历了千难万险,最后终于胜利。连环画图文并茂,一度在小学同学中争相传阅,后来不幸被母亲发现,以浪费纸笔为由,气愤的将其撕的粉碎。(那时候,本子和笔是用来写课本上的字的,除此以外的其他所有用途,一律视为浪费,必在严禁之列。同时撕毁的还有我根据《少林寺》电影画的一个连环画《少林寺》,当时《少林寺》在全国初影,能去县城电影院看《少林寺》的,只有一个同学,我就根据他的口述,画好后给同学们看。所有这些都是背着母亲在被窝里或者同学家里画的。)
后来,在母亲、我和孙悟空之间,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彻底消除了我对母亲的怨恨。
在我10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年秋天,我们村大旱,半年没下一滴雨,井里都抽不上水了,庄稼眼看都旱死了,村里的善男信女成立组织,向玉皇大帝求雨,并举行仪式,更有支书承诺,只要下雨,村里就唱4天大戏。
但求雨后10天过去了,太阳依然每天升起,碧空万里,丝毫没有下雨的意思。村里都在议论,这怎么办呀,求玉皇大帝也不行了。
那时候正是我对孙悟空最崇拜的时候,我画了孙悟空的画像贴到我在院子里用砖垒的、我放书的一个小庙里,(说是小庙,其实就是我自己用二十几块砖垒的一个简易的小屋,在院子的墙根,地下有小暗室,我放书和玩具用,)每天把玩,恋恋不舍。
但,这个孙悟空的小庙母亲却不承认,八月十五、春节等传统节日,母亲给家里的诸神烧香上供时,从来不给孙悟空上。
雨求不来,母亲也唠叨,求雨后的第十一天的一个黄昏,我忽然看到有2个小燕子从院子上空飞过,很低,是擦着房檐飞的,我马上意识到,要下雨了,我记得老师说过,燕子低飞要下雨。
我马上对母亲说:娘,还不如让我求孙悟空下一场雨呢,省得你们发愁了,也为乡亲们解一下急。母亲说:好呀,求孙悟空能行,前几年就是大旱,求谁也不行,后来求了孙悟空,孙悟空是老天爷外甥,就趁老天爷不注意,从老天爷屁股下偷出来雨布袋,下了一场雨。
我说,那我就去求孙悟空,再给我们下一场大雨。母亲说,上次是“善友”(善男信女的组织成员)求的,你能行吗?一个小孩儿。
我胸有成竹的说,我能行,但我有一个条件,如果我求的今天晚上下雨,你必须承认孙悟空在我们家的合法神位,每逢节日,象对待其他神一样,给孙悟空烧香上供。
母亲说,好,我答应你,反正你也不行。那么多大人求了10几天了,还有支书许愿唱戏,都不行,你能行?别说今天晚上,就是三天内能下雨,我也服你。
我说,我们谁也不能反悔,母亲说,好,谁也不反悔。
我煞有介事的走到孙悟空的小庙前,也不跪(倒是从来没有跪过),只是嘴里念念有词。
第二天,我还在睡觉,母亲就高兴的喊我了:“小忠的,快起床了,下雨了,下的好大,人们都在街上看雨呢,你也快去看看吧。”我一听,也喜出望外,赶紧起床出去,果然,院子里都是水,正在向外面流,久违的凉爽、湿润的清风拂面拂耳,一个字,真爽。
大街上都是人,大人、孩子,欢天喜地,街上的水更多,向村南的小河里流去。
每家每户都蒸了大白馒头,做了好菜,在家里给老天爷上供,感谢上天的及时雨。
我早早的在孙悟空的小庙前收拾了一番。中午,母亲也面带笑容的用“大锅盖”端着馒头、菜,给每个神上供,天爷、财神、三位老仙等,最后,母亲没有反悔,在孙悟空的小庙前也烧了香,上了供。
后来,几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早起,奶奶说,赶快把孙悟空的小庙毁掉,我昨天晚上梦了一个梦,孙悟空和诸神打起来了。孙悟空的小庙被毁了,我也大了,去县城上学了。
我和鲁迅
在中学,我迷上了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等,使我喜欢上了少年的鲁迅,我也在桌子的一角刻了个“早”字。
后来看鲁迅的杂文,看的上了瘾,喜欢杂文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鲁迅的杂文使我喜欢上壮年的鲁迅,我最欣赏鲁迅的“敢”字,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诚如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一、认为鲁迅有卓越的政治远见,指出“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二、认为鲁迅具有斗争精神,指出“他在黑暗和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他看清了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三、认为鲁迅具有牺牲精神,指出“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也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锋向他所憎恶的一切”。毛泽东从这三个方面的评价出发,总结出“鲁迅精神”,认为“鲁迅的一生就贯穿了这种精神”。最后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更加难能可贵。
在毛泽东眼中,鲁迅的文化性格,无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性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真实的表现,与“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毛泽东认定鲁迅是“空前的民族英雄”,可谓是本质性论断。因为他深刻地看到,在一个民族文化处于新旧交替之际,最需要有一种足以能够代表新文化本质特征的精神来作为整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建设新中国的凝聚剂。显然,毛泽东在鲁迅的身上找到了这种精神,这就是为人称道的“鲁迅精神”。
鲁迅看到,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奴隶社会”。鲁迅指出,在这个社会当中“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坟·灯下漫笔》)。在小说《狂人日记》中,鲁迅还形象地把这种社会的实质喻作“吃人”。在鲁迅看来,要彻底改变中国人民被奴役的状况,途径只有一条,即“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同上),从根本上根除“吃人”的社会基础与根源。因此,在鲁迅的文化选择中,他所选择的始终是一条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和新文化发展方向一致的道路。由于对以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亦称旧民主主义革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主义的根基,特别是思想文化的根基,依然保持着“内骨子是依旧的”(《朝花夕拾·范爱农》),“到现在还是如此”(《坟·灯下漫笔》)的“奴隶社会”现象,鲁迅感到了深深的失望。他说:“我觉得仿佛很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我觉得革命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华盖集·忽然想到》)辛亥革命后,鲁迅一度沉默,整日沉溺在“钞古碑”、“读佛经”之中,表现出对辛亥革命失望之情。正因为此,当“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时,鲁迅就以“一发而不可收”的气势,投身到这场以“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的运动中,进而成为这场运动的主将,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发展的方向。
毛泽东从中华民族新文化发展方向的高度来把握鲁迅的精神,也是符合鲁迅思想发展与精神特征的。在鲁迅的思想发展当中,鲁迅先后广泛地接受了包括18世纪西方启蒙主义和19世纪末所产生的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完成了现代性质的转变。但是,鲁迅不是“全盘西化”者。他对近代西方文化的接受,是基于中国社会现状有选择性的接受。当他以近代西方文化为参照对象来猛烈地抨击旧文化、旧道德、旧观念时,并没有忘记对民族文化当中优秀成分的吸收。即便是在十分激烈的时候,如主张“少读中国书”,甚至不读“中国书”,(《华盖集·青年必读书》)也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鲁迅是主张抛弃传统,全盘西化,而是出于他对“整体的反传统是合理地继承传统的前提”的逻辑认识与判断所得出的结论。(参见拙著《反省与选择——鲁迅文化观的多维透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鲁迅一贯认为,文化并不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在确立“惟有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思想之后,他明确指出:“几万万的群众自己做了支配自己命运的人”时,“一个簇新的、真正空前的社会制度就从地狱里涌现而出”(《南腔北调集·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了。因为使文化真正为大众所掌握,也就是思想启蒙要最终唤醒仍处在“昏睡”之中的大众的关键所在,而千百万大众的觉醒与崛起,也就必然会汇聚成一支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滚滚洪流,从而实现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宏伟目标。所以,毛泽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看到了鲁迅的精神所在,看到了鲁迅精神所体现的新文化方向,也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发展的方向。
在文化性格方面,毛泽东最为推崇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孺子牛精神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事实上,也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正直、善良,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威武不屈,不怕牺牲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的现代写照。在这方面,毛泽东与鲁迅有着极其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在他光辉的一生当中,他领导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弘扬民族正气,藐视一切“纸老虎”似的敌人,倡导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大无畏精神,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都可以说是与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孺子牛精神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完全一致的。与此同时,毛泽东与鲁迅在性格气质上的相似,也是他们在精神上、性格上具有内在关联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鲁迅的性格气质特点上来说,不论是他早期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昂扬和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精神,还是他在辛亥革命之后一度沉溺于“钞古碑”、“读佛经”而显示出一种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精神,都说明他是一个带有诗人性格气质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和现实人生的深刻认识和透辟理解,以及充满内在激情的思想表述,都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同样,在毛泽东身上,也具有一种诗人性格气质的特点。他既是一个杰出的政治领袖、卓越的军事指挥家、战略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和中国革命所具有的深刻与诗性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富有激情的。与鲁迅一样,毛泽东的理想、激情、信仰和人格,也都是具有诗意的。特别是他那种对中国社会前景和中国革命前途的展望,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怀。所以,毛泽东曾经说,鲁迅的心是和他相通的(转引自《人民日报》1977年5月21日社论)。认真比较现代中国这两位伟人的精神联系和文化性格,如果说毛泽东主要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以政治家的智慧和天才,使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历程,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纪元,那么,鲁迅则主要是思想、文化等领域,以思想家、文学家的智慧和天才,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和毛泽东的丰功伟绩都是永载史册的,是中国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和毛泽东
毛泽东主席好像知道未来,总是扯起未来的一角让大家看,至于未来的全貌,也只有毛主席自己可以知道。
我也是追星族,我的偶像是毛泽东。
---基辛格。
近几天,近2个月时间(今天是2006年8月16日),我一直沉迷于毛泽东主席,“毛主席”这3个字,像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魔力,深深的吸引着我,使我一天不吃饭都不知道饿,由于是一直在电脑前看的,看的眼睛红了几次,吃药、摸眼药水,稍有好转,又看,每天沉迷,特别是周六、日,每天看15、6个小时。很多时候是眼睛红着看的,眼睛疼着看的。
我也知道,身边所有的人,同事、家人,都在说我浪费时间,但我实在抗拒不了毛主席对我的强大吸引力。这使我认识了下面真理:世界上最厉害的一条真理。
世界上有一条最厉害的真理,现在认识到的人还很少,很多中国当代的优秀企业家都认识到了,他们都据此做出了骄人的成绩。这条真理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企业家战胜来势汹汹的外国企业家的法宝。(在任何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企业家、毛泽东思想”,就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这条真理是:谁最先关注毛主席,谁最先了解毛主席,谁最先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谁最先利用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精神指导行动和工作,谁就会最先受益,最先强大,最先幸福,最先拥有财富,最先受到人民的尊敬。
这个“谁”适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个人、家庭、公司、城市、民族、国家,直至包括整个人类。
这是一条真理,是一条已经被无数的历史证明,已经被当代的企业家证明,并且还会在未来得到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WBA,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并根据毛泽东思想确立了自己的幸福观和财富观:被家庭、企业和社会需要是最幸福、最富有的。
WBA的行为准则:幸福联盟,和谐共赢。
因为,当今世界,再也没有了孤独的幸福和灾难,个人、家庭、公司等WBA幸福大家庭成员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幸福。
21世纪未来50年,最少5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毛主席的伟大影响,将大大的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激发每个中国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大大提高中国新的先进文化(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21世纪中国文化)的凝聚力,使中国各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热情空前高涨,自信心大增;将会再一次唤醒中国的亿万工农群众,再一次掀起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祖国的高潮,使中国最广大的工农群众受益。每个中国人都会因为有幸生活在出过毛主席的国家而骄傲、自豪、扬眉吐气。
毛主席的影响将使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在21世纪得到空前发展,21世纪将真正成为中国人的世纪。
但是,所有这一切的总前提是,在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和贯彻毛泽东思想。
觉醒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了,他们已经顺先拿起了毛泽东思想的强大理论和思想武器,走在了前面,政府和工人、农民也应该及时觉醒,迎头赶上。
因为我发现,在人类群星璨烂的历史长河中,毛泽东就是那颗最耀眼的星,是光芒万丈的太阳,其他星与之相比,不禁黯然失色。
且看毛泽东的魅力:
魅力之一:
人类历史上集政(政权)教(信仰)合一于一身的领袖人物只有两个,一个是穆罕默德,他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建立了阿拉伯国家;另一个是毛泽东,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与过去几千年完全不同的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装。
两人创立的信仰,都是在历史走到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顺应时代而生,又影响、改变了历史的走向;都是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两个绝无仅有的政教巨人。其它巨头信仰,象基督教、佛教、儒家学说,都是由后世的统治者提倡才得以大行其道的。
魅力之二:
他对中国的影响是孔子加秦始皇。孔子和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最有影响的人物,孔子在思想方面,秦始皇在政治方面。
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今后,毛泽东思想倡导的“为人民服务”,也必然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领导精英乐意选择也别无选择,因为只有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才能够凝聚人心,统领社会思潮,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高歌猛进。
一些网民呼吁中央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30周年,表达了对毛主席的热爱,其实大家不用担心,毛泽东及其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任何执政者冷落毛泽东思想,中国必乱;倡导毛泽东思想,中国必强。
秦始皇创立的政治制度,使中国历史以统一为主流而不象欧洲四分五裂,毛泽东为新中国,创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
另外,毛泽东诗词表现出的魄力、情操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塑造不可低估。例如《沁园春·雪》是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壮丽颂歌,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将鼓舞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
魅力之三:
是伟大的T型天才,集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于一身,历史上罕见,而且各个领域的成就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军事方面更是独步古今,是站在昆仑之巅倚天抽宝剑的以弱胜强的无敌战神。
魅力之四:
他的不朽经历,他的革命关键时刻的特立独行,他的神一般的扭转乾坤的能力,他的魄力,他的浪漫情怀,他的人情味,他的梅花般的性格等等等等,无不散射着魅力光芒,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与劳苦大众鱼水难分的真挚感情,炽热而又至死不渝,中今中外的伟人无出其右。
他是一座金山,社会主导阶层的思维习惯﹑语言表述常可呈现他的印记,街边无牌小贩钟情他的游击战术,身心疲惫的创业者想起他就能重新升腾起高昂的斗志----总之,他是与民众有极大亲和力而又威严的具有超凡魅力的精神领袖,各类民众都可从他身上汲取智慧的养料。
魅力之五:
在毛泽东身上缠绕着许多神奇的东西。举例:
1、1927年9月9日他发动秋收起义,1976年9月9日去世,其间相隔49年,而49年他建立新中国,1949年到1976年是27年,跟1927年相合,99又是不凡的数字。他去世时间是刚跨入一天的零时十分,似乎对9月9日秋收起义开始武装夺权的日子深怀眷恋。
2、二十八画生:毛主席上学时曾以“28画生”为笔名诚征奇友(“毛泽东”三个字的繁体字是28画)。他的一生正好由3个28年组成。
1921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好28岁。1893年到1921年,正好28年。
28年后的1949年10月1日,他站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28年后的1976年9月9日0时10分,他老人家走完了自己伟大的一生,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巨大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3、8341部队。8341是他警卫团的编号。他享年83岁,执政41年。(遵义会议1935年算起,1935---1976年。)
4、唐山大地震、东北降陨石这些事情等等。
还有很多,都好像符合中国的玄学。
难道毛泽东真是天子下凡?
真是说不尽的毛泽东,令人眼花缭乱的毛泽东----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然不是很科学,但我信。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毛泽东(及其毛泽东思想)的英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锐气,重塑了民族性格,中华民族昂扬上进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和自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注定了古老的东方巨龙的腾飞已经是不可遏制。
毛泽东离我们远去了,他已化为一面旗帜、一种文化、一种象征,这样的伟人离去的越远,人们对他的思念愈深。
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毛主席万岁!
崔释中
2006-8-27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