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基础,是表现为实物以及实物有关的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不过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界以及自身社会的水平的提高,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也会不断的提高,这样人类创造出来的产品形式,服务内容越来越多,当产品少的时候,物物交换也许还是合适的,不过随着生产力发展造成的人类能够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造成社会分工的发展,特定的人群只生产特定的产品,不过因为社会分工造成的人的生产能力的多样性的复杂,以及人的本身的需求的多样性的复杂,使得单纯的物物的交换无法保证交换的顺利进行以及人的多样性需求的满足,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一种人人都有需求或者说占有产品比较多的人喜欢的物品作为货币,这样面对丰富的产出品以及人类丰富的需求,交换得以继续,大家互通有无,这里为什么说有一种情况是占有产品比较多的人喜欢的物品能作为货币呢?因为大家只要有了这种物品,就可以向这个人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这个能够解释现在只有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高度发达,能够生产出别人无法生产出的却不得不需要的产品,这个国家的货币具备成为全球货币的条件。
货币的出现是多样性的经济实体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以及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因为货币这个通货的出现,一个人只要拥有货币,就可以自己不劳动就可以通过手中的货币换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于是专职的商人就出现了,商人不参加社会生产的劳动,但是却能够通过手中的货币先换取一部分“甲人群”的货物,然后将货物倒卖到急需要这种货物的“乙人群”手中,并获得比原来多得多的货币,商人只要能够自己的辨别物品的多样性的分布的特性以及人们的需求的特性,就可以通过倒卖的手段实现货币的急剧积累,获得巨大的社会财富,这样不参加社会劳动的商人手中的货币越来越多,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越来越多,这样在商业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而且商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情报网络以及组织网络实现对人民必需的某种物品的囤积,这样就更加可以获得货币,从而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占有了社会的财富,从而也就控制了经济的资源以及运行。商人不从事社会生产却能够通过货币的占有来获得别人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
商人的职业特性以及对自己财富占有的考虑,获得更多财富的考虑,他们往往具备参与政治的能力,甚至控制政治的能力,因为控制了社会财富就可以控制一定的人群,从而让这些人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特别是多个国家并存,乱世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商业的无国界,商人的这个优势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据说当年的齐国就是利用自己的鱼盐之利,通过发展商业而迅速崛起的,而这个政策的实行者管仲本身就是商人出身,可见商业对社会财富积累的聚合效应。相比那个时候,商人的社会地位应该是比较高的,在一些国家商人直接参与了政治,甚至当上了大官,例如吕不韦就是商人从政的佼佼者,可是如果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统时代,作为天下的头头皇帝就必然会商人积累的巨额的社会财富产生疑虑,皇帝出于维护自己家天下的考虑,必然会对商人进行压制,汉武帝在这个方面无疑就是始创者,他开启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农抑商的历史时代。这个也就是在汉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像吕不韦一样能够左右政局和影响历史发展的大商人。因为大一统的局面以及皇帝对商人的戒心,使得中国没有进入向西方一样的商人与政权结合的重商主义时代,皇帝也就无法通过与商人的联合或者通过商人对财富的控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当商人没有得到压制,他们通过手中的货币来占有资源,调控资源,组织生产,交换,分配的时候,商人的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因为中国的商人受到压制,于是中国就没有进入货币财富占政权主题的资本与政权结合的资本主义时代,皇帝没有通过与商人的联姻来维护自己的政权。
但是皇帝需要通过别的方式来控制社会,维护自己的统治的稳定,他培养了一个死党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于是中国出现了儒家思想占主导的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的出现反映了没有走向资本主义的中国的社会统治的思想基础,皇帝与这个阶层相结合,来完成对天下的占有与统治,这个思想为基础的各种反映家天下的观念开始大行其道,实现对民众思想的控制,从而实现皇帝统治的合法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美国人搞的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的扩张的策略,其实我们古代的皇帝们早就开始搞了,从这个意义上现在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思想纯粹就是在扯淡。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基础在汉朝开始壮大,隋唐时期,这个思想反映的社会机制开始发展,在明清时期,士大夫阶层彻底形成。但是因为皇帝没有通过社会财富的占有,经济活动的掌控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皇帝与他的家丁士大夫阶层就通过贪污,霸占等不正当手段直接完成对财富的占有,从而护卫其统治。过去读书人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就是这个情况的反映吗?这个不从事社会生产的整天读书考功名的人后来成为皇帝家丁后占有的巨大的财富其实并不是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也不是像商人一样通过倒卖产品获得的,而是通过贪污,霸占,或者好一点皇帝赐予的方式获得,而这种方式的统治没有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反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后期,统治阶级腐化的时候,于是中国历史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一直转到清朝,这种方式的统治不具备自身的经济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中国政府如果放弃经济智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政府的结果,要么是中国进入资本占主导的资本主义时代(因为民族资本的弱小,很有可能是官僚买办资本主义),要么就是回到中国历史发展的老路上,现在的一群人代替了过去的一个皇帝,共产党成为新的儒家士大夫阶层),不过因为外部世界的强势,共产党很有可能因为自己废掉了自身的经济智能而傀儡化,继续清末老佛爷的路子。但是如果中国共产党能够完善自身管理的同时,改善加强其经济智能,并加强社会公平机制的建设,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很有可能走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阳光大道----政权,经济,责任的完美结合。
另外当商业成为政权的组织势力的时候,商人对财富的巨大贪欲促使他们不断的敛财,因为占有货币即可以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商人们纯粹的倒卖或者控制生产活动获得的财富来的太慢,而且还需要动脑筋,还有风险,于是一种纯粹不通过的货币购买实物来增加货币的经济活动出现了,也就是纯粹的钱生钱,仅仅货币层面的这种交换或者创造活动又可以称为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就是玩钱的经济活动,就像产生虚拟经济的原因一样,虚拟经济是不直接创造实物财富的经济活动,不过虚拟经济能够起到实物财富的配置作用,是为生产(创造财富)和生活(消费活动)服务的。只有虚拟经济层面的分配格局符合实体经济中个人的贡献格局的时候,社会才算是公平的,只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符合时,才会促进社会的长远持续发展。
但是任何东西,只要沾上人的私欲就会出现问题,私人财富膨胀到极点,玩钱玩的太熟了,就会出现一些人通过玩钱来无偿占有别人劳动创造的财富的现象,这个就是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控制社会财富的实质途径---金融资本,后来扩张到全球范围内,这就成为国际资本掠夺别的国家财富的主要途径---国际金融资本,现在美国印票子换取中国的商品,以及通过收购,投资来掠夺中国经济的情况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种经济模式能够短期促进经济的发展,可是因为不劳动无偿占有劳动者的财富,社会发展的基础就是不公平的,此种社会发展路径的最终结局就是因为自身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自我毁灭。
中国之所以没有在生产力获得突破并在近代引领人类科技的发展,我个人觉得与汉朝出现的儒家独大,并在后来儒家思想逐渐与皇权结合完成自身制度的构建并压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失去平衡,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被阉割掉了,而中国社会的年轻人却整天沉浸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自己的大好年华,而在有了功名后却又沉浸于敛财而不是创造社会财富。思想的禁锢使得中国人没有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认识自然界以及自身的能力基础上的生产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中国人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英语的学习上必然影响中国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削弱中国人的能力,对以后发展造成隐患。而西方社会后来能超越中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大学,大学是知识的堡垒,是从事对自然界以及自身研究的地方,这种大学模式源于阿拉伯人,可能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时期也有这样的组织,可惜后来的大一统以及儒家与皇权的结合破坏了这种机构,而西方因为在罗马衰亡之后,几乎没有出现大一统的局面,各种权力也不是绝对的,这样新的思想以及知识能够在那里生根发芽。不过正如中国的皇权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西方社会后来出现资本的庞大也必将将西方社会的发展引向歧途。
可能最终阻碍人类历史发展的因素就是人自身永远得不到满足的私欲。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