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象一个“西医”,其货币政策似乎只会用“广谱抗生素”。
对于通货膨胀的现象,央行似乎不愿意问清楚通货膨胀原因,感冒了就用“退烧药”。这样做就容易坏事。感冒有热感冒,也有冷感冒。如果是冷感冒,你当热感冒治,可能还会加重病情。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来源的认识最初比较混乱,一些所谓“曝光度”很高的“经济学家”、“首席经济学家”临时翻看教科书或者凭书本知识记忆,强调我国通胀要么是国内总需求因素,要么是民工工资发多了,说人民币发多行多了。到现在,这些人发现自己错了,赶快改口:“噢,就是,是美国的美元惹的祸,是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民间早有人士认识到,我国通货膨行根本原因不在于我国,而在于美国长期发债之后赖账、临时转嫁危机的货币政策所致,是通过美元过度发行引发全球通过膨胀所致。
因此,要治理我国通胀本该对准境外因素,施加自己的影响力,从根源上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央行这老兄虽然认识到通胀的原因,但,就是不愿对自己的“洋师傅”说不。到了国内,就只有一个办法:抓住现象,丢掉本质;治理标枝,不治根本。到头来,也只有假装不知道,用治理热感冒的方法治理冷感冒。追究起来,还可以搬出美国教科书来说:“金融学原理是这样说的啊!”
目前,初级产品成本上升带来的是经济走低,这老兄却用冷却经济的货币政策让经济更冷到现在,搞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日子难过。外资企业大多靠出口过日子,背后又有外资银行支持着,自然不会受到央行的调控。都这样了,央行那位老兄,还不善罢干休,最近几天在美国和欧洲开会期间就放言还有更猛的措施。实在是看不明白啊。
关于流动性过剩。主要原因是外贸顺差大、外商投资多、热钱流入多导致货币增发。现在却让民族企业去承担治理流动性过剩的后果,完全是张冠李戴,故意打错对象。有本事你去修改超国民待遇的“外商投资条例”,有本事你去卖掉美国的垃圾债券,有本事你去采取强势措施治理热钱,有本事你去找找惹祸的“洋鬼子”。现在可好,打着治理党和国家最忧心问题的大旗,做了实质上伤害民族经济的事情。
从紧的货币政策,紧了民族企业,松了外资企业。外资在从紧货币政策中只会获益。银行流动性被收过去了,但是外资企业主体的资金仍可以自由支配的,银行没办法,只有压缩国内企业的信贷了。这很可能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国内企业将又一次廉价被外资收购。
从紧货币政策抽干了股市资金,压缩了国内企业信贷。从宏观面上看经济走低,股市资金缺乏;从微观面上看,国内企业生产陷入困境,利润枯竭。最终,企业的价值缩水,企业资产价格下降。此时外资正资金充裕,虎视眈眈,等着吞噬一个个猎物!
值得警惕啊!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