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事件发生后,网上一时热闹了起来,许多人觉得悟到了不少东西:比如“三仇”问题,就是仇富、仇官、仇警的问题。于是许多人长篇大论地“论”了起来,写出了许多文章。但归纳起来,意见无非是两类,一类:“三仇”是群众思想上的毒瘤,如果不及早去除,必定对社会造成起来越大的危害;另一类:要正视“三仇”的社会根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否则会影响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进程。
这两类说得都很有道理,都是从国家民族发展大局出发来考虑问题,结论也都一样:都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共产党历来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处理问题的好方法。从群众中发现问题,站在群众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再回到群众中去执行,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现在我们就站在群众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所谓的“三仇”问题。
《红楼梦》上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们说: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三仇”。
研究一下所谓的“三仇”,如果加以归类的话,实际上可以缩减为“一仇”。
因为“警”也是“官”,所以所谓“仇警”也是“仇官”。更进一步,所谓“仇官”也可以合并到“仇富”里头。为什么呢?因为群众看似“仇官”实际上并不是“仇”所有官。中国的官很多,但中国群众却会有选择的“仇”,而且也不一定只仇大官。包公的官不算小,群众却不“仇”;村长官不大,群众有时却很“仇”。看来群众“仇”的官指的是“富官”,而且是以非正当途径富起来的官。小布什拥有自己的农场,当了总统,算是一个“富官”,好象群众不仇他。董建华亿万富翁,当了香港的特首,好象香港人也不“仇”他。
同样,中国的富人很多,但中国群众却有选择的“仇”。洋人比尔盖茨很有钱,好像没有多少对他“仇”。有人说盖茨是洋人,所以不仇,那么土生土长的中国富人也不少,好象群众也不是全都仇,而恰恰相反,是尊敬。这例子很多,你我身边举不胜举。相反,现在的房价稍有回落,一些“地产协会”、“国土局”、“专家”就开始出面说情,要求“救市”,这些人在为谁说话?群众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们能不仇吗?官商勾结,成本不过一平方一千多元的房子,愣能卖到一平方一万元以上,这差价都跑到哪里去了,群众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们能不仇吗?信阳国土局领导们为自己建实际价值200万元的别墅而只需付20万元,群众能不“仇”吗?成克杰“间接”贪污4000万,却好意思在党政干部会议上纵论清廉发展经济,群众能不“仇”吗?前长春市委书记 米凤 君在高级宾馆嫖遍百名小姐,这样的官群众能不“仇”吗?重庆市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贪污2000多万元,群众能不“仇”吗?这样的例子,在现在的中国可以举出十万例以上。
我们一直在提要建设“和谐社会”,要“共同富裕”,然而当群众发现实际上有些人的行为并不“和谐”,也不打算“共同”富裕时,他们当然会“仇”起来。
大道理不用多说,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反对“三仇”的人心里比谁都明白,只不过他是在为自己的心虚做东张西望的辩解罢了。
因此所谓的“三仇”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群众仇的只有一类:仇的是“不义之财”,仇的是社会缺乏公平、公正与正义。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仇”实际上是“一仇”。
不管社会上有“三仇”想法的人有多少,也不管社会上“被三仇”的人有多少,做为一个想有所为的政府理所应当地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群众产生的仇的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就是社会失之于公正、公平正义的原则,再加上自己没有表达自己情绪的地方。所以自己“周边一旦有事”,就不免想趁机宣泄一下。
有人总结曰:这种“三仇”是社会毒瘤,要清除。这种处理方法说到底是一种“防”的方法,如此的防下去,早晚有一天群众这个“川”就会真的“溃”起来,到那时侯“伤人必多”,后悔就晚了。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
记得很早以前一句很时髦倒也很能说明问题的一句话:群众的眼晴是雪亮的。毛泽东说:群众是很有智慧的,而我们往往愚昧无知。群众的“仇”是某些人的行为造成的,是群众对生存环境不满的一种自然流露形式。而某些人的行为是不完善的制度造成的。优化制度,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规范了人的行为,社会才会有公平公正与正义,社会有了公平公正与正义,群众自然就不“仇”了。
我们要制造一个去除“三仇”的环境,制造的方法就是要努力建立一个完善的群众能真正参政议政监督政府的制度,不做面子活儿,不图好看,只图好用。而好用与否,关键还要看群众是否满意。
因此“三仇”不是社会毒瘤,而是一种社会正义感的流露,是一件大好事。我们不但不反对,而且还应该大力支持,欢迎大家有“仇”就表露出来,如此才能暴露并发现社会问题,进而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社会有了公平、公正与正义,民气必顺,民气顺了,民心就会回归。如此一来,则社会和谐,国家民族繁荣昌盛,必定指日可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