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桥人格中可贵的一面
谷粱
标题即开宗明义:张春桥的人格“其他各面”是上不得台面的、是龌龊不堪的,仅有此“一面”方有可取之处!
这就如同人们常说的“秦桧还有三个朋友”!
中国前副总理张春桥去世19天后,中国官方才以一篇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新华社“通稿”对外公布了他的死讯。消息仍称其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并用了“病亡”一词。美国之音认为,推迟宣布张的死讯可能是由于“中国政府或许依然拿不准如何评价他的历史作用”。
简明、客观,毫不拖泥带水,显示出的深厚功底。
同样,本文无意也无力涉及张春桥的历史作用问题,原因是作为一个曾经沉浮于中国高层政治漩涡中的历史人物,张春桥不仅有被其主子毛泽东赏识的过人才华和能力,更有其复杂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和政治理念。尽管张春桥是所谓的“四人帮”中的一员大将,但有一点不能否认,那就是:他在自己的政治生命被宣告死亡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背叛自己、不出卖他人的人格和品质是我们很多人都不具备的。
“张春桥不仅有被其主子毛泽东赏识的过人才华和能力”:
“主子”一词凸显的立场之明确、态度之鲜明,这的确比那个两面三刀的“永不翻案”强多了,倒跟本人行文中习惯称美国为买办、洋奴的“主子”异曲而同工。
“更有其复杂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和政治理念。”:
“复杂”一词用得好,韵味无穷!
“但有一点不能否认”:
笔法高明,佩服之至!什么叫“部分肯定、整体否定”?这就是!
当然,张春桥于彼时彼地所表现出的这种人格和品质更多地不是依靠其个人品德、素质、修养及性格,而主要是依靠其政治理念支撑的。深谙中共党史的学者高文谦在其《晚年周恩来》一书中揭示了张春桥的政治理念的形成脉络与根源。他写道:“张春桥(于1975年3月——本文笔者加注)发表了《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一文,阐发了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思想,鼓吹‘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打土围子’、扫除‘资产风’、‘在一切领域、在革命发展的一切阶段始终坚持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应该说,毛并没有看错人,他在四届人大组阁之争中,顶住众人的压力,坚持不让查张的历史问题,是有政治眼光的。而张春桥也没有辜负毛保他的一片苦心。这篇被称为‘张春桥思想’的文章,确实深得毛晚年思想的真传。”
本段的行文、用词,鲜明地体现了的立场!但的立场绝不是“左派”的立场!
“当然,张春桥于彼时彼地所表现出的这种人格和品质更多地不是依靠其个人品德、素质、修养及性格,而主要是依靠其政治理念支撑的。”看看这段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张春桥的品德、素质、修养及性格的低劣,张春桥彼时彼地所表现出的人格和品质,而是“靠政治信念支撑的”,言外之意,张春桥的表现是被“政治信念”“洗脑”的结果,而这能给张春桥“洗脑”的“政治信念”自然跟街头的“传销”一样“邪恶”(谷粱先生没这样说,但我想,这跟谷粱先生想表达的意思应该不会有太大的距离)。
“鼓吹‘破除资产阶级法权’”:“鼓吹”在汉语语境中,某些情况下虽可以作为“中性词”,但更多的是作为“贬义词”出现的,换句话说,张春桥的政治主张,这位谷粱先生是不以为然的。
“应该说,毛并没有看错人,他在四届人大组阁之争中,顶住众人的压力,坚持不让查张的历史问题,是有政治眼光的。”:
事实上张春桥压根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历史问题”,而按这位谷粱先生的行文,言外之意是张春桥“有历史问题”,这还不算,毛“顶住众人的压力”“坚持不让查”,请问这是怎样的“政治眼光”?这样的“政治眼光”直接说成“阴谋诡计”是不是更贴切呢?
以前听说过什么“春秋笔法”,看来这位谷粱先生深谙个中三味!
“这篇被称为‘张春桥思想’的文章,确实深得毛晚年思想的真传。”:
张的“思想”就是毛的“晚年思想”,这位张春桥已被其“政治信念”“洗脑”、“绑架”,毛的“晚年思想”不是“邪教”又能是什么?
众所周知,毛泽东死后,邓系人马大翻身,并策划、导演了所谓的“审判江青及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闹剧,以期从侧面对毛进行政治清算。《晚年周恩来》一书披露了张春桥受审时的一些内幕:“据知情人说,当年在审判张春桥时,审判人员怕他在法庭上胡说乱道,曾事先问他什么话要讲。张表示除非如实进行报道,否则他不准备讲。后来在审判人员的一再追问下,张春桥说了这样一番话:毛主席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的精神和原则是永存的。如果执政的共产党不认真解决蜕化变质的问题,成为特权阶级,脱离广大人民群众,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那么人民群众迟早会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再一次起来革命,打倒党内的资产阶级。”(遗憾的是,如今的中国社会现实已不幸被张春桥言中了一半,而只剩下另一半了……)
“张春桥说了这样一番话:毛主席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的精神和原则是永存的。如果执政的共产党不认真解决蜕化变质的问题,成为特权阶级,脱离广大人民群众,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那么人民群众迟早会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再一次起来革命,打倒党内的资产阶级。”(遗憾的是,如今的中国社会现实已不幸被张春桥言中了一半,而只剩下另一半了……)”:
这一段非常好,这句话的的确确是张春桥说的,他表明张春桥的确领悟了毛主席发动文革的真正目的,张春桥的确可以用“伟大”称之。
估计很多“左派”人士为该文欢呼,相当程度上源于这段文字。
张春桥说的是实情,谷粱先生对这段文字的引用也没有歪曲,但笔者在这里提请读者注意:毛主席、张春桥他们发动的文革,只是要“打倒党内的资产阶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党的领导而绝不是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
现在,面对共产党党内腐败这一事实,“左派”与“右派”的“认识”“一致”又“不一致”。“一致”是双方都承认共产党党内腐败严重;“不一致”是双方对“腐败”产生的根源认识不一致,“左派”认为共产党脱离了群众、没有了群众监督才出现如此“腐败”,因而要清除党内腐败,必须恢复群众监督;而“右派”认为“腐败”源于一党独裁,因而要搞西方所谓的“多党制”。
而普通民众是分不清那么多的,他们只是感受到共产党党内的“腐败”对他们的损害(而且还有相当多的是买办、洋奴嫁祸共产党的),怨气相当大,因而极有可能被“右派”利用。
这位谷粱先生的这段文字,“左派”叫好,难道“右派”就不叫好了吗?
张春桥在“法庭”上以一言不发的方式对抗“审判”的情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三国演义》中那位信奉“烈女嫁一夫,忠臣事一主”的老将军黄忠。长沙一战失利后,黄忠终日闭门谢客。关云长数度登门求见,均被拒之门外。其家人称黄忠说自己“愧对苍天,羞做降将”。黄忠越是如此,关云长就越是对这位神勇且忠义并故意将箭射在自己盔缨上的老将军心生钦佩和敬重。与此相反,那个“食其禄而杀其主,居其土而献其地”的魏延险些被怒不可遏的诸葛亮令刀斧手推下去斩了。此外,据说过去生活在太平洋某岛屿上的一个土著部落对待贸然闯入其领地的陌生人以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对那些被擒后仍面不改色、视死如归的陌生人,马上将其由俘虏转而敬为上宾;相反,对那些被捉后便魂飞魄散、哀号求饶的陌生人,二话不说,一刀了之!
笔者的思维方式可能就像谷粱先生笔下的张春桥:“复杂”,笔者读完这段文章,联想到的是“贪官同盟”,某些败露的贪官宁可自杀身亡也决不配合调查人员打开突破口,而是“死了我一个,幸福一家人”、“死了我一个,幸福一群人”(这样“勇于牺牲”的“勇士”,其家人往往由其同伙照料!)。
当然,这里绝不是在为张春桥唱挽歌,更不是赞赏他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心领神会与赤胆忠心。只是与时下人格分裂、道德沦丧、敌我阵营瞬息万变、所有原则都可以拿到利益市场中去标价交易等等污七八糟的东西充斥中国的现状相比,张春桥的这种人格和品质实在是越发显得难能可贵、弥足珍贵…
“当然,这里绝不是在为张春桥唱挽歌,更不是赞赏他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心领神会与赤胆忠心。”:
话说得何等明确!这位谷粱先生已经明确告诉“左派”们,人家不是为张春桥唱“挽歌”、唱“赞歌”,“更不是赞赏他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心领神会与赤胆忠心”,人家看重的只是张春桥“忠于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信仰虽九死而不悔,仅此而已!人家是拿张春桥对自己信仰的坚定来告诫、教育本集团的人要“信仰坚定、不要动摇”,“要坚持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据说蒋介石集团从大陆败退前夕,在西南地区开办了几期“游击干部训练班”,所用教材居然是共产党的游击战教材。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