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自成进城——革封建官僚文化的命
中国经历了数千年封建社会,虽然早在百年前覆灭,中间也经受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的冲击,但始终能维系上千年,封建文化与思想能够深入渗透到几乎每个人灵魂。一是儒家思想、二是封建官场文化、三是小农思想。有了这三条“精髓”,几乎可以挫败任何一次革命,仅仅让革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中国历史曾爆发千百次起义,从秦末陈胜吴广、西汉末赤眉绿林军、东汉末黄巾军、隋末瓦岗军。。。一直到清末的义和团。除了被镇压,就是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这似乎成为一种历史规律。最为典型就是明末李自成起义,至于起义原因就不详细说明了,这是任何一个朝代爆发革命的惯性,官场腐败黑暗、苛捐杂税沉重、豪强士绅。。。正是由于诸多恶性因素汇集了革命力量的源泉,才存在推翻腐朽政权的可能性。当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建立大顺政权仅仅23天,就被入关满清军队赶出了北京城,最后直至被地主武装杀害与剿灭。如果单从历史角度来看,这很好理解,就是一个政权的争夺问题,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了。如果贯穿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或者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特点,就会发现中国农民起义始终没有摆脱某种文化的束缚,这种文化就是开始讲过封建文化。李自成起义时性质是人民反抗压迫的革命斗争,是代表着社会底层人民利益,通过暴力手段获取利益的一支武装力量,因此能够得到广泛社会支持,所以能够推翻明朝腐朽政权。但当推翻明政权后,李自成开始建立政权,称帝封王,赏金封地,犒赏有功之臣,腰身一变,又从代表底层人民革命武装变为新兴地主阶级,从新骑在了人民头上。虽然不能怪当时的李自成,因为李和当时的人还没有思想家及哲学家,还不能找到比封建社会更先进的资本主义乃至社会主义。但事实却还是说他的举动仍然是改朝换代,逃不掉灭亡的命运。这实际上就陷入了人民革命斗争的漩涡,推翻一个腐朽政权,自己重新成为压迫人民新的统治者。
不仅仅封建社会,包括近现代任何一次革命,都很难摆脱这种漩涡,虽然革命的性质与目的发生了很大变化。归纳原因,个人认为
儒家思想。儒家核心之一就是礼治,即人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虽然经过近现代社会革命后,这种儒家礼教被遗忘甚至被抛弃了许多,但其思想还是不经意的深入了很多人骨髓里,很多人早年参加革命,当革命成功后,就有着一种打江山做江山的心态,有了诸多特权、享受了别普通人没有的待遇,这无意中就形成了一种等级制度,也不经意的再次陷入了历史漩涡。
官场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官场文化,很有渊源。按照现在正常说法官场文化就是官场的潜规则,许多自古就形成的许多暗箱操作腐朽的东西。我在这里要说的官场文化,是从古传续至今的一种官场意识,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无论在古代、还是近现代,虽很多人初衷都是抱着为国为民的心态投身官场甚至革命,但在潜意识里都有一种建功立业、名留青史、满载而归的心态。那如何建功立业、名留青史呢,肯定就只有官做到越高越好,荣誉越多越好,特权越大越好。这不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官僚特权思想。
小农思想。单纯从定义上来看小农思想,很好理解。但如果换个角度看任何一次革命,包括现代革命,就是把剥削者压迫者的财产分给穷人,再来个论功行赏,那么这与绿林好汉没多大区别。实质上与千年的小农意识有很大影响。不论是古代近代的农民起义,还是现代的革命战争,往往在成功后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意识,想着在胜利果实中分得一杯美餐。但如何防止等级社会再次上演,几乎所有人没有想过,只不过是一次财富再分配。
纵观历史,人民起义与革命失败直接原因除了与统治力量对比悬殊遭到镇压失败外,就是没有跳出一个周期律:封爵拜将、打天下、坐天下、享天下,一人有功,惠及子孙,导致政怠宦成、求荣取辱。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说说毛泽东主席发动一系列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当今很多人对这场革命缺乏一场深层次的理解。一方面单纯认为文革是一场“浩劫”是中国人斗中国人,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使上上下下都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当中,同时让一些人失去了自由乃至生命包括当年打天下的老革命(这也是官方大致定论);另一面又把文革及其别的运动当成看成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单纯认为只要没有文革,经济就会全面“腾飞”;最后就是文革看成是毛泽东主席对个人权力欲望一种表现。。。这就没说什么话说了,完全是造谣中的别有用心。新中国建立后,很多当年打天下共产党员及老革命成了新政权的主导者,享受了特别的待遇,一种等级制度不自然就悄悄形成,虽然当时很多人也没发觉,为后来的运动埋下了种子。当年毛泽东主席是反对设立军衔,因为设立军衔必然会引发军队的等级化,因此他坚决没有当大元帅,但中央只有他一人投了反对票。毛泽东主席在当时是清醒的认识到共产党官员产生了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在毛泽东主席眼中的共产党官员,不应该是手持权力,享受特殊服务、特殊照顾,脱离群众的官老爷,而是应该是与人民同等待遇的公仆。既然出现了官僚主义更出现了走资苗头,如何克服解决,这就是毛主席最为伟大与超人的地方了。在此之前,不仅中国还是世界,面对官僚主义甚至腐败,都无法摆脱以官治官以官克官的本质,虽现代社会用了“法治”来美化。但实质上还是官僚社会上层建筑之间利益斗争,只有毛主席想到了也敢于用发动群众来遏制等级社会上演、腐败蔓延、资本主义的侵扰。只有毛主席敢于跳出“法治”这个圈子,用人民的力量去克服等级差别、官僚腐败,用阶级斗争的化解危机。
当年一些革命者们在主观上想压迫剥削人民,但一种打天下、坐天下、享天下的思想还是深深刻在他们的思维里,连续剧《亮剑》55年授衔时,李云龙与丁力对当时授衔等级不满,就充分证明那时很多人还是在乎等级,受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他们参加革命不仅仅是为解放人民、做人民公仆,还有个人利益得失。所以毛泽东主席当年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要对这些思想做一次彻底的清算。
诸多革命成功后,都把看成是财富再分配(虽的确也是财富再分配),但各自门前三亩地。又如何能防止数年、数十年社会再次分化、官僚再次变质?只有用人民力量才能真正克服它!
http://blog.sina.com.cn/situka147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