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起中国已经进入负利率时代,如2003年10月,当年的居民储蓄年利率是1.98%,而当月的CPI为1.8%,加上居民要缴纳的利息税20%,实际利率为负的0.216%,至2008年3月中国的实际利率已经增长至负的5.137%,即居民每存入银行10万元,就要损失5000多元,私人资产流失非常严重。
2004-2007年私有资产流失一览
2004年存款平均利率为2.115%,CPI为3.9%,实际利率为负的2.208%, 2004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9555.4亿元,私人资产流失2639.78亿元。
2005年存款利率为2.25%,CPI为1.8%,实际利率为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41051亿元,私人资产无流失。
2006年存款平均利率为2.385%,CPI为1.5%,实际利率为5.0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1587亿元,存款利息为8208.62亿元。
2007年存款平均利率为3.33%,CPI为4.8%,实际利率为负的1.886%,2007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2534亿元,私人资产流失3253.99亿元。
2004年和2007年两年,私人资产总计流失了5893.77亿元,这些资产可建造3个三峡,160个鸟巢和4条京沪高铁线;这些资产相当于10个天津市的07年财政收入,是重庆市、广州市07年财政收入的10多倍;如果将这些资产分给全国人民,每人可得400多元。
2008年私有资产流失情况将更加严重,一季度的CPI指数已经达到创纪录的8.03%,预计私有资产流失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私有资产流失不仅表现在上述的负利率方面,还表现在社会其他领域,如房屋动迁、股票买卖等方面。政府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公民私有资产的流失;公民也应该积极行动,组建防止私有资产流失的团体,保护自身的权利。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