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文革时的一则笑话
文革的发起对于正在念初三的我来说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也使我这个从不关心政治的毛头小子也不得不关心起政治来。
记得文革的“十六条”发表后,学校提出要成立革委会,搞巴黎公社式的选举。当时同学们都不知道什么叫巴黎公社式的选举,就连忙找书查资料,才知道巴黎公社式的选举原来就是由群众自下而上地提出候选人,然后由群众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领导人。这与过去我们学校的领导是由上级任命产生的办法大相径庭。但是在当时,似乎我们学校也还是先选举各班的文革领导小组,然后由各班派代表参加学校革委会的选举。这件事由于当时我没怎么留心,记得不大清楚。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我至今仍记得很清楚。
在主席接见红卫兵之前,我们学校就人从北京得到消息,暗地里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八一八”主席接见红卫兵之后,我们学校的红卫兵组织不仅公开,而且迅速扩大,并且不受学校革委会的领导,甚至取代了学校革委会的领导。这时学校革委会实际上已经不起任何作用了。但是红卫兵组织成立后,很快就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头头的老子原来是革命干部,没多长时间被打成黑帮分子,可这些人还在担任红卫兵组织的头头,这引起红卫兵组织中一些人的议论。由于对巴黎公社式的选举有了一点印象,所以使我想到红卫兵组织的头头都是发起人本人自封自己当的头头,这是不应该的。我认为红卫兵组织的头头应该由选举产生。于是我找到我们学校红卫兵组织的发起并自封为头头的人(一位比我大三年的高三学生),向他提出了我的想法。可是这位头头对我说:咱们红卫兵组织是军队式的组织,军队的领导哪有选举产生的,军队的领导都是任命的。还说毛主席是谁选举的,还不是他自己任命自己的。当时他这么一说还真把我蒙住了,我一想:也是呀,军队的领导不都是任命的吗。毛主席的官最大,其他的官都是他任命的,谁还能任命他呢,只能他自己任命自己。于是我也就再不提选举的事了。直到多年后,读了一些书,才知道当时我们对这件事的认识是何等幼稚可笑。
现在回想起来,要总结文革的经验教训,其中有一条就是群众自发建立的组织大多没有什么纲领和章程。这种组织既不明确自己任务和目的,也没有组织制度(包括选举制度)和组织纪律,因此其活动必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对选举问题的认识反映了群众的一种觉悟程度。不要说文革时期成立群众组织时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是现在我们的认识可能也还没达到巴黎公社时法国工人阶级及其组织者的认识水平。其原因固然主要是历史的原因,但是也与我们一直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和宣传不够有直接的关系。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思想比较根深蒂固,没有经历过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人们对民主的意识不是很深刻。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党中央的领导产生也就是由几个人选举的。这种办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当时采取这种办法可以说是受条件所限,而且由于有国民党作为竞争对手,这种选举办法还能保证优胜劣汰。可是现在条件已经变了,这种选举办法也应该有所改变了。再延续这种由少数人选举中央的领导的办法实际上已经很难把我们党内最优秀的人物选进党中央,而且还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小圈子的问题,任人唯亲的问题,包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内的腐败问题等等。
有时我就挺奇怪,为什么现在人们对社会问题最关注的议论最多的是腐败问题,是监督问题,是法治问题,是诚信问题,是教育问题等等,而惟独没有选举问题。而西方社会人们似乎并不大关注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他们更关注的是选举问题。他们的选举确实和我们很不一样:人家是自己报名参加竞选,而我们是自己提名自己为候选人;人家参加竞选为了让选民了解自己,要到处发表竞选演说,提出施政纲领,而我们对候选人一无所知;人家从选举准备到选举完成要几十天时间,而我们的选举从提名候选人到选举完成用不了一天时间;人家选出的总统老百姓也可以公开进行批评,而我们选出的县长老百姓也不敢公开说个不字;人家选出的政府官员很少有不讲诚信的,而我们选出的政府官员不讲假话恐怕就当不了官。
我翻阅了一下《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一书,其中讲到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也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才有了今天这样的选举办法。我并不是主张照搬西方国家的选举办法,但我觉得其中也有一些可借鉴之处。起码选举办法不能一成不变,应当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选举办法和选举制度。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