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差距有多大?这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
有!
前三十年,是精神。我们在“一张白纸”上“画圆”,尽管条件艰苦些,可那才是《越来越好》的《好日子》! 1963年3月5日 ,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雷锋,何许人也?雷锋,本职工作是部队司机,兼职是助人为乐做好事。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毛主席也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革命,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人民大众,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得啊!”虽然这“一个人”当时指的是吴玉章。雷锋,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战士,以22年的青春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之后十五年这一天,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在学习雷锋的日子里,人们争先恐后地做好事,讲的是奉献。拾金不昧,为等失主等到半夜,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这些活动彰显出一种可贵的精神,成就了一种人生的境界,闪耀着一种人性的光辉,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给予永远比索取让人更愉快”。 那时候我们的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四海之内皆弟兄!
后三十年,是金钱。在前三十年的基础上,物质有了发展,但人们精神却越来越感到空虚,幸福并不增长,相反倒退了。雷锋随风而逝,保尔让位于比尔,精神让位于金钱。不讲奉献,专讲索取;不讲道德,专讲豪夺。人们不被认同,身份模糊,有了焦虑感并日益加重。大街小巷的广告牌,除了所谓“成功人士”的奸笑,就是一条条美女的大腿。赤裸裸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眼下正轰轰烈烈的奥运会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体育倒成了其次的事。一场场比赛,千万个倒下去,一两个站起来。笑的,手拿金牌向天笑;哭的,“泪飞顿作倾盆雨”。尽管有人把鲜花把掌声也送给了失败者,但和“为王”的“成者”一比,还是“为寇”的“败者”。赛场败了,表面上的差距是以时间计,刘翔与罗伯斯也不过是零点几秒,可以后就天壤之别了,那才是最大的失败,一生的失败。马克思揭示了竞争现象背后所掩盖的经济关系的本质,一针见血地指出:“竞争不过是资本的内在本性,是作为许多资本彼此间的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并得到实现的资本的本质规定,不过是作为外在必然性表现出来的内在趋势。”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