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金牌需要牺牲孩子的健康……
奥运会顺利闭幕了,中国的金牌总数第一,国人终于可以开怀畅饮、放声大笑了,我们的爱国情绪也极度地膨胀高涨了。中国的金牌数量近年来能这样不断突破,这不但是教练员、运动员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更代表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地增强。但在高兴之余,笔者仍有些许疑虑需要表达。
在中国女子十米跳台跳水运动员陈若琳获得来之不易的一块金牌后,各大报纸均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报道,其中很多报纸都提到这样一个细节:陈若琳为了保持跳水的身材优势,长期不吃晚饭,忍饥挨饿,结果终于使体重保持在30公斤;她为了取得好成绩,在饥饿之时也还需要坚持不断地训练。另外一个细节是,另一位获得奖牌的王鑫体重是28公斤。这种情况还出现在体操运动员当中,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幼小的女体操运动员的身体与外国运动员比起来显得多么的不协调.
一个苗条的身材对于跳水运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你看到陈若琳和王鑫象筷子一样插入水中,没有一点水花时,而欧美运动员粗壮的身躯沉重地击打水面时,就知道其重要性了。但我想没有哪一位观众会认为她们的身材是正常的苗条了吧,我不是医生,一个16岁孩子的正常体重应该是多少我不太清楚,但我出生在困难的年代,那时缺衣少食,但我清楚地记得我16岁时的体重远远大于30公斤。我也不知道长期不吃晚饭,还长期坚持过度运动会对一个正值长身体的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但我知道任何一个理性的家长决不会允许孩子这样去做。
显然,我的观点会受到许多主流媒体的批评,国家荣誉至上的观点要求每一个国民随时准备为国家做出牺牲,更何况,国家对于获得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也是会有丰厚的回报的。但我想,国家荣誉应该怎样地去理解?是不是在一场体育游戏中不惜一切手段去赢就是找回了国家荣誉,获得金牌越多就是国家荣誉越多。如果是这样,那么在金牌榜上的不同国家国民的国家荣誉感就有厚薄之分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这样做是以牺牲孩子们的健康去维护国民的脆弱的自尊心而已。
也许有人认为,为国争光,是每一个运动员的梦想,她们会心甘情愿地这样做,而且国家的奖励也足以补偿她们的付出。首先要说的是,在每一个运动中,获得奥运会奖牌的永远都只会是极少数人,而绝大多数的运动员从少年体校开始,成为金字塔不断向上累砌的基石,他们的获得是极少的,即便是获得全国冠军,也未必能有多少回报,前一向所报道的全国冠军沦为擦澡工就是一例。对于这些更为广泛的基层运动员,他们受到的伤害将会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其次,牺牲孩子的健康真的是孩子的自愿行为么?孩子还不懂事,在其后监督其行为的是教练,在教练之上是各级领导、体育管理部门的官僚,他们需要出成绩,迫切地需要成绩,为他们的升迁之路获得更多的筹码,其实,谁要求孩子做出牺牲,已经不言自明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在唯奖牌第一的应试思想指导下,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基层各组织和普通民众,求胜、求好成绩的急切心情已经演变成一种病态,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前一向,有媒体在报道某些运动明星的风流韵事时,将某跳水运动员和某超女扯到了一起,最后比较认为由于跳水的需要,运动员的身材发育远不及超女。我宁愿这媒体是在造谣,否则,我认为我们真的是在对我们的运动员犯罪呀!当有人监督他们过度运动、自损身体时,不知他们可曾想过这样的行为会对运动员未来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啊,有多少运动员带着一身的伤病退休,生活没有着落,贫困落魄,没有人做过统计,但我想这个数字肯定不在少数。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行为正在向基层扩散,近年来,在各级省市运动会中,屡屡出现违禁药品的事件,还有一些采用的是未列入违禁药品,但其未来的后果谁也没有做过评估的一些能使人兴奋的的食品或药品。在高中体育毕业生中,大量学生为了获得好成绩,能考上好的大学,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服用各种药物,这些药物大多是近生新出现或从国外引入的能促进人体体能尽快恢复和肌肉增长的药物,我想可能这些都未进入违禁药品之列,但我想我们相关部门是否关注到这一现象,是否对其对孩子的身体未来发育影响做过评估,对这些药物的使用是否进行过监控,我想是没有人会去做这样的工作的,因为这比起夺奖牌、考好成绩那些重要的工作来说,是在是微不足道的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