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经济学家们正在犯一个十分低劣的错误
有一次与朋友在一起用餐,我看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就用细嚼慢咽有益消化的道理劝他慢点吃,不料他振振有辞:“据专家撰文讲,吃得快是健康的表现,这说明我健康嘛!”我一时语塞,他却得理不饶人,连珠炮似的掼出一番理由----什么食欲好、吃饭香,消化能力强;什么食欲差、吃饭慢,不是牙不好,就是消化不良。我反问他:“要是饭里有小石子或骨刺什么的,吃得快崩了牙伤了食道,怎么办?再说造成消化不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吃得太快。你说是不是?”他被我问住了。我又说:“不错,吃得快可能是健康的一种表现,但健康决不是应该吃得快的理由!对于身体而言,细嚼慢咽总要比狼吞虎咽好。”
这件事让我想起一些经济学家。在解决我们的经济问题时,似乎也犯了类似这样低级的逻辑错误,他们总以为,经济发展的健康与否就在GDP的增长速度,只要中国保持快增长速度,就证明经济情况是健康良好的,一旦GDP下降了,他们就会危言耸听、借机发难,使官员心惊胆战,生怕做了妨碍经济发展的历史罪人。于是GDP的年增长率(现在保持在7%左右)几乎成了铁杆标准,它衡量中央的政策、衡量政府的业绩、衡量经济的健康、衡量国家的繁荣、衡量人民的富裕……,在他们眼里,GDP的速度就是效益效率,就是至高无上的雷打不动的发展硬道理,谁违背或者质疑这个道理,就有可能被他们套上反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帽子!
这里先不说各级GDP的统计数字在这样的氛围下是不是有水分?我们就设定它们是完全真实的吧,那么难道GDP的快增长真的是经济健康的表现吗?难道经济健康就一定要通过GDP的快增长来体现吗?
吃得快是健康的表现,但吃得快也不一定是健康的表现!有些疾病(如血吸虫病、某些癌症早期等)就很容易饥饿,饥民、营养不良者也往往吃得很快,性急的人也喜欢吃快,有紧要事情也会使人匆匆就餐。何况,假如原来身体真的不好或者饥饿,也更应该注意不能猛吃快吃;一味追求猛快,好身体也会吃坏!同样的道理,GDP的快增长也不一定是经济健康的表现!正确的科学的经济发展观是国家和社会全面、平衡、稳步、健康、持续的发展,是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群众真正得益受利的发展!
这些年来,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对GDP的快增长津津乐道,以此来证明他们理论的正确。说得好听点这是一叶障目,说得难听些就是想“一俊遮百丑”。他们的某些理论,如“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制论”、“国企退出竞争论”、“股份制--公有制论”、“公有制产权无主论”、“改革成本阵痛论”、“高薪养廉促需论”……等等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天花乱坠,但使尽千方百计,就是不想想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何切切实实地保护好工农基本群众的主人公地位?如何在这个前提下全面均衡、上下协调、健康稳步地发展经济?在那些近视的削足适履的浅薄理论的影响下,大量的工人被抛上街头,大批的农民失去土地,大片环境资源在急剧恶化,天文数字般的公有财产在流失,医疗教育等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的领域成了横敛暴利的天堂,违宪和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越演越烈;尤其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大凡出了不好的事情,他们往往把失误责任推到社会主义或共产党的体制问题上,大有不彻底剥光社会主义誓不罢休的架势----即使剥光了他们也不会罢休----因为他们推尸过界的本领确实高超,不是有人至今还把社会风气败坏的账算在文革头上吗?这些经济学家从来不想认真查查自己出的主意是否有什么问题,而是乘势又扔出更馊的主意,叫你上船容易下船难!大凡有了成绩,他们又是绝对当仁不让的,一付“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的样子,一提GDP,他们底气十足,神气活现,似乎那些奢豪的楼厦、宽坦的马路就是他们理论的丰硕成果。却不愿意看看在这些东西后面,两极分化也正在肆无忌惮地发展着;普通清贫的劳动者用辛勤血汗垒迭起来的物质繁华,究竟有多少可供劳动者享用?这样的经济高增长,让人们不得不怀疑是健康正常的吗?
吃得快吃得猛会伤肠胃,会引起消化不良、营养失调,这是简单的卫生常识。“欲速则不达”是古人说了上千年的真理。可是,我们某些经济学家偏要另辟奚径,硬在经济发展的事实上造出一个快速即健康的神话,这个标志就是GDP持续高增长,每每到某个瓶颈关头,“长痛不如短痛、快刀斩乱麻”之类的声音就啸聚而上,各种狠招猛药纷纷出台。圈地、卖厂、私化、下岗都成了灵丹妙药,前一个招式打出的恶果还没有解决,后面更毒的招数又来了---如银行自负盈亏的大量坏账还没有解决,这边要国家再投几百亿重组,那边又急吼吼的上股市圈钱;那边轰隆隆刚炸烂尾楼,这边忽喇喇又建摩天厦!资本转来转去,GDP是上去了,可是几千亿元的工人工资却发不出,甚至连宪法、劳动法明文规定的劳动报酬---如民工被拖欠的工资都要泱泱大国的总理亲自出马并以党政集中运动的方式讨要;而同时上万亿的财富在贪污浪费、公款腐败和政策失误中销声匿迹!对这样的所谓高增长,我们是不是也要防治一下经济消化不良和营养失调症呢?
GDP快速增长,看上去总是件令人开心的好事,但如果老做“伐根本以求木长,塞源泉而望流远、丢德义思取国安”的蠢事,那么这样的高增长,我们迟早要吃它的大亏!
最后转贴一个在网上流传的笑话:
说是有两个经济学家,在马路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经济问题。甲经济学家看见了一堆狗屎,思索着对乙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给你100万块钱。乙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甲经济学家给了他100万块钱。
又走了一段路,乙经济学家也看见了一堆狗屎,就对甲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也给你100万块钱。甲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乙经济学家把甲给他的100万还了回去。
走着走着,乙经济学家忽然缓过神来了,对甲说不对阿,我们谁也没有挣到钱,却吃了两堆狗屎……。甲一时倒愣住了,思考了一会儿,突然眉飞色舞地说:可是,我们不花一分钱,却创造了200万的GNP啊!
这个笑话虽然滑稽荒诞,但从经济学统计角度讲,他们确实创造了200万GNP!好在笑话中的狗屎是他们自己吃的,要是叫别人吃屎功劳却算自己的,那吃屎的人才真叫冤!(新马2004.2.26)
======================================
附几个有代表性的跟帖:
文章提交者:atong
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指标,但是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指标,在GDP提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准,让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甜头。
文章提交者:长短句
沈阳近年盖了那么多商业大厦,那么多IT大厦,有几座不是银行贷款?有几座业户能盈利的?有几座不是美丽的泡沫?
还在加紧盖,更快了。
文章提交者:hscbjj
依我看这个低级的错误不能归结于经济学家,倒像是那些好大喜功的地方官员的通病。哎,俺每天不得不面对的就是这个“P”。
文章提交者:屈原
如果中央还不赶快从这些经济学家的数字魔术和障眼法中跳出来,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文章提交者:良民
我对经济不是很懂,但我喜欢这篇文章的理智和清醒,希望这样的人能多一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